第十二章

第十二章

上一篇   下一篇

一二19 這段列出差不多一百年前(主前538年)與所羅巴伯和耶書亞一起回來的祭司與利未人(拉二2,3640)。雖然大衛把祭司分成

二十四班(參看代上二四4的腳註),但這裏只列出二十二個名字,也許由於抄寫員的遺漏,又或因為有兩個班未有人補上。“照自己的班次與他們相對”(9節)。指對應輪唱,或輪班供職。

一二10,11 列出從耶書亞至押杜亞的大祭司家系。參看第22節的腳註。

一二12 “約雅金”。繼承耶書亞擔任大祭司的人(10節)。

一二16 “撒迦利亞”。著名的先知(拉五1)。

一二22 “以利亞實”。尼希米當代的人,是所羅巴伯時期之大祭司耶書亞的孫兒。“約哈難”。即第11節的約拿單。“押杜亞”。許多人根據約瑟夫的記載,認為這人就是亞歷山大大帝入侵波斯時期(主前333年)的大祭司。若是這樣,本節的“大利烏”即是大利烏三世(主前335331年),而補充這部分家譜的人是一個抄寫的文士,不是尼希米。然而,那可能是兩個名字相同的大祭司,而尼希米認識押杜亞的時候,他是一個年輕人,若不是一個大祭司(不過他也有可能是大祭司,因為根據伊里芬丁蒲草紙的記載,約哈難在主前408年擔任大祭司,而尼希米可能活到主前約400年,看見押杜亞於主前408400年間成為了大祭司)。若這個是早期的押杜亞,這裏所提到的“大利烏”便是大利烏二世(主前423404年)。

一二28,29 這裏所提到的地方都在耶路撒冷附近。

一二30 城牆可能借把祭牲的血灑在其上而得以潔淨。

一二3137 尼希米安排兩隊人圍繞耶路撒冷。第一隊由以斯拉帶領,從城牆的西南角向東面前進,然後轉向北面;有歌唱的人走在前頭(31節),其後是一些首領(32,33節),跟是吹號的祭司(35,41節)和彈奏絲絃樂器的利未人(36節)。

一二3843 另一隊向北面前行,然後轉向東面朝聖殿前進,在聖殿院子裏與第一隊會合(40節),在那裏獻祭並稱謝神(4143節)。有關各個門的位置,參看第三章的腳註。

一二46 有關“亞薩”,參看以斯拉記二章41節的腳註。

一二47 關於這些“當得的分”,參看第十章3839節的腳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