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二章

上一篇   下一篇

一、     复习与背景:箴言书有相当的篇幅都在讲财富的事,并同时论及穷人和富人之间的关系。箴言10:22节可以说是对财富的最好的总结,“耶和华所赐的福,使人富足,并不加上忧虑。”本章也从多个方面来讲论财富的事。
二、主要内容与分段:财富及穷人、富人:1-2、4、7、9、16、22-23;教养孩童:6、15;智慧人的言语:17-21;懒惰与殷勤:13、29;为人作保:26-27;先祖的地界(28);各种不同的人:愚蒙人(3),乖僻人(5),撒罪孽的人(8),赶出亵慢人(10),清心的人(11),奸诈人(12),淫妇(14),好生气的人(24-25)。 
三、启发性问题及应用:
1,            本章如何讲论财富的事?A)名声在财富之前(1节):圣经的教导极为确定:作人在得财之先。这不是自视清高、忽略钱财的表现,而是如何在生活中摆正优先次序的问题。当名声与大财摆在你面前时,你作何种选择?你是不择手段去得大财,还是宁可舍弃大财而得名声?神的教导是“恩宠强如金银”恩宠的意思为to be esteemed, 或loving favour, 即蒙人喜欢,为人看好,与人和睦。在恩宠和金银之间你是如何选择?你是宁可要人对你好呢?还是失去人际关系,去求金银?今天多少人为了外在一点的利益,而陪上内在与人和好的关系!多少家庭因为金银而失去了彼此的恩宠,因为钱财而身败名裂!人为何不看重神的话呢?人生在世,有一件很要紧的事:就是有“神和人喜爱他的心,都一齐增长”(路2:52)。今天我们究竟选择什么呢?B)从神的角度看富户穷人(2节):从拥有的物质上看,富户穷人相差极大;但从他们作为人的角度来看,他们均是一样,因为都为耶和华所造。这可以改变我们对人的价值的评判:看重人的所是过于他的所有;C)敬畏神而富有(4节):心中有神-表现在敬畏耶和华上,目中有人-表现在谦卑上;这样的人就得富有、尊荣、生命为赏赐;今天多少人虽是富有,但没有尊荣和生命;今天也有许多人看上去既富有,也似乎有尊荣,但却陪上生命。惟有敬畏耶和华、心存谦卑的人样样都有:富有、尊荣及生命。这三个方面分别讲到:人所拥有的(或自己眼中所看见的),别人如何看他及神如何看他。D)欠债的是债主的仆人(7节):在这个世界里面有个律,就是富户管辖穷人。你若欠债,就成了债主的仆人,因此而受人辖制。你若贫穷,别人不听你的话,你不要为此愤愤不平,因为这世界的律就是这样;E)将食物分给穷人(9节):因为富户穷人均为耶和华所造,当人富有时,若能将食物分给穷人,他就是一个蒙神赐福的人。圣经中形容这种人“眼目慈善”,因为他看人如同神看人一般。与此相反的,是一个眼目邪恶的人,此等之人正是16节所描述的。F)必定缺乏的人(16节):这种人看见别人穷乏,不是去救济,反倒去压榨。看见别人富足,他就去巴结送礼。眼目极不慈善,最终必定要缺乏。这种人必定要遭神和人的弃绝。你我是这种人吗?22节特别提醒不可因人的贫穷而抢夺他的物,因耶和华必为他辨屈,而且要夺去那些抢夺穷人者之命。
2,            本章如何提醒教导儿童的事(6、15)?积极的方面是教养(6节),使他走当行的道:英文用train, 这是需要时间和智慧的,人当在自己儿女的身上花时间。今天在教育儿女的事上有一个困境:人不想多花时间,但却指望儿女能好。或自己不负起养育儿女的责任,把这担子给了社会和学校,因此人必定要面对痛苦的结局。如果在小的时候给他好的根基,到老他都不偏离。当行的路不是别的,乃是主自己。所以人最最要紧的事乃是把儿女带到主面前,这样他到老都不偏离。消极的方面是管教(15节):Matthew Henry 在他的解经书中说,“Children need to be corrected, and kept under discipline, by their parents; and we need to be corrected by our heavenly Father, and under the correction we must kiss the rod.” 新译本为“愚妄束缚孩童的心。”“NIV为Folly is bound up in the heart of a child ”.愚妄与心似乎有根绳子系在一起,唯有管教的杖能断开这种连系。我们为人儿女及为神儿女者,当喜爱这种管教,如诗23:4中所说的,“你的杖,你的竿,都安慰我”。 
3,人当如何领受智慧的话语(17-21节)?用耳:“你须侧耳听受”(17节);用心:“留心领会”,“心中存记”(17、18节);用嘴:“嘴上咬定”(18节),并且能够回复(21节)。目的:“倚靠耶和华”(19节),“知道真言的实理”(21节),KJV翻译为“the certainty of the words of truth”。知道真言还不够,要对真言的实理(certainty)有认识才管用。希伯来书4:2中说,“只是所听见的道与他们无益,因为他们没有信心与所听见的道调和”。今天基督徒的软弱不是因为没有神的道,乃是对神道的实理(certainty)没有真正的认识,以致这些话在生命中没有发出果效来,你对圣经中的哪些话是有确凿的把握的?18节是我们对神的每句话所当有的态度与实践:“心中存记,嘴上咬定”,这是“心里相信,口里承认”的外在表现及结果,这样的人“必然得救”。 
4,你是通达人,还是愚蒙人(3节)?通达人与愚蒙人的区别在于遇见灾祸时所采取的态度:通达人是“藏躲”,愚蒙人则“前往”。这一藏一往便分别出谁是通达人,谁是愚蒙人。在家中,你明明知道某句话一出口一定会闯祸,你是否依然使性子说了出来?这等人见祸不躲,实在是愚蒙人!你开车时遇到人挑衅你,你也不顾后果地与他拼个你死我活,这是愚蒙人,因他不是“藏躲”,乃是前往受害。主教导我们说,“不叫我们遇见试探;救我们脱离凶恶”(太6:13),就是要我们作一个通达人。
5,如何理解第5节?人心若是不对,在他所行的路上尽是“荆棘和网罗”。人若保守自己的心(生命),就会远离这些荆棘和网罗。你是否觉得常常有人坑你,找你麻烦?若是这样,不妨求主鉴察自己的心看是否对,因为乖僻人的路上长满了荆棘和网罗。 
6, 本章如何讲懒惰和殷勤的事(13、29)?懒惰人用各样的借口好叫自己不做工,他想象自己会在街上被狮子吃掉。他若把自己找借口的时间用来做工,结果又是何其不同呢?真正吃掉他的狮子不在街上,乃是在他心里,在他的口中!我们多少时候给自己找借口不传福音呢?我们想象出来的恐惧使我们却步不前。以为不传便遇不上狮子,但没有想到正因为不传,已在狮子的口中(彼前15:8)。圣经多处强调作人要殷勤,比如箴13:4中说“懒惰人羡慕,却无所得;殷勤人必得丰裕” 。保罗也说,“若有人不肯作工,就不可吃饭”(帖后3:10)。“殷勤不可懒惰。要心里火热,常常服事主”(罗12:11)。本章29节把殷勤与站在君王面前相连,正是王上11:28中所记载的,“耶罗波安是大有才能的人。所罗门见这少年人殷勤,就派他监管约瑟家的一切工程”。将来我们这些属主的人是否得以在主面前站立,与我们是否殷勤也相关,这正是十个童女的比喻(太25:1-13)中所要告诫我们的。
7, 本章如何讲好生气的人(24-25)?从两个方面来理解这话:不要与好生气及暴怒之人结交,因为你心中的怒气会被惹起,以致成为网罗;如果你自己就是好气暴怒之人,你的儿女,你的配偶就惨透了,因为他们躲都躲不过!是悔改归向主的时候了! 
8, 如何体会28节?在摩西律法中有明确地规定说,“在耶和华你神所赐你承受为业之地,不可挪移你邻舍的地界,那是先人所定的”(申19:14)。因此28节最直接的解释当是照申19:14来领受。但28节的应用当为广阔,它可以用来指一个传统或是一种已没的习惯。我们到一个新的地方,无论是工作单位,或社区、或教会、团契等,它们均已有自己的一些传统,许多是作法上的习惯。若是这些习惯不是原则性的问题,那最好不要去改变它,因为这是先祖所立的地界。若是把精力花在这些事上,以致影响那些真正需要改变的地方,那便是一个策略性的错误,万万不可!
9, 其他:8节:人种什么,收什么。这是神所定的律:撒罪孽的,必收灾祸。他一切的能力、作为(“逞怒的杖” )必被废去。10节:当一个团体中有亵慢之人的时候,就免不了有各样的争端。主的话说,这等人要把他赶出去。这样无论是争端、纷争和羞辱也必要止息。这句话也可用在我们个人的生命中:在我们肉体中有一个不顺服神的旧生命,它顺从肉体,也常常愿意出来表现一番,因此神的话要把这个亵慢之人赶出去,以致我们得以顺服圣灵。11节:当一个人喜爱清心的时候,他的嘴上有恩言,连王都愿意与他为友。“清心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见神”。12节:新译本为“耶和华的眼目护卫知识,却倾覆奸诈人的话”。NIV为“The eyes of the Lord keep watch over knowledge, but he frustrates the words of the unfaithful.”这句话的意思乃是:真正出于知识的话,主必保守;因此圣经这本书必当继续存留,直到主来的日子。出于神要对百姓所说的话就必存留,但一切奸诈的话必被倾覆。 
14节:传7:26是本节很好的注释:“我得知有等妇人,比死还苦;她的心是网罗,手是锁链,凡蒙 神喜悦的人,必能躲避她;有罪的人,却被她缠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