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大段经文中,约伯的朋友们谈论神,但约伯却常常自言自语,或者是向
神说话。这是整個对话中基本的差异。并且约伯从来没有关注在自己财產与
身体的伤害,他关注的核心反倒是「神自己」,以及「神与自己的关系」。
一、第一回合对话 3:1-14:22
(一)约伯的開始发言:一首哀歌 3:1-26
●这一段是用诗歌体表达,其中呐喊的声音很长,表达出约伯深切的痛
楚。
1.约伯咒诅自己的生日与自己被怀孕的那日。3:1-10
●「怀了男胎」:古時不到出生就无法判定性别,因此这里只是呼应
前面的咒诅生日,进而咒诅生日的黑夜。
●约伯的咒诅是与上帝的创造相反,上帝的创造是由光開始,约伯却
是希望自己的生日与被怀孕日的光被收回。
● 3:6 的意思是希望那個日子被由日历中取消。
●「生育」、「欢乐的声音」:希望那夜没有生命力,无法產生新生
命,凭藉的方法就是后面的「没有欢
乐的声音」,指的可能是「没有庆祝
小孩出生的欢乐声音」。
●咒诅「日子」:也可能是「海洋」的意思,原文中两字相近。
●「鳄魚」:「巨大的海兽」、「海怪」。
◎痛苦如果是真实的,人又怎能无动於衷?约伯这样强烈的表达自己
的情感,虽然是许多「有修养的」基督徒觉得难以接受的,但却是
理所当然与真实的。
2.约伯质問为何他不是一出生就死亡,得享安息。3:11-19
●约伯并不认为死亡可以为他换回公义,他只是希望「停止苦难」。
●「重造」:「建造」或「建立」,没有「重新」的意思。
●「荒邱」:「荒废之处」、「废墟」。这里可能指坟墓或金字塔
●「奴仆脱離主人的辖制」:「奴隶脱離主人」,指社会阶层都消失
。
●「被囚的人」:「囚犯」、「俘虏」、「奴隶」或「奴工」。
◎此時在约伯的心目中,死亡的观念有如「人死如灯灭」这样,只要
死亡,一切的善恶、阶级就会消逝,他的苦难也能一了百了。但是
他仍然没有「自杀」的念头。
3.约伯陈明自己渴望死亡,自己那么痛苦,无法得到安息。3:20-26
●「光」:意义近似於「生命」,与后面的「生命」相呼应。
●「切望」:「等候」。
●「神又把他四面围困」:撒但的眼中,神是四面「保护」约伯,不
過目前约伯的眼中,自己是被神「四面围
困」。
●「唉哼」:原文应該是「咆哮」或「狮子吼叫」。
●「所恐惧的....所惧怕的」:就是约伯遭遇的那些苦难,或者说是
失去神的恩宠。
◎约伯这時也已经绝望,认为只有死亡才能解除他的苦难。
(二)以利法的发言 4:1-5:27
1.前言:要约伯想起自己以前曾经帮助過软弱的人,现在自己遭遇祸患
怎么就陷入焦躁惊惶之中了?不是应該敬畏神、行事纯正以获得依靠
和盼望吗? 4:1-6
●以利法首先发言,他可能是最年长或者最受尊敬的。
●「回答」:应該翻译为「说话」,因为以利法并不想要回答什么。
●「你就厌烦吗?」:也可以译为「你能忍受吗?」,如果是这样翻
译,有可能是以利法要为以下的发言致歉。不
然就是以利法責备约伯无法听别人的发言。
●「教导」:「管教」、「训诫」、「纠正」、「教育」。
●「许多」:「众多」。
●「昏迷」:「厌烦」、「焦急」、「耐不住」。
◎此处以利法責备约伯软弱,没有办法以身作则,实踐他自己以前的
教导。这样指責也对,不過约伯目前遭遇的,跟他以前教导的人所
遭遇的并不相同,所以不太能直接类比。
2.神是赏善罚恶的神,并且击打恶人時,强而有力。4:7-11
●「无辜」:「干净的」、「无罪的」。
●「毒害」:「患难」、「劳苦」。
●「狮子」:常常用来比拟强暴的恶人。
●「老狮子」:原文没有「老」字,就是「壮狮」的意思。
●「绝食」:「缺少食物」。
◎以利法的逻辑就是「因果报应」、「怎么种就怎么收」。有如
诗 37:25 中的观念。这样的原则本来是没错,不過以利法将之扩
张到「没有例外」 4:7-8 ,就出了問题,因为约伯正好是個例外。
而且,这样的说法就暗指约伯犯罪,甚至是强暴的恶人,对於约伯
来说,更是进一步的伤害。
3.自己透過灵异的经验,知道神比人公义、超越。而人是会迅速毁坏消
逝的存在。4:12-21
●「灵」:也有可能是「风」的意义。
●「他的臣仆」、「他的使者」:指「天使」。
●「在思念夜中、异象之间,世人沉睡的時候」:直译为「在思念中
、夜间的异象里,
世人沉睡的時候」。
●「思念」:「分裂」、「矛盾的思想」,也有人翻译为「恶梦」。
●「被蠹虫所毁坏的人」:也可以译为「像蠹虫一样被毁坏的人」。
指的是人生命的脆弱。
●「 蠹虫」:「蛾」、「蛀虫」。
●「帐棚」:比喻「生命」或「肉身」。
●「帐棚....抽出来」:比喻「死亡」。
●「无智慧」:因为時间短暂,还来不及累积智慧就死亡。
◎这個异象对以利法来说一定是印象深刻的,其实对别人来说,也应
該是印象深刻的。今天如果谁能直接听到上帝的声音,岂不是被当
成先知,其教训被当成是不会错误的。说起来以利法在异象中听到
的也没有错,只是他太高举这個经历,认为这個正确的教训以及其
推论可以用在每一個地方:「人不可能比造物者超越、公义,所以
人受苦一定是因为犯罪」。以致失去了成长与反省的空间,更把约
伯推向更痛苦的深渊。
◎神迹不等於信仰、直接默示不代表处处正确、灵恩不代表灵命、恩
赐不等於生命成熟、经验不等於真理。这些我们都知道,但人好像
很难跳脱经验的冲击与影响。 4.因为犯罪而遭遇苦难,就算祷告也不会蒙垂听,人既然犯罪,遭遇苦
难乃是理所理所当然的。 5:1-7
●「诸圣者」:原文是「复数」是指「天使」的意思,如果这個「复
数」是「尊贵的复数」,那就是指「神」了。不過以
前者比较可能。
● 5:2 应該是一個谚语。
●「痴迷人」:「愚蠢的人」、「被蒙骗的人」。
●「扎下根」:此动词的另一個時态是「连根拔出」的意思,因此在
这里作为双关语用。在此可能暗指约伯的富足。
●「我忽然咒诅他的住处」:「我忽然宣布他的住处已经受到咒诅」
。
●「在城门口被压」:城门口为当時审判、仲裁的地方,这里是指「
审判時不获得公平的处理」。
●「火星」:「火焰之子」、「火花」。「火焰」同時也是迦南的「
火与邪恶之神」,不過这里可能指的就是「火花」。
◎这里以利法暗示约伯的遭遇是导因於约伯的愚妄,这种状况本是理
所当然,祷告也没用,还不如坦然接受,反省改過。当然,他太過
直接的比喻会让约伯更加想起自己的痛苦,再加上约伯认定自己的
苦难跟罪恶无关,这种说法结果就更引发约伯的忿怒了。
5.以利法自己要回到神面前仰望他,神的能力强大,且秉公行义。
5:8-16
●「至於」:「但是」。以利法表示,如果自己站在约伯的地位,他
的反应会不一样。
●「仰望」:「寻求」、「寻找」。
●托付「他」:原文是「复数的上帝」,意义是「尊贵的复数」,而
非「多神」。仰望「神」则是「单数的上帝」。
●「哀痛的」:「黑暗的」、「哀痛的」,指「苦难中的人」。
◎以利法呼吁约伯要寻求神,把一切托付给他,约伯应該已经这样做
了,以利法的建议跟约伯目前做的并没有很大的不同,只是约伯很
痛苦,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受苦。 6.鼓励约伯接受上帝的苦难管教,然后神要重新赐福给约伯。
5:17-27
●「惩治」:「責备」、「判断」、「证明」。
●「全能者」:「全能者」、「最强大的」,指「上帝」。
●「管教」:「惩戒」、「纠正」。
●「田间的石头」:会妨碍植物生长。
●「田里的野兽」:也会妨碍作物生长。
●「寿高年迈」:「健壮」的意思。意思是到了死前还很健壮。
●「考察」:「审慎地调查」。
◎以利法从「苦难是上帝的管教」这個角度来劝告约伯,提到约伯只
要接受管教,他目前所失去的东西都会恢复。其实以利法的说法对
约伯这個状况不適用,但「苦难是报应」、「苦难是管教」在许多
场合是非常正确的,我们一般人受苦,是可以思考到底自己有没有
不对,神到底要教导我们什么,毕竟我们不是约伯。
◎以利法的意见,跟撒但指責的信仰一致:「为了福气才信上帝」、
「为了怕处罚才信上帝」。而第三章以前的约伯,其信仰是「不管
上帝是不是没有理由的夺去他的一切,只因为上帝是上帝,他就信
仰他,并且承认上帝有权夺去自己的一切」。上帝是公义的,但他
是活的,可以有自由按他认为对的、好的方式行事。以利法信仰的
神,是遵循因果报应、赏善罚恶这個准则做事的。我们的信仰是如
何呢?
(三)约伯的第一次回覆 6:1-7:21
◎以利法没有直说约伯犯罪,不過由以利法的言论中,可以推论出约伯
一定是有罪或不敬虔才会导致今日的状况,这让约伯非常生气。
1.约伯表达自己非常痛苦,因此语言急躁是应当而理所当然的。6:1-7
●「烦恼」:「忿怒」、「烦恼」。与 5:2 的「忿怒」同字。约伯
是要反驳以利法的劝告。
●「其毒」:指箭头上所涂的毒药。
●「野驴有草....牛有料」:指动物如果有食物当然不会吼叫,而约
伯目前就是遭遇痛苦,所以一定会出声
。
● 6:6-7 约伯嘲笑以利法的言论是没有味道、惹人厌恶的。
●「蛋青」:到底是什么食物并不清楚,可能是「果汁或液体的黏性
物质」。
◎这里约伯看似要回应以利法,事实上约伯也在此控诉上帝对他的伤
害是让他无法承受的。
◎其实约伯可能对朋友的要求也太高了,他自己既然面对难以承担的
特殊痛苦,又如何冀望朋友可以了解或有独特的见解呢?他的忿怒
,其实背后应該是针对上帝,而不只是朋友。
2.约伯表达自己无辜,而且还是期望死亡。6:8-13
●「圣者」:指「上帝」。参考 赛 1:4 5:19 。
●「违弃」:「遮盖」、「躲藏」。
●「结局」:指未来的结局。
●「智慧」岂不是:「智慧」或「成功」。
◎约伯在此已经表现出自己无力继续撑下去,也失去了一切盼望,只
想尽快一死了之。
3.约伯本来还期待他的朋友带给他希望,但是他现在反而陷入更深的
绝望中。6:14-21
●「灰心」:「绝望」的意思。
●「慈爱」:「慈爱」、「忠诚」,指「立约的坚贞」。
● 6:14 可以直译为「那将要绝望的人,他的朋友当以慈爱待他;
即便他離弃了对全能者的敬畏」。
●「我的弟兄」:指「以利法」等人。
●「流干的河道」:当地有许多河道,冬天没有旅人的時候充满溪
水,夏天旅人多的時候就干涸。意思就是这些
朋友锦上添花有余,而需要雪中送炭時却不出
现。
● 6:18 原文没有「顺河偏行」,不過此节的意义正是如此。当客
旅口渴找水喝,找到河道就顺著河道走,希望找到水。无奈这個
河道是没有水的,於是一行人就渴死在荒野。
●「提玛」:是当時的贸易大都市,位於阿拉伯的西北。
●「示巴」:也是当時的贸易大都市,位於阿拉伯的西南。
◎约伯的朋友应該都熟悉沙漠旅行,而且他们可能还刚刚经過一次
沙漠旅行才来到约伯处,因此这里的例子可以准确的传达约伯对
朋友深切的失望。
◎约伯断言以利法的说法是因为惧怕,惧怕约伯的苦难会临到自己
,所以不敢正视这個苦难,选择落井下石。
4.约伯对朋友发出挑战,要他们直接指出他的错误。6:22-30
●「有错」:「犯错」的意思。
◎约伯表明自己不求朋友提供金钱或其他方面的支援,现在他只求
朋友给他正面的一击,不要闪闪躲躲的暗示他有错。他要朋友直
接指出他的错误。他也要朋友重新检视他的事情,不要给予不公
平的评论,他觉得自己真是没错误的。
5.约伯认为人生在世好像服劳役,反反覆覆的辛苦劳顿,只等著死亡
临到可以休息,然后消逝无踪。7:1-10
●「争战」:「军队」、「战争」。这里的意思是人生在世如同服
兵役(被迫服兵役)。此字也可以作「服劳役」解释。
●「雇工人」:按日计工资的工人,每天工作后就可以领工资。
●「困苦的」:「空虚的」、「虚妄的」。
●「定」:「计算」、「指定」、「派定」。
● 7:4 描述失眠的状况。
● 7:5 破裂之后有一個字中文没有翻译,該字的意思是「流动」
。在这里应該是形容血液或者是浓液又由皮肤的破裂处流出。
●「梭」:织布机上带动线的工具,约伯用来表示自己生命的消耗
比梭的动作更快。
●消耗在无「指望」:有「希望」跟「线」的意思,这里就变成相
关语,一方面说自己失去指望,也暗指自己
终将如线终於被快速移动的梭扯断般的死亡
。
●「求你想念」:这是约伯在对话中第一次向神祷告。「想念」是
「记念」的意思。
●「我却不在了」:指「死亡」、「離開人世」。
●「故土」:「以往居住的地方」。
◎约伯渐渐的认定上帝把他当敌人对待,因此他陈述人生就好像雇
工的生涯般痛苦,辛苦了一天就等著休息领工钱。但他比一般人
还惨,辛苦了一天,晚上却无法休息,肉体也损坏,看不见任何希
望。他求神考虑一下他的生命本质只是一口气,经不起摧残,不
久就会死亡。这样说,当然是希望神放過他,让他不要再受苦了
。
◎这里可能让当代的基督徒觉得惊讶的,是约伯在「不确定有没有
永生」(约伯当時对永生的概念还不是很清晰)的状况下居然还是
信造物者。这或许能让我们思考信仰的本质是什么?我们是不是
太用天堂与地狱来威胁利誘人信福音了?
6.约伯转向神发言,质询上帝为何百般刁难他,并且求神放過他,给
他一死。7:11-21
● 7:11 中约伯是觉得自己很痛苦,而且快死了,因此就不希望继
续保持缄默,而能够把自己的想法全盤说出。
●「洋海....大魚」:在迦南神话中是代表「混亂」的神明。「大
鱼」是「海怪」的意思,又名拉哈伯
诗 89:10 。
●「防守」:「看守」、「监禁」。约伯认为上帝用苦难与疾病来
监禁他。
●「恐吓」:「突然的惊吓」、「突然的惊慌」。由此看来约伯即
使睡觉也遭受撒但的攻击,让他无法安睡。
●「噎死」:「掐死」、「窒息而死」。
●「你任凭我吧」:要求神不要理会他(不用赐福、拯救),就让他
死吧。
●「任凭我咽下唾沫」:这是阿拉伯俗语,意思是「喘一口气」,
而不是「死亡」。约伯是求神暂時不要关
注他,让他至少可以喘口气。
●「殷勤地寻找」:原文是「恳切的寻找」的意思。
◎约伯认为自己不是什么大怪兽,上帝用不著这样对待他,也不用
时刻试验监督他,让自己甚至无法松一口气。就算是自己犯了罪
好了,其实也不影响上帝的存在,何必这样严格的处罚呢?何不
赦免也就算了?
◎约伯和他的朋友们似乎都太過高举上帝的伟大高超,以致没想過
上帝其实很可能关注一個人的存在与生活。有時其实不是地位差
距的問题,有爱在其中状况就不一样了。
◎约伯可能根据以前的经验认为上帝跟他的关系特殊,所以上帝未
来会「恳切的寻找」或「殷勤的寻找」约伯。我们跟上帝之间有
这样明确的关系吗?我们有这样的自信吗?
(四)比勒达的发言 8:1-22
1.比勒达責备约伯说话過份,因为上帝不可能不公平正义。约伯的儿女
和约伯可能都是得罪神才受此报应,如果约伯无辜,终究是可以得福
。8:1-7
●「偏離」:「弯曲」。
●「神岂能偏離公平?全能者岂能偏離公义?」:这是约伯三友的立
论主轴,不過他们
大概是认为「神不
能须臾偏離绝对公
义的准则」,而不
是广义的「公义」。
●「或者」你的儿女:「如果」、「假设」。
◎比勒达的立论与以利法一致,但言论更直接犀利,认定约伯的儿女
犯罪,约伯也犯罪,要求约伯悔改。
2.比勒达要求约伯查考传统流传下来的智慧,就会知道恶人的下场与
神的公义。8:8-22
●「考問」:「询問」、「寻求」。
●「查究」:「探究」、「研究」。
●从「心里」发出言语:「理性」、「内心」、「知识」。
●「蒲草」:多生长於埃及南部的尼罗河沿岸。巴勒斯坦北部与滨
海平原也相当常见。
● 8:11-13 是表示神之於人,正如同泥之於蒲草,水之於芦荻一
样。人離弃神就如这些植物離開水一样,会很快枯干。这就暗示
约伯以前的财富与家业是因为離開神而毁灭。
●「蜘蛛网」:原文是「蜘蛛的房子」,跟后面的「房屋」相呼应
。
●「发青」:「湿润的」、「多汁的」、「新鲜的」。
● 8:16-19 中恶人被比喻为迅速生长的蔓子,看起来茂盛稳固,但
很容易就被拔除无人纪念。
●「扶助」:「支持」、「扶持」。
◎比勒达的立论保守,又因为约伯遭遇苦难而认定约伯犯罪,但至
终他还是希望约伯悔改,重得丰富,因此 8:21-22 中他还是用
正面的方式结束他的讲论。
(五)约伯的第二次回覆 9:1-10:22
1.约伯认为神的确是不能不公义,但原因是「谁能说他不公义」?谁
又能在上帝面前被判定为「无罪」?因为上帝的能力浩大。9:1-13
●「争辩」:法律用词,「诉讼」的意思。
●「回答」:到底是神回答人还是人回答神,由原文中看不出来。
神可以完全不回答人的問题,人也无法回答神提出的
任何质疑。
●山并不「知觉」:「知道」、「认识」。
●「地的柱子」:又称为「地的根基」,以色列人认为地底下有四
根柱子支持著大地( 诗 75:3 )。
●南方的「密宫」:字义是「隐密的房间」。
● 9:10 约伯隐约指正了朋友们的意见,他们以为自己了解神,事
实上谁能真正了解神的作为呢?
●「拉哈伯」:是「混亂的海怪」。
◎这一段中,约伯用了很多讽刺的语法,他重复了朋友的意见,但
却用反面的方式去理解。一面表达出他对神的了解,一面也显露
出朋友立论的武断。
◎这一段约伯著重在描述上帝的能力浩大,以致於没有任何足以抗
衡他的力量可以要他负責、衡量他的公义。因此,人如何能在他
的面前被宣判无罪?就算约伯认为自己无罪,也不可能在诉讼中
获得胜诉。上帝已经宣判、已经执行,没有人能挡住他。
2.约伯认为人无法与神进行诉讼,即便自己有道理,也无法与神争论
,因为神的能力浩大。9:14-20
●「折断」:「压伤」、「抓住」、「损伤」。
●「满」心:「满足」、「饱足」。
3.约伯认为上帝的行为人无法了解,好人坏人他都灭绝,他甚至把世
界交在恶人手中。9:21-24
●不「顾」自己:「知道」、「认识」。
●「遇难」:「 绝望」、「试验」。
◎约伯一面认为自己完全,却又说不认识自己,应該是陷入一种矛
盾的情绪之中。大概他很难想像一個完全的自己怎么会遭遇到这
样的下场,所以他说他不认识自己。
◎约伯务实的说这個世界好像坏人得势,上帝如果不是主动的把世
界交给恶人,至少是被动的容许这样的事情发生。上帝好像冷漠
的看著人灭亡,无辜的人绝望。约伯在此反驳朋友们的意见「善
有善报、恶有恶报」,他认为好人、坏人都可能被神灭绝。
4.约伯认为上帝把他当敌人,他无法抗拒,没有伸冤的机会。他只希
望神不要继续压迫攻击他。9:25-35
●「快船」:芦苇制的船,船身很轻,在水面上行驶十分迅速。
●「硷」:漂白、清洁剂。
●「听讼的人」:「审判者」、「仲裁者」。
●「按手」:施行权柄、确定法案。
◎约伯自认无罪,却遭遇这种患难,所以他的结论是「上帝一定要
算他是有罪的」,这样他的任何努力都没有用,因为没有谁能够
担任神与人之间的仲裁者,上帝定意的事情也不可能靠宗教仪式
来改变。这样的景况,让约伯想要乐观一点,故意看不见自己的
苦难都无法达成,因为一個强有力的敌手定意要攻击自己。
5.约伯控告上帝欺压他,偏袒恶人。因为他没有罪恶,却又无法逃脱
上帝的手。10:1-7
●「定我有罪」:应該是指著约伯的遭遇就像被神定罪的人一样。
●「美」:「好的」、「愉悦的」、「欢喜的」。
◎ 10:5-6 的意思是上帝的寿命如果跟人一样,那就会怕报应不到
约伯,急著提前报应。
◎这一段都是用讽刺的口吻说的,说明约伯实在不知道神为什么要
让他遭遇这些事,因为上帝又不是人,有那些天然的限制。
6.约伯追想自己生命的起源,更是不解上帝为何要毁灭他。他感觉自
己不管怎样都无处可逃,无法抵挡造物者的攻击。 10:8-17
●「毁灭」:「吞噬」。
●「四肢百体」:原文是「四围」、「环绕」,可能应該接著后面
「毁灭」而翻译成「四围环绕毁灭我」。
●「奶饼」:「乳酪」。10:10 表现出古人对於精液如何產生胎
儿的看法。
●「重立」见证:「更新」。
●「重立见证」:「更新证人」、「更新证据」,「找到新的罪名
」的意思。
◎约伯控诉上帝早就准备好要让他遭遇目前的景况 10:13 。神的
大能同時在约伯的创造与毁灭中彰显。
7.约伯再质問神为何要给予他生命,然后让他遭遇强烈的痛苦而死。
10:18-22
◎如果精心创造只是为了毁灭,那又是为了什么呢?约伯求神可怜
他、不要理他,让他在死前可以畅快。
◎约伯言论主要的对象是神,质問神的动机。而约伯三友却只是论
及神的属性,这点是很引人注意的。好像约伯的神是与人有关系
、有感情的,而约伯三友的神是客观的,与人不一定有关系的。
(六)琐法的发言 11:1-11:20
◎约伯三友的言论,不一定针对约伯的言论一一回应,但琐法比较是
辩论型的发言,针对约伯的言论回应。
1.琐法指責约伯言论夸大,无视於神的超越,挑战上帝的言论,必然
归於空虚无益。11:1-12
●「多嘴多舌的人岂可称为义」:琐法认为多言已经是犯罪的行为
了。当然这样说不免武断,但圣
经中的确多处警戒人不要多言。
箴 10:19 传 5:2
●「戏笑」:「嘲笑」、「嘲弄」。
●「道理」:「教导」、「立论」、「教训」。
●「纯全」:「纯粹」、「纯净」、「无瑕疵」。
●「惟願」:这在 6:2 中是约伯的口吻。
●「诸般的智识」:原文是「双倍的智慧」。
●「野驴的驹子」:指「只有野性、没有头脑的人」、「又笨又顽固
」,正好也回应 6:5 约伯用来指自己的比喻。
◎其实 11:7-10 说的相当正确,约伯其实无法完全了解全能者。这
跟约伯记最后,上帝的立论相近。不 过11:6,11-12 暗示约伯可
能犯罪而不自知, 11:13-20 又要约伯悔改,很明显的就是认为约
伯的苦难是根源於犯罪。琐法认为约伯不能完全了解神,自己却又
认定自己能掌握神的做为,这真是一個矛盾的地方。11:6
◎ 11:6 似乎认为约伯受的苦还不够重,不過这已经是撒但的「全力
施为」了,所以看起来琐法自认为站在真理这边時,未免失於太過
残忍,无法体会、体谅约伯受的痛苦。琐法的意见似乎也跟许多知
识份子的见解类似,就是把神的能力想像成人的能力作无限的扩大
,以致於认为神可以让人「无限的痛苦」。这样的观念就会导致「
神能不能造出自己举不起来的石头」这种自我矛盾的問题。
2.琐法劝勉约伯要归向正路,除去罪孽,就要脱離苦境 11:13-20
●「将心安正」:「坚固你的心」。
◎这段论述基本上和其他两個朋友的立论相当,就是要悔改才能得福
气,继续作恶就会遭灭绝。
(七)约伯的第三次回覆 12:1-14:22
1.约伯陈明自己也有智慧与聪明,并且认为受造物显示出的弱肉强食道
理就显出琐法等人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观念是有問题的。
12:1-12
●「你们」真是子民哪:表示这论述不只针对琐法,还广泛的论及三
友。
●你们真是「子民」哪:「百姓」、「国民」,可能是强调「人性」
的意思。
●「安逸的人」:暗指「琐法」,他们以为自己没有得罪神,现况又
安逸,就很容易对灾祸没有防备,但事实上灾祸常
常是「一不小心就临到」(滑脚的)。
●「神多将财物送到他们手中」:原文没有「财物」,是「把上帝带
在他的手中。」或者是「把自己的
力量当神明」。
● 12:9 是约伯在他的言论中第一次提到「耶和华」。
◎如果我们真的是认同成功神学,认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那真的
是不可能去防备随時可能临到的灾难。也可能倒果为因,把恶人当
大善人了。
◎ 12:7-8 是说受造物都知道灾难不一定是来自罪恶,也知道生命气
息以及随時可能遭遇的灾难都来自神( 12:9-10 )。原则上年纪大
的有智慧,但是人的耳朵也会分辨言语的正确与否,就像舌头可以
分辨味道一样,并非什么劝告都可以被接受的。更何况,神比老年
人更有智慧,而且有「能力」可以实行智慧。
2.约伯说明他自己很清楚神的智慧遠超過人,不過他还是要跟上帝理论
。而约伯三友的言论有如为神编造谎言,约伯希望他们干脆不要说话
算了。12:13-13:5
●「谋士」:君王的参谋。
●「放松君王的绑」:可能是指「除掉王袍」的意思。
●「带子」:「腰带」、「腰间的布」、「内衣」。
●「有力之人」:原文是「河道」、「水沟」,原文与「强壮」仅有
一点差异,此处可能是「强壮」抄写错误而成。
●对全能者「说话」:「讲论」。
◎约伯在这段经文中讼赞上帝的伟大,但主要是集中在上帝毁坏的能
力上,显示出他现在心中对神毁灭能力的畏惧。并且这里并没有说
上帝的毁灭能力只针对罪人,而是「出乎常人意料之外的」。
3.约伯要求他的朋友听他的立论,不要为神说谎,免得反遭神責备。
他们之前说的立论,根本都是无用的立论,有如炉灰一般。
13:6-12
●「徇情」:原文是「高举脸」,引申为「偏袒」的意思。
◎有時候我们也会有「帮神说谎」的引誘。为了传福音,我们不是常
常简化信仰成「信耶稣得平安」吗?约伯指出他的朋友就是犯了这
个错,为了回避约伯的质疑,居然说谎认定约伯犯罪。
4.约伯要求朋友不要发言,他已经豁出去了,任凭他跟上帝辩论、拼命。
13:13-19
● 13:14 是表达约伯有必死的打算。
●「他必杀我」:原文可以翻译为「看阿!他杀我」或者是「若他杀
我」、「虽然他杀我」。
●「我虽无指望」:原文也可以翻译成「我仍仰望他」或「我仍要等
候他」。
5.约伯求神除去他的苦难,或者是回答约伯,到底他犯了什么罪,必须
承受这些惩罚。13:20-28
●「罪状」刑罚我:「痛苦」、「胆」。
●「按罪状刑罚我」:「在我身上写下苦痛的事」。
●「幼年的罪孽」:自己年幼无知時犯的罪孽,不是不应該惩罚,而
是应当同情而减轻刑罚。
◎约伯越来越站稳了控诉者的角色,要求上帝给与他公义的回覆。
6.人生短促而苦难多,求神怜悯放過自己。14:1-6
◎约伯用三個理由来求神放過他:人的日子短暂、人处於污秽的环境
中、人的年岁与生存的范围已经被神限制。所以上帝应該不要再看
重人,让人受苦。
7.人不像植物,死亡还有机会再生。人死不能复生。14:7-12
◎约伯在这段对上帝动之以情,要上帝想到人比植物还软弱,死了就
失去了一切的希望。当然,这是约伯時代对死亡以后的状况还不是
很了解所產生的悲歌。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约伯在这种状况下仍然信
上帝。
8.求神让自己可以在阴间躲過上帝的忿怒,不過他又认为这是不可能的
,因为阴间只有死人会去,但人死不能复生,且神目前正紧紧的监视
他。14:13-17
●「释放」:原文是「改变」、「替代」。可能是指「像军人被由岗
哨上换下来」的意思。
●「你手所做的」:指的就是「约伯」,约伯认为自己是上帝创造的
。
●你必「羡慕」:「渴望」、「向往」。
●「岂不窥察」:也有可能是「不窥查」的意思。
●「缝严」:「粘著」、「胶住」的意思。
◎ 14:13-15 中约伯陷入情绪激动的矛盾中, 14:13 约伯希望上帝
可以让他藏身阴间躲避上帝的忿怒, 14:14 他反過来想,认为人
死不能复生,因此自己只有等死一途。14:15 他又摆荡回正面的
想法,认为上帝总不会平白无故造他,应該会关怀他,就像他也
会回应造物者的呼叫一样。
◎ 14:15 中约伯认为上帝既然创造他,就一定会「关怀他」,因此
他还存有一丝希望,希望上帝给他藏身之处。不過他一想到他现在
的遭遇,立刻就放弃了这些微的希望。不過如果「岂不窥察」和
「缝严了我的罪孽」,都采取「不窥查」、「遮盖了我的罪孽」的
意义,那就是约伯约伯进一步希望上帝赦免他的過错,不深入查究
他的罪恶(这样他就可以由苦难中解脱)。
9.如果不蒙救赎,人就完全失去指望,仅仅知道自己身上的疼痛与悲
哀绝望。14:18-22
◎不管如何,当约伯回头看到自己的身体与处境,不由得失望悲叹
了起来,他不觉得自己还有什么希望。
二、第二回合对话 15:1-21:34
(一)以利法的发言 15:1-35
1.以利法責备约伯说话犯罪,目中无人、自以为是,又目中无神,对神
无礼。 15:1-16
●「虚空的」:原文也是「风」。
●「用东风充满肚腹」:东风是沙漠吹来的热风,东风充满肚腹,可
能是表达约伯暴躁、缺乏忍耐。另外也可能
暗示约伯的讲论好像放屁。
●「无益」:「无用」、「没有帮助」。
●「无济於事」:「没有益处」、「没有帮助」。
●「废弃」:「破坏」、「违背」。
●罪孽「指教」你的口:「教导」。
●「神用温和的话」:事实上神还没有发言,以利法在这里是把三
友的话当成是上帝的话,把约伯三友当成是
神的使者。
●「眼....冒出火星」:可能表示发怒到看不清楚真相的地步。
● 15:15-16 重复 4:18-19 中以利法的看法。
●「喝罪孽如水」:比喻世人犯罪好像喝水那样自然必需。
◎以利法不满约伯「不敬虔」的表现与言语,又觉得约伯不接受他
的劝告是拒绝他的好意又自以为是,因此他严词責备约伯。他认
为约伯刚刚说的话就已经定自己的罪了。
2.以利法用自己的所见所闻与祖先的教训来说明恶人终遭恶报。
15:17-35
●「劬劳痛苦」:「受生產之苦」的意思。
●「强暴人」:「无情的人」、「强横的人」。
●以「骄傲」攻击:「显示自己有能力」。
●「橄榄树....一開而谢」:通常橄榄树的花期是一個月,不会这
样一開而谢。
◎以利法对约伯的責备似乎显示他对自己年纪比约伯大,但却没有
获得適当的尊敬相当在意。
◎以利法在此对恶人的描述是「在神面前逞英雄,并且胆敢向神挑
战的人,这就暗喻约伯之前的言行正是「恶人的举动」。
◎虽然堆砌的言语不同,不過以利法的立论并没有很大的改变,就
是坚持「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而且更进一步的以约伯为恶人
,所以受苦也是应該。
(二)约伯的第一次回覆 16:1-17:16
1.约伯責备朋友们说话空虚、令人厌烦,并且責备朋友落井下石,没有
尽到坚固、安慰的責任。16:1-5
●反叫人「愁烦」:「劳苦」、「辛劳」、「患难」。
●「你们安慰人,反叫人愁烦」:「你们是叫人苦恼的安慰者」。
◎约伯假设以利法是代表三個朋友发言。因此他希望他们想想,如果
角色互换,他们会有怎样的感觉,他也自认自己会比朋友们做得更
好。
◎其实约伯说的很有道理,虽然如果没有现在的经历,他也不一定真
的能够跳離「善有善报」这种思想的窠臼。不過在旁边耍耍嘴皮子
反正也无关痛痒,这是谁都很容易做到的。
2.约伯控告神逼迫他、攻击他,使得他满心忧愁。16:6-14
●「困倦」:「厌倦的」、「乏味的」。
●亲友「遠離」:「惊骇」、「惊惧」。
●「抓住我,作见证攻击我」:是第二人称,意思是约伯指責神「
你抓住我,作见证攻击我」,而非
是亲友抓住攻击约伯。
●「发怒撕裂我....切齿」:是把神视为猛兽攻击自己。
●「安逸」:「繁荣」、「平静」、「舒適」。
●「肺腑」:「肾脏」。
●「破裂又破裂」:原文是「破坏破裂之处」的意思,描述敌军对
准城墙的破口继续破坏的状况。
◎这里生动的描述约伯受神攻击的无助。
3.约伯自认自己是无辜受苦,他希望终究可以与神辩论。16:15-22
●「缝麻布在我皮肤上」:除了指自己的皮肤病之外,也说明自己
的悲哀永遠都不会除去,所以哀悼用的
麻衣永遠都脱不下来,好像缝在皮肤上
。
●「角」:指「力量」、「尊荣」。
●「发紫」:原文是「发红」的意思。
●「死荫」:「幽暗」、「死亡的阴影」。
◎ 16:18 中约伯呼吁地不要遮盖他的冤情(含冤而死),他却又认
为天上的神会当他的见证与中保(知道他没有犯罪) 16:19 。
●「见证」、「中保」:都是「证人」的意思,而且是阳性单数,
因此都是指「神」。
●我的「朋友」:原文是「复数」型态,应該就是指约伯三友。
◎约伯恐怕也不是真的相信上帝是他所控告那样的无情冷血,因此
到现在他仍然努力的希望寻找答案、与上帝对质,而非直接離弃
上帝。
4.约伯控告朋友不明理、无故控告他。17:1-9
●心灵「消耗」:「被毁灭」、「被破坏」。
●「灭尽」:「被灭绝」。
●「願主拿凭据给我」:原文仅有「願你安置」或「願你设立」。
●「願主拿凭据给我,自己为我作保」:意思是「願你设立自己为
我作保证人」。
●「击掌」:表达「一言为定」、「双方同意」、「立约」的意思。
◎ 17:2 「真有」其实是一個誓言,约伯等於把朋友对他的戏笑搬上
法庭,并且请神当见证人。17:5 可能是一句格言,不管如何,约
伯要求神在他与朋友的争论中,会站在他这边。
5.约伯再次挑战朋友,反正自己也已经没有指望,因此可以放手一搏
。17:10-16
◎ 17:10 大有「豁出去、视死如归」的气势。但 17:11-16 就显
出约伯对现状的绝望:他现在就只有等死一途了。
(三)比勒达的发言 18:1-21
1.比勒达质問约伯为何还持续发言,为何无视於三友的言论,为何高抬
自己的价值? 18:1-4
●「寻索」:「以言语设立陷阱」的意思,原文是复数,比勒达把约
伯当成「一类人」(可能是玩弄语言的恶人)看待。
●「污秽」:「被禁止」。
●「你这恼怒将自己撕裂的」:意思是「撕裂约伯的不是神,乃是约
伯的忿怒」。也暗示约伯如同没有理
性的野兽一般,甚至会撕裂自己。
◎比勒达大概很不满意约伯对他们的「不够尊重」,所以强而有力的
回击。我们会在乎我们的自尊過於别人的苦难吗?
◎比勒达責备约伯太過自我为中心,希望宇宙为他改变。这一点的确
是约伯的問题,虽然情有可原。我们会不会也很自我为中心,常常
希望上帝显出超自然的神迹,只是我们了我们個人的理由?
2.比勒达陈述恶人的遭遇是黑暗挫折,结局是灭亡。18:5-21
●「圈套」、「机关」:都是「陷阱」、「网罗」的意思。
●「活扣」:陷阱的一部分。
●「羁绊」:也是「陷阱」、「机关」的意思。
●「长子」、「王」:都是「最高的身分」之意。
●「死亡的长子」:可能是指阴间的使者,或者是一种疾病的名称
。
●「惊吓的王」:应該是指「死亡」。
●「记念」:「回憶」、「记憶」。
●「他的记念」:「对他的记憶」、「关於他的回憶」。
●「以后来的」:指「西方」。
●「以前去的」:指「东方」。
●「以后来的....以前去的」:「东方的....西方的」,表示与约
伯同時代世上的人。
●「地步」:「立足之地」、「地方」。
◎这里讲的灾祸跟约伯遭遇的相当类似,可能暗示约伯就是恶人,
所以遭此恶人应得之报应。
◎比勒达在此也不再提起悔改可以得救的事,大概是已经对约伯失望
了。
(四)约伯的第二次回覆 19:1-19:29
1.约伯責备朋友与上帝同伙逼迫他,毫不满足。19:1-22
●「搅扰我的心」:原文是「使我痛苦」、「引起悲痛」。
●「苦待」:原文是「错误处理」、「错误对待」。
●「在我」:「停留在我身上」的意思。
●「神倾覆我」:原文是「神使我弯曲」。这里的意思可能是埋怨
神没有把约伯应得的公平显明出来。
●「委屈」:「不公义」、「暴力」。
● 19:8-12 与 16:7-14 类似。
●「战路」:原文是「高处的道路」,意思是攻城用的道路。
●「我口的气味,我妻子厌恶」:原文是「我的气味、妻子生疏」
或者是「我的气味,与妻子疏離
」。表明妻子也遠離他。
●「小孩子」:「小男孩」。
●「我只剩牙皮逃脱了」:这应該是一句当時的谚语,表示「没有
幸免的」。
◎本章被认为是约伯回应朋友最高明的一段。
◎约伯陈明自己就算有错,也是自己接受报应,跟朋友们无关,也
不影响到朋友。所以朋友们不应該另外让约伯痛苦(额外处罚、
报复约伯)。约伯也认定上帝没有替他伸冤,因为上帝明知到他是
没有错误的,却不替他伸冤,以致他有如遭遇神的大军攻击一样
。结果是他所有的人际关系破碎,他的身体也衰败了,但朋友们
反倒助纣为孽,跟著神逼迫他。因此他恳求朋友可怜他,不要再
进一步压迫他了。
2.约伯认为真相终必显明,朋友们得要小心报应。19:23-29
●「用铁笔镌刻,用铅灌在磐石上」:原文只是「用铁笔和铅,
被镌刻在磐石上」。当然
,古代也用红色的铅灌在
刻好的石碑上的做法。
● 19:25 一開始有一個连接词,可以翻译为「然而」、「但是」
。
●「救赎主」:原文来自「赎回」,引申为「救赎者」,指的应
該是 19:26 的神。
●「末了」:「后来」、「最后」。
●「皮肉灭绝」:指「肉体死亡」。
●「在肉体之外」:也可以翻译为「从肉体」,在此可能还是以
「在肉体之外」比较合理。
●并不像「外人」:原文是「陌生人」。
●「心肠在我里面」:原文是「肾脏在胸怀」,「肾脏」是当時
的人以为强烈情感的所在,「胸怀」是「
在里面」的意思。
●「消灭了」:原文是「消耗了」。
●「心肠在我里面消灭了」:是表达约伯急切的希望能够被伸冤
,以致他的感情似乎都被这些急切
的情绪消耗殆尽。
◎约伯本来希望用人的方法来将他的冤屈永恒的保留下来,后来
他转念一想,抓住神是救赎者的那個角色,反倒希望神终究为
他伸冤。
◎这段约伯做了一個信心跳跃。旧约時代早期,正如约伯记其他
地方显示的,对於永生与复活的事情知道不多,但约伯却认定
他死后会见到神,神也会为他伸冤。当然,在苦难中的约伯难
免有这样反反覆覆、自我矛盾的思想,但这段经文和约伯之前
「人死如灯灭」的死亡观,有著天壤之别。让我们看见约伯受
苦,反倒是促成了他的观念的跳跃。
◎约伯因为确信上帝终究会帮他伸冤(虽然他以为自己死后才会
获得公义的判断),反倒回头警告他的朋友,不要随便逼迫他
,因为公义的神也会审判朋友们不公义的论断、批判约伯的错
误。
(五)琐法的发言 20:1-29
1.琐法表明自己心中急躁,所以发言。他认为恶人的福乐都是暂時
而短暂的。20:1-21
●「思念」:「思想」。
●「悟性」:「理性」,原文还有一個「灵」没有被翻译出来。
应該是「我的悟性与灵回答」。
●「夸胜」:「大声欢呼」。
●「他的手」要赔还不义之财:「双数」指「恶人的手」。
●「其余的」:原文是「剩余的」。
●虺蛇的「恶毒」:应該是指「毒液」的意思。
●「蝮蛇的舌头」:当時的人认为是蛇「毒气」或「毒液」的来
源。
●「福乐」:「美物」。
◎琐法似乎觉得约伯的话对他是一种羞辱,恐怕也是这种感觉让
他继续辩论下去。
◎研究约伯三友的对话時,可以注意他们通常是对约伯回应自己
的话最敏感,我们可以想像约伯一回应完,朋友就思考回应的
方式,并且在其他人与约伯对话時继续收集资料做为武器,直
到自己发言的時候临到。因此如果要了解对话的思路,最好回
到约伯上次回应此人的记载去看一下。
2.琐法认为恶人必突然遭遇祸患与报应,这是神所命定的。
20:22-29
●「人所不吹的火」:「人无法吹熄的火」。
●家產必然「過去」:「流逝」、「倒出」。
◎琐法这次的讲论中,没有提到恶人的悔改,这也显明琐法的敌意
已经加深。
(六)约伯的第三次回覆 21:1-21:34
◎这是约伯唯一把说话的对象限定在自己的朋友身上,没有变成独白
或者变成一篇对神的祷告。整個形式很像正式的辩论,约伯专心推
翻朋友们的立论。
1.约伯要求朋友听他说话,不管他说话之后朋友反应如何,他一定要
说,因为他想到现世报应并不公平,就惊慌害怕。21:1-6
●「宽容」:「赦免」、「忍受」的意思,这里应該是取「忍受」
的意义。
●「诉冤」:「诉苦」的意思。
●「我岂是向人诉冤?为何不焦急呢?」:意思是「我因为是向神
诉苦,所以无需保留,
不免显得焦急」。
●「你们要看著我」:原文是「命令句」,意思是约伯要朋友转過
头来仔细看他焦急诉苦的样子,然后为约伯
的遭遇觉得惊奇而缄默不再发言(用手捂口)
。
◎约伯在此要求朋友们重新注意约伯的现况,不要只陷入言词的辩
论中。约伯认为自己目前的言论焦急,是因为他正在向神诉苦,
而他的苦难,值得朋友惊讶而缄默,就像当初他们看到他的反应
一样。而约伯每次想到自己的遭遇与人世间恶人的状况,就惊慌
害怕。
2.约伯陈述现实生活中,有恶人强盛兴旺,跟琐法所说的正好相反。
21:7-16
●「势力强盛」:也可以指「身体强壮」、「财富丰盛」,这里应
該是「身体强壮」的意思。
● 21:16 上半部「看哪,他们亨通不在乎自己」暗示上帝对恶人
的昌盛有其責任。
◎约伯举出实例来说明拒绝认识神的恶人还是享有三友所说的「只
属於义人」的各项福分。但即使恶人不一定遭遇患难,约伯还是
陈明自己拒绝恶人的籌算,坚守义人的立场。
3.约伯陈述现实生活中,恶人不一定遭遇报应。21:17-26
●「何尝」:「在哪里」、「用什么」、「在何处」。
●「你们说:」神为恶人:原文没有「你们说」乃是译者加入的,
不過这也的确是约伯引用朋友的说法, 21:22 也
是性质类似的引用,亦即 21:22 应該是约伯三友
的立论,约伯用 21:23-26 来加以反驳。
●「奶桶」:不确定是指哪一個器官,有说是腰部,有说是性器官
。
◎约伯也不是说「恶人获得好处、好人会遭遇患难」。他看清楚了
人生的复杂性,他是说「有人得享福气,有人一生遭遇患难」,
跟善恶并无直接关系 21:23-25 ,到最后只有死亡是公平的临到
各人。
◎约伯的朋友们认为死亡是恶人所得的最大惩罚,这在约伯看来是
错误的观念。因为义人与恶人都难逃一死,死后都是一样的(约
伯的看法就是这样),死前的状况又与善恶没有直接关系。
4.约伯认为朋友们只要随便問問路人就可以知道恶人有善终,因此
朋友的立论根本错谬,怎能安慰约伯? 21:27-34
●「诬害我的计谋」:约伯知道朋友由他的遭遇推论他是恶人,
这对他就是一种「诬害」(原文是「错误
对待」)。
●「谷中的土块」:形容精选的坟地。
◎约伯最后的指控很真实,如果我们的立论都只是一些陈腐的教
条,又怎能安慰那些已经看穿事实真相的人呢?我们的信仰真
的建立在稳固的根基上吗?
三、第三回合对话 22:1-26:14
(一)以利法的发言 22:1-30
◎以利法这次再也没有保留,直接认定指責约伯犯了罪,并且一一
指出约伯所犯的罪。但事实上这些都不是约伯犯過的罪,好像为
了辩论以利法已经不顾真相了。
1.以利法认为人没有办法使神获益,因此神的行为一定是为了让人
获益,这样的神怎么可能胡亂責罚约伯? 22:1-4
◎以利法断言上帝是一個冷漠的上帝,超乎众人之上,也不受众
人的喜怒哀乐所影响。因此他认为约伯就算行了公义,上帝也
不会「喜悦」。問题是我们看见上帝的确喜悦,还向撒但夸耀
,也就是因为这样才导致约伯的苦难。
2.以利法指責约伯为富不仁,又轻视神的公义审判,将有如挪亚時
代的恶人被神毁灭。22:5-20
● 22:8 以利法可能是引一句谚语来描述约伯内心的想法:「弱
肉强食」。
●「折断....膀臂」:「毁坏....力量」、「压坏....力量」。
●「星宿何其高」:原文是「星宿的高处何等的高」、「顶端的
星宿何其高」。
●「穹苍」:原文是「天的圆顶」,这反应出当時人的宇宙观。
●「洪水」、「古道」、「江河冲去」:都是影射挪亚時代的恶
人将被洪水毁灭。
◎ 22:19 暗示约伯三友看到约伯受苦,反应居然是「欢喜」,
这样的说法对约伯实在是太残忍。
◎以利法大概是用推測的方式将一些富有的人常犯的罪恶套在约
伯身上,不過这样的推測如果没有实据,跟诬陷、作假见证有
何两样?
3.以利法劝约伯认识神领受教训、归向神,就能蒙神拯救。
22:21-30
●「认识」神:「熟识」、「熟悉」。
●「得建立」:原文是「被建立」、「被重建」。
●「俄斐」:位於阿拉伯南部,是所罗门時期黄金贸易重镇。
● 22:24 是劝约伯不要再把心思放在财富之上。
●「定意」:「切割」、「颁布」的意思。
●「人使你降卑」:原文是「人们降卑」,指周遭有人降卑。
● 22:30 是说上帝既然会搭救不是完全无辜的人,那即使约伯
犯過罪,也会因为现在已经干净了而得救。
◎以利法邀请约伯来由他没有犯的罪中悔改,不依赖他已经被拿
走的财富。即使这样的邀请是动人的,但约伯实在是不能接受
的。
(二)约伯的第一次回覆 23:1-24:25
1.约伯叹息自己的诉苦也被算为背逆,他希望找到神来将冤情陈明
,他相信神不会不理会他。23:1-7
●「我的責罚」:原文是「我的手」,七十士译本翻译为「神的
手」。
●「台前」:「座位前」。
●「陈明」:法律术语,「依次序说明」的意思。
●「理会」:原文是「安置」、「放置」省略了「心」。意思是
「留心」、「存心」的意思。
●「审判我的」:指「审判者」,原文是单数,是把神的审判拟
人化的用词。
◎约伯在此似乎又获得了自信,认为神一定能够了解他的清白,
不会无故的用权势压迫他,只要能到神的宝座前,他的无辜一
定会被确立。
2.只是约伯找不到神,虽然他确信上帝知道他的纯净,但即使他是
纯净的,也无法改变上帝要让约伯受苦的决定,这点让约伯感到
害怕。23:8-17
●「他试炼我之后」:这里是约伯第一次想到他的遭遇可能是上
帝试炼他。
●「他心志已定」:原文是「他是独一的」。
◎约伯在此又陷入失望与自我矛盾中,他觉得上帝定意让约伯找
不到,使得约伯无法伸冤。
3.约伯埋怨恶人在世间得势,逍遥法外,导致许多人受苦。
24:1-17
●「定期罚恶」:原文中只有「定期」,不過由后文可以看出这
里的确是指「定期罚恶」、「定期审判」的意
思。
●「既定期」:原文是「不儲存或珍藏時间」。
●「世上」:「地上」。
●「黎明」起来:原文是「光」起来,应該是指「白天起来」。
●「晓得幽暗的惊骇」:「认识黑暗的惊吓」。表示这些作奸犯
科很了解怎样运用黑暗的特质。
◎约伯在此详细的描述当時代作奸犯科、欺压贫穷的人的罪行,
也清晰的描绘出被压迫者走投无路的悲惨。这些描述,都做为
24:1 他对上帝提問的支持:「为什么不让我们看见恶人被惩
罚?」。
4.这些恶人应当被咒诅,但是神又好像延续恶人的势力。不過不管
怎么说这些恶人还是会死亡,与众人一样。24:18-25
●「浮萍」:与「咒诅」谐音。
● 24:18-21 可以视为约伯对这些恶人的咒诅,他对他们深恶痛
绝。也由此显示出 24:22-23 是约伯对神的深刻抗议。
●「保全」:有「延续」、「延长」的意思。
●「性命难保的人」:也是指「恶人」。24:18-21 提起这些恶
人应該被毁灭,所以他们理应性命难保。
●「眼目也看顾他们的道路」:原文仅是「眼目也在他们的道路
上」,不一定是看顾,有可能是
鉴察。
●「降为卑」:原文是「带到低处」,可能也是指「死亡」而非
「地位降卑」。
◎约伯并不是说恶人一定享福,他只是觉得上帝好像没有特别去
严惩恶人,虽然他觉得恶人該死,不過他没看到上帝立即毁灭
恶人,恶人跟其他人一样,终究是死亡。这样的话,朋友们所
说的「报应」又在哪里?
(三)比勒达的发言 25:1-25:6
1.比勒达认为神是伟大超越的,因此人无法在神面前称义。
25:1-25:6
●「治理之权」:表示神不是放任宇宙自生自灭,而是进行干预
治理。
◎因为这段的篇幅较短,许多学者就认为比勒达的发言一定是与
约伯的发言混淆了。不過,说话不一定有固定长度,况且古抄
本也都支持目前的结构,因此我们也就没有理由随意更改。
◎比勒达基本上是重复以利法在 4:17-21 的论点。
(四)约伯的第二次回覆 26:1-27:23
1.约伯讽刺朋友的智慧与能力有限,对他毫无帮助。26:1-4
●是因为朋友们自认是神的代言人,所以约伯质問朋友是否有
神的能力?
◎这一段是讽刺性的语言,是说比勒达所说的对约伯一点帮助都
没有。
2.约伯说明神的治理和能力,人难以了解神的工作。26:5-14
● 25:2-6 中比勒达强调神对高处的治理权,约伯在 26:5-6 就
补充说神的治理权也到达深处的阴间。
●「阴魂」:有其他文献显示出这個字与特殊的种族有关,不過
这里应該就是指在阴间的阴魂,以与比勒达的「高
处」对照。
●「北极」:古人认为这是天空的最高处,内有北极星和围绕北
极星的各星座。
●「拉哈伯」:是「混亂的海怪」,巴比伦神话中的怪物。
●「快蛇」:原文是「逃难的蛇」。「蛇」是指神话中的大蛇,
是阳性单数。
●「妆饰」:「晴朗」。
◎这段中约伯承认上帝造物的奇妙,人仅能了解少许,无法全面
明了神的作为。
3.约伯发誓说自己无辜,乃是神让他落入目前的状况。27:1-6
●「约伯接著说」:原文是「约伯增添他的言论说」。这個发言
格式与以前不同,前面都是「约伯回答说」
。
●「指著永生的神起誓」:原文只有「神活著」,这是一种发誓
的标准方式。
◎在此约伯用严重的誓言来坚持自己是无辜的。
4.约伯咒诅自己的仇敌下场如恶人,恶人必然绝望、转眼灭亡。
27:7-23
●「仇敌....攻击我的」:原文都是单数型态,因此应該是泛指
仇敌,而非特指约伯三友。不過此時
在约伯心目中、约伯三友当然也是仇
敌了。
●「得利」:原意是「强夺不义之利」。
●「如虫做窝」、「守望者所搭的棚」:都是指暂時栖身,不久
就会被废弃。
●「东风」:由沙漠中吹来的热风,常使植物枯干。
◎约伯在此的论调居然与琐法相近,很可能约伯此時思想根本是
矛盾的,他一面认定神不特别惩罚恶人,一面又觉得恶人的景
况也未必是特别好。也有不少学者认为 27:13-23 都是琐法的
言论。
◎ 27:13-23 也可以当成是约伯表达他自己願望的一种方式,他
希望他的仇敌遭遇理想上恶人所应遭遇的惩罚。
◎ 27:8-10 提到不义之人虽然利用不法手段取得利益,但是当
患难临到時,他们无法向神祷告,只好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