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三章

上一篇   下一篇

一、     复习与背景:箴言书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各样的事上予以具体的指导。前面已经提到过的有:言语、钱财、富人、穷人、君王、亵慢人、父母儿女等。本章谈及关于吃喝的事,讲论如何在吃喝的事上显明智慧。
二、主要内容与分段:吃喝的事:1-3、6-8、20-21、29-35;父母儿女的事:13-14、22、24-25;财富:4-5;与人交往:9-11、17-18、27-28;领受训诲:12、15-16、19、23、26。 
三、启发性问题及应用:
1,            关于吃喝的事,本章有哪些劝戒?A)在官长面前吃喝(1-3节):A1,不可贪恋他的美食。一个穷人见到一个大场面,往往容易失态。一个好吃的人,在美食面前,往往忘记了美食的主人,他心中只有美食,以致叫与他同席的人所厌弃和不齿。因为一场饭食,使自己失去尊严,同时也丧尽了各种进深的机会!“他们的结局就是沉沦,他们的神就是自己的肚腹,他们以自己的羞辱为荣耀,专以地上的事为念”(腓3:19)。第3节中的“哄人的食物”并不是说官长故意用这食物来哄人,而当是当你看见这些食物时,不要单单只是看见这食物,因为在这些食物的背后,还隐藏着人对你的看法甚至与你的前途都相关。所以万万不可轻忽行事,只顾自己吃喝。A2,要留意在你面前的是谁(1节)。美食是主人摆在你面前的,不要过于留意美食,却要留意那在你面前的是谁。看重给你提供美食的人比美食本身更要紧!这实在是何其要紧的功课。多少时候我们在这上面全然失败了!今天我们是看重主的恩惠呢?还是看重主自己?我们在这地上生活,是否有敬畏神的心,且谨慎行事,还是放纵自己的情欲,浪费神给我们的恩典,为所欲为?你到了一个工作单位,你是只看你自己得了一份工作呢?还是看重那给了你这份工作的人?在家庭中,你是只看父母为你预备的,还是也在凡事上敬重尊荣父母呢?作为一个新移民,到了一个新的国家,我们是只在乎国家为我们提供了怎样的福利?还是我们也对为我们提供如此好环境的这个国家的人有感恩之心呢?我们是否只顾自己玩耍快活,而不去在乎为这一切多受劳苦的周围的人呢?A3, 若贪食,就当拿刀放在喉咙上。人当有这样的志向,不要叫食物败坏自己。宁可忍痛割爱,也不能因此而落入被人因食物而蔑视、厌弃的结局。B)不要吃恶眼人的饭(6-8节)。“恶眼人”有不同的翻译,NIV为“Stingy man”(吝啬的人)。22:9中讲到“眼目慈善的”,这等人将食物分给穷人。28:22中说,“人有恶眼想要急速发财,却不知穷乏必临到他身”。从上述两节经文可以看出“恶眼”或“善眼”当与此人如何看待财物有关。“善眼”人愿意将食物分给别人,而“恶眼”人却要把财物占为己有。若是你知道某人是贪财之人,这等人的饭你不要吃。否则“你吃的那点食物必吐出来”,你恨不得自己当初没有吃这个饭,你所说的无论是食物的美味或是主人的好客都必全然落空。从第7节可以看出“恶眼人”是心与口不一的人:心与你相背,口却是奉承。7节的前半节告诉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认识:“他心怎样思量,他为人就是怎样”。人的本性是基于他的内心,而不是外表。“惟有耶和华衡量人心”(21:2)。只有神也能真正给人下结论,人的看法往往都是偏见居多。经上说,“人心比万物都诡诈,坏到极处,谁能识透呢?我耶和华是监察人心,试验人肺俯的,要照各人所行的和他作事的结果报应他”(耶17:9-10)。耶和华看人“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貌,耶和华是看内心”(撒上16:7)。第7节也提醒我们,我们若要生命有改变,首先是在思想上有改变。“又将人所有的心意夺回,使他都顺服基督”(林后10:5)。因此我们把神的话存记在心,昼夜思想,就极为要紧。这样我们就得以有主的样式。C)要躲避“好酒贪食的”(20-21节):不但自己不要贪吃,连贪吃的人,你都要躲开,正如主所教导的,“不叫我们遇见试探,救我们脱离凶恶。”D)不要好酒(29-35节)。好酒者要面对:祸患、忧愁、争斗、哀叹、无故受伤,眼目红赤;如被蛇咬;见异怪的事,说乖谬的话;如同躺在海中(将被海吞灭)或象卧在桅杆上(将要摔下来);被打没有反应;而且死不悔改。这是极为可怕的情形,因此所罗门劝戒我们说,“酒发红,在杯中闪烁,你不可观看。”如果一个人会受酒的辖制,那最好的方式就是碰都不要碰,看也不要看。
2,            本章关于财富是如何教导的(4-5节)?NIV的翻译为“Do not wear yourself out to get rich.”人在世上如果忙忙碌碌只是为了求富,甚至连身体都搭上,这是不合神的心意的。人若以为自己在世上可以倚靠自己的聪明,他的结局就惨了。如同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一般,当他说“这大巴比伦不是我用大能大力建为京都,要显我威严的荣耀吗”(但4:30)?他的聪明离开他,吃草如牛,与野地的兽同居。直等到他知道至高者在人的国中掌权时,他“举目望天”(但4:34),他的聪明才复归于他。世上的财富和人自己的聪明均是“虚无的”,必长翅膀,如鹰向天飞去。人若定睛在这些事上,无不终究失望!今天你我定睛的是什么呢?是自己吗?是别人吗?是环境吗?是健康吗?是积蓄吗?是单位或名声吗?是工作吗?这一切都是虚无的,迟早会如鹰向天飞去。我们的眼目要单单仰望神。“耶和华的名,是坚固台;义人奔入,便得安稳”(18:10)。 
3,本章从哪几个方面讲到父母与儿女的事(13-14、22、24-25)?A)要管教孩童(13-14节):父母对于孩童的过犯不加以管教,就是害他:管教不会叫他死;不管教却会叫他的灵魂落入阴间。换句话说,当父母没有尽到管教的责任时,警察甚至阴间就会来收拾你的孩子。父母的管教乃是为着救孩子,而监牢或是阴间却是为着惩罚。B)孝敬父母(22节),保罗特别提醒我们,“你该知道,末世必有危险的日子来到。因为那时人要专顾自己,贪爱钱财,自夸…违背父母、忘恩负义、心不圣洁”(提后3:1-2)。违背父母是人背道的一种极为可怕的表现。为人儿女者当有听从父母的心,这是理所当然的(弗6:1-3)。C)使父母快乐(24-25节)。为人儿女者有义务叫自己的父母因我们快乐。若为人儿女者是“义人”-在神面前被看为对的人,是“智慧之子”-凡事上敬畏神的人,这样他的父母必“大得快乐”。你我是使父母快乐的人呢?亦或是使父母悲哀的人? 
4,本章在与人交往的事上有哪些特别的提醒(9-11、17-18、27-28)?A)与愚昧人:不要说话给他听(9节)。圣经中提到主耶稣有多次不言语(太26:63,27:12、14;约19:9)。“静默有时,言语有时”(传3:7)。当人心中愚昧,甚至还会蔑视你的言语时,此时不宜说话。当人在气头上时,乃是愚昧人,此时不说为佳。主在马太福音中亦教导说,“不要把圣物给狗,也不要把你们的珍珠丢在猪前,恐怕它践踏了珍珠,转过来咬你们”(太7:6)。B)古时的地界:不可挪移(10节)。申19:14中说,“在耶和华你神所赐你承受为业之地,不可挪移你邻舍的地界,那是先人所定的”。C)孤儿的田地:不可侵入(10-11节)。因神是他们的救赎主。利25:25中提到至近的亲属要把所卖的地业赎回。神作为孤儿田地的买赎者,他大有能力,必为他们辨屈。D)罪人:不要嫉妒他,只要终日敬畏耶和华,因为神在掌管。人只要自己行得正,至终必有善报。人若嫉妒恶人,被愤恨所辖制,日子一长久,甚至连自己的指望都会失去。因此既使在恶人得势,罪恶泛滥之时,我们为神儿女者依然要敬畏耶和华,认定神、跟随神。E)妓女:要躲避(27-28节):妓女是指没有结婚的女子而言;外女是指有夫之妇而言。人若亲近妓女,如同深坑,填不满,会耗尽你一切的钱财,“只剩一块饼”(6:26)。外女如同陷井,易入难出,她会“猎取人宝贵的生命”(6:26)。这都是埋伏好要拿人下手的强盗。一旦人染上,就多了一个不忠诚的男人。
5,本章如何教导我们作领受训诲的人(12、15-16、19、23、26节)?A)留心领受(12节):人不是用质疑的心来对待神的话,乃是用领受的心。明白或不明白不是最最要紧,乃是是否领受才要紧。人若有真正领受的心,就能更多地明白。领受神的话是首先用在自己的身上,否则便是一个“利用”神话语来对付别人的人。真正领受神的话便是把神的话心中存记(15、19节)。因此背诵神的话实在是基督徒生活的一个基本功。留心领受也是把自己全心交给智慧来掌握(26节),叫神的话浸透于其中。B)侧耳听从(12节):“凡有耳的,就应当听”(启2:28)。你用你的耳去听什么,就显明你的心是如何。神的话提醒我们要“侧耳”听从知识的言语,要刻意地把自己的耳侧过来听神的话,而不是闲话、污秽的话、脏话、无聊的话。若是这样,就得以在正道上引导我们的心(19节)。C)嘴说正直话(16节):心口一致,便得以讲正直话。一个真正领受智慧的人,便是保守自己言语的人。D)眼喜悦主的道路(26节):人的眼目喜悦什么,就决定了他道路的方向在哪里。只要你的眼目盯上一样东西,你的脚就会朝那个方向行走。当我们的眼目喜悦智慧的道路时,我们便得以行在智慧的道路上了。E)愿意买真理(23节):你的钱花在哪里,说明你的心就在哪里。“因为你的财宝在哪里,你的心也在哪里”(太6:21)。神的话告诉我们,“当买真理”,但却绝不出卖智慧、训诲和聪明。愿意花时间在认识真理的事上,而不愿意牺牲这些时间去寻求其他。我们是如何安排自己的钱财及时间也显明我们是否是一个真心领受训诲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