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一章

上一篇   下一篇

一、     复习与背景:箴言书讲智慧,好叫人能真正地分别善恶。神的本意乃愿人能分别善恶,是透过顺服神来成全的。箴言书是生命的话语(主说,“我对你们所说的话,就是灵,就是生命”。约6:63)。当我们来到这棵赐智慧的生命树下来领受神的话语时,可以帮助我们真正地分别善恶。箴言中多处提及恶人的事,好叫我们认识恶人的本性,行为及结局。恶人与亵慢人、愚昧人略有不同:亵慢人是指自己的骄傲而言,不愿接纳别人的意见;愚昧人是指自己的见识而言:见识不多,而又坚持己见。亵慢人更多是指态度而言;愚昧人更多是指知识而言。恶人则不同:这等人是存心使坏,心存诡诈,行不合理的事。本章花了较多的篇幅讲恶人的事。
二、主要内容与分段:耶和华的作为:1-3、30-31;恶人:4、7-8、10、12、15-16、18、27、29;财物:5-6、13-14、17、20、25-26;争吵的妇人:9、19;亵慢:11、24;言语:23、28;其他:公义(21节);智慧人(22节);谨守口舌(23节)。 
三、启发性问题及应用:1,            本章中讲到哪些与耶和华相关的作为?A)神的绝对主权:王的心在神的手中(1节)。注意“随意流转”的翻译:这不是随“水”的意,乃是随“沟”的意。这句话对我们有两个方面的提醒:一是神绝对掌权,连王的权柄也服在神权之下,正如经上所记载的巴比伦王(但4),波斯王古列(赛41:2-4)和亚达薛西王(拉7:21)等。二是我们当顺服王的权柄,因为没有权柄不是出于神的,凡掌权的都是神所命的(罗13:1)。B)耶和华衡量人心(2节);这句话有两层含义。一是神与人的不同:人都觉得自己对,但只有神才能真正地分辨清楚;二是外表与内心的不同:人是凭着外表来认人,都觉得自己有理;但神看人却是凭内心。人只能凭着人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来看人;而神则是凭着人的内心来衡量人。C)听命胜于献祭(3节):撒上15:22中说,“耶和华喜悦燔祭和平安祭,岂如喜悦人听从他的话呢?听命胜于献祭,顺从胜于公羊的脂油”。这句话并不是否认献祭的重要性。实际上在圣经中献祭是极为重要的,是敬拜神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神看重祭物,但神更看重献祭的人。若献祭的人不对,所献的祭便无意义。因此神看重人能行仁义公平,胜于献祭。今天我们服事神“献祭”固然要紧,但作一个对的人则是神真正看重的。愿我们首先作对的人,然后才能成为一个服事神的人。D)耶和华是得胜者(30-31):人再有智慧、聪明与谋略,在神面前均无法站立。这是再清楚不过的事。今天我们自己是行事与神为敌的人吗?我们是照主的话语去行的人吗?亦或是我们自以为有聪明,以致撇开神来行自己的路?“悖逆的罪,与行邪术的罪相等;顽梗的罪,与拜虚神和偶像的罪相同。你既厌弃耶和华的命令,耶和华也厌弃你作王”(撒上15:23)。31节告诉我们人所作的或当尽的本分是预备马,因为要面临打仗之日。但得胜却在乎耶和华。“有人靠车,有人靠马,但我们要提到耶和华我们神的名”(诗20:7)。
2,            本章从哪几个方面讲恶人的事?本章第4节第一次提到恶人的事。这节的翻译学者们有不同的意见。KJV为“A high look, and a proud heart, and the plowing of the wicked, is sin”(原文中没有斜体字的and和is)。NASB为“Haughty eyes and a proud heart, the lamp of the wicked, is sin!” NIV 为, “Haughty eyes and a proud heart, the lamp of the wicked , are sin!”新译本为“高傲的眼,傲慢的心,恶人的灯,都是罪恶。” 主要的难处在于如何处理几个词组之间的关系:是并列,排比或是递进。这句话的另外一种意思可能为:“A high look and a proud heart, the plowing of the wicked, sin”。或作“高傲的眼显明傲慢的心,恶人的灯显明(他里面的)罪”。A)恶人的表现:不肯按公平行事(7节)。注意这里的“不肯”,不是“不能”,乃是不愿意,是他们意志上的选择。因此恶人不是被逼的,乃是自己选择的。这种人毫无借口,将来必无可推诿。乐人受祸(10节):他心存不良,愿意别人遭灾,心中以此为乐,愿意听,也欢喜看见及传播人的受祸的事。缺乏怜悯(10节):这等人不但见死不救,而且不能站在别人的角度上来体谅人的难处或处境,不能与哀哭的人同哭。在软弱人的眼中此种之人实为残忍。脸无羞耻(29节):NIV 的翻译为“A wicked man puts up a bold front”。这等人是厚脸皮。因此对于恶人来说,他的表现是:皮厚(29),心狠(10),手毒(7)。B)恶人的结局:被自己的强暴扫除(7节)。恶人必然要面对自己的强暴。他之所以遭灾,不是因为别人,乃是出于他自己;恶人倾倒,必致灭亡(12节):12节主要有两种不同的翻译:新译本为“公义的神留意恶人的家,使恶人在祸患中毁灭”。现代中文译本为“公义的上帝洞悉邪恶人的心思;他要使他们败亡。”KJV为“The righteous man wisely considereth the house of the wicked; but God overthroweth the wicked for their wickedness.”NIV 为“The Righteous One takes note of the home of the wicked and brings the wicked to ruin.” 。这句话对我们是极大的提醒:一个真正的义人必能思索看清恶人的结局,而不至于心怀不平,正如诗73中所说的,“等我进了神的圣所,思想他们的结局。你实在把他们安在滑地,使他们掉在沉沦之中”(17-18节)。恶人作义人的赎价(18节):箴11:8中说,“义人得脱离患难,有恶人来代替他。”赛43:3中说,“因为我是耶和华你的神,是以色列的圣者你的救主;我已经使埃及作你的赎价,使古实和西巴代替你。”由此可以看出“赎价”与“代替”是同义词,亦正如赛43:4中所说的,“因我看你为宝为尊,又因我爱你,所以我使人代替你,使列邦人替换你的生命。”18节的后半节亦是如此,“奸诈人代替正直人”。恶人的祭物不被接纳(27节):箴15:8中说,“恶人献祭为耶和华所憎恶”。神在先知书中说,“我喜爱良善,不喜爱祭祀;喜爱认识神,胜于燔祭”(何6:6)。恶人的祭物之所以恶,乃在乎他是存恶意献的。人看外表,在乎是否有献,以及献的多少;神看内心;在乎人是否对以及用怎样的心来献。 
3,本章从哪些角度来讲财富的事?丰裕要通过殷勤的筹划而得(5节);也要学会施舍而不吝惜(26节)。因此关于财富正面的教导有:殷勤并施舍,即多多的赚,多多地给。有许多方面的原因会导致人的穷乏:行事急躁(5节),不经过仔细的筹划,而急于求成者;用诡诈之舌求财的,所得的财乃是吹来吹去的浮云(6节);爱宴乐(17节):只会消费,却不知生产。这种人既使有钱也会变成贫乏;好酒爱膏油(17节):好吃懒做(因人抹了膏油就不便干活),这等人连富足都不能。宴乐、酒和膏油本身并不是坏事,但人若是“好”或“爱”这些东西,则就出了问题。随得来随吞下(20节):智慧人与愚昧人的区别在于是否为将来打算。智慧人晓得积蓄宝物与膏油,知道珍惜;但愚昧人却随便浪费,以致一无所存。懒惰(25节):25-26两节当连在一起:新译本为“懒惰人的愿望害死自己,因为他的手不肯工作。他终日贪得无厌,但义人施予毫不吝啬。”懒惰人眼高手低,没法实在地过日子。他终日想为自己捞点东西,而义人正相反,却是慷慨地施予。人对财物的走向-为自己或是为别人,便决定了他是义的或是恶的。你我是只知为自己积财的人呢?或是作一个施予毫不吝啬的人?
4,本章如何形容“争吵的妇人(9、19)?箴19:13中说,“妻子的争吵,如雨连连滴漏”。比喻妻子的唠叨持续不停,令人难以忍受。9节中的“房顶的角上”为“a corner of the housetop”。在这里会受日晒雨淋。但住在这狭窄的房顶角上,也比住在宽阔却有争吵的妇人的屋里强。自然界的暴风雨比屋里的风雨更好对付。这一节的侧重点在乎对比宽阔的房屋和房顶的角上,是大与小的区别。19节用住在旷野来对比,这是一种孤单、困苦、流离的生活居所,是闹与静的区别。这两句特别是对妻子们的提醒:千万不要喋喋不休、唠叨个没完没了。 
5,本章如何描述亵慢人(11、24)?24节是给亵慢人下的定义:心骄气傲的人。这等人心中无神,目中无人。他行事都出于骄傲,表现出狂妄。他不听责备(13:1),反恨那责备他的人(9:8);甚至遭鞭打,他也没有反应。我们是亵慢人吗?为何要白白遭打呢?我们个人的生活、家庭的境遇已遭如此大的难处,为何还不归向神呢?若是心里谦卑,承认自己无知,便可得智慧(11节)。一个智慧人只要略受训诲便得知识,何不寻求智慧的道呢?
6, 读14-16节,当注意什么?14节是陈述性的,描绘一种观察到的现象,并不是表示赞同。结合15节,可以看出神真正看重的乃是秉公行义,因为唯有这样,可以“使义人喜乐,使作孽的人败坏”。16节实际上是对14节作法的一个警告:一个用不正当的手段来行事的人是迷离通达道路的人,他必住在阴魂的会中-以死亡为结局。 
7, 其他:13节:神做事的律是一致的。“无论何事,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太7:12)。若是你现今塞耳不听穷人的哀求,你将来呼吁神也不蒙应允。

21节:人找什么,就得什么。体会“生命、公义和尊荣”的次序:先要有真正的生命,而后行正确的事,最后才能得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