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二1】「我心里说:来吧!我以喜乐试试你,你好享福。谁知,这也是虚空。」
在此,「说」表明决定(参七23)。传道者自称的方式与埃及「对生命厌倦的人」一文类似(「我对自己的心说……」)156。
「来罢」是「有煽动的意味」(金司博从民廿二6;士十九11引证说明)。
「我以喜乐试试你」的翻译相当正确;希伯来文的拼法较为特殊,但在昆兰古卷中有类似的用法。传道者并没有全人投入来试验喜乐。
NEB 译为「我要冲入」显然将此处动词意为「我要将自己完全倾入」(从 na{sak,而非 MT 版本的 na{sa{h),但这里较不可能加此解。——《丁道尔圣经注释》
【享乐和财富,都是虚空(二1~11)】所罗门王享尽人间一切的福乐,我们没有一人能及他,但他仍说:「后来我察看我手所经营的一切事,和我劳碌所成的功,谁知都是虚空,都是捕风,在日光之下毫无益处。」(传二11),即使他有许多食物,但胃只能容纳有限的食物;他的一双眼所看有限,作为一个过来人的他,说的话是具有份量的。
几年前,互爱团契曾作过一项调查,从数据显示,指出香港青少年深受享乐主义所影响。他们响往名牌运动鞋,名厂服装──为要得到这些享受,以致有些少女甚至不惜出卖肉体,赚取金钱,以求享受。如今这种享乐主义的风气,便吹到教会青少年人的圈子里了。所以数年前在洛桑的世界福音会议中,有见及此,就提出了有实行简朴生活的必要。今天香港的教会实在有此需要,应该好好地教导信徒实行简朴的生活。不久之前在美国有个亿万的富翁,竟然因营养不足致死,这真是天下的大笑话。其实他是害怕别人在他的食物中下毒,所以甚么都不敢食,因饿而致死。虽然他有许多财富,但却不能享用。俗语说:「富贵如浮云。」岂不正对吗?许多有钱的人,因为战乱或政治因素,要沦落异乡,因此财富也是虚空的。——刘承业《从虚空到有意义的人生──传道书的研究》
【传二2】「我指嬉笑说:这是狂妄;论喜乐说:有何功效呢?」
「嬉笑」(s*#h]o^q)和「喜乐」(s*imh]a^)。前者是外在的快乐,指戏耍(箴十23),筵席(传十19)等的「好玩」,或是像耶利米所遭的「戏弄」(耶廿7)。——《丁道尔圣经注释》
【传二3】「我心里察究,如何用酒使我肉体舒畅,我心却仍以智慧引导我;又如何持住愚昧,等我看明世人,在天下一生当行何事为美。」
传道者现在进入细节。他的研究态度是持续的(等我看明),限定在一个范围内(在天下),且审慎而严谨(因他的心「仍以智慧引导」他)157。最后一个子句,「等我看明……」可能是指最近的一个词组「持住愚昧」,而非属较远的「我察究……用酒使肉体舒畅」。——《丁道尔圣经注释》
【传二4】「我为自己动大工程,建造房屋,栽种葡萄园;」
在「我为自己动大工程」这句概述的话之后,接着便描述细节。「房屋」使人想起所罗门建筑的成就(王上七,九1,十21;代下八3~6)。在此并未提到「耶和华的殿」,因为目前完全是探讨「日光之下」的观点;尽管此处没有提及,但下文中有讨论到「耶和华的殿宇」(五1~7)。「葡萄园」,雅歌曾提到(一14,八11),是归于所罗门的;其他的可能是大卫王传给他的(参代上廿七27)。4~8中六次重复「为我自己」,显露出他内在的动机。——《丁道尔圣经注释》
【传二5】「修造园囿,在其中栽种各样果木树;」
奢华的「园囿」可分为「garden」与「park」。前者为古代近东皇室和贵族的特色;从埃及,米所波大米和乌加列都可证实。从旧约现有的资料中可看出它们的特色为:精选的植物(歌五1,六2、11),可能包含一幢避暑夏宫(王下九27),并筑围墙以确保隐私(歌四12)。「park」(parade{si^m,可能借自波斯语),出现在尼二8,指一个君王的园地,大到足以供应兴建耶路撒冷围墙所需用的木材。岑诺夫(Xenophon)用它的希腊文语形(Paradeisos),形容波斯王公贵族的花园158。——《丁道尔圣经注释》
【传二6】「挖造水池,用以浇灌嫩小的树木。」
提到「水池」,令人想起1868年所发现的摩押石碑(主前九世纪),其上记载摩押王米沙(Mesha~)的丰功伟业:「我建造了夸吼(Qarhoh)的……大门……楼塔……君王的皇宫……贮水池」159。在约西亚王的时候,耶路撒冷的王池(尼二14)被认为是所罗门造的160。「嫩小的树林」与5节无关(RSV 中以定冠词作区分),而是指另外一项奢靡;树可用来建筑、造船、作乐器并遮荫,其价值在旧约中常提及161。——《丁道尔圣经注释》
【传二7】「我买了仆婢,也有生在家中的仆婢;又有许多牛群羊群,胜过以前在耶路撒冷众人所有的。」
这里提到两种形态的「仆婢」,视为财富的一项:买来的仆婢和仆婢所生下来的小孩。「牛羊」的译文,比「大牛小牛」(AV 译)好,使人想起所罗门家中每日的食物(王上四22以下)162。——《丁道尔圣经注释》
【传二8】「我又为自己积蓄金银和君王的财宝,并各省的财宝;又得唱歌的男女和世人所喜爱的物,并许多的妃嫔。」
「金」使人想起所罗门的财富(参王上十14~25);「银」较不受重视(王上十21),「多如石头」(代下九27)。「财宝」是他个人的财产(参代上廿九3)163,并使人想起所罗门闻名世界的财富164。
「许多的妃嫔」,译法尚无定论,它是一个字的单数(s%idda^)和复数(s%iddo^t),对其意义看法不同:(i)斟酒的人(七十士译本,Peshitta),(ii)高脚杯,饮酒的器皿(Aquila,Vulgate,Targum),(iii)乐器(Kimchi,Luther,AV),(iv)箱匣(JB,根据圣经后的希伯来文),或(v)情妇、爱人、妃嫔(RSV,NIV,Ibn,Ezra 及多数的最新注释书)165。——《丁道尔圣经注释》
【传二9】「这样,我就日见昌盛,胜过以前在耶路撒冷的众人。我的智慧仍然存留。」
这幅图画进展到所罗门所获得的荣华富贵。「我就日见昌盛」是指他的财富(参王上十23)。「我……胜过」或译「增加」(希伯来文版),是重复上一节的字汇。地一方面加增智慧(一16、18),一方面加增财富(参代下九22)。再一次(二3)我们得到保证,他的「智慧仍然存留」。这里不一定是指所罗门早期的生活(刘普德),更可能是指「智慧」这一辞的含义之广,甚至包括法老的巧计(出一10),約拿达的狡诈(撒下十三3),或亚述王的高傲自满(赛十12以下)。——《丁道尔圣经注释》
【传二10】「凡我眼所求的,我没有留下不给他的;我心所乐的,我没有禁止不享受的;因我的心为我一切所劳碌的快乐,这就是我从劳碌中所得的份。」
「眼」和「心」指他内在与外在的快乐。凡是能赏心悦目的事,与内在的满足都丝毫不予保留。大部份的英译本将本节后半部解释为:「因我的心找到了快乐」。但最好译为强烈的声明:「我的心的确找到了快乐」。(亚达斯、赫兹柏、劳哈、莱斯赞同此译法)。NIV 表现出这种口气。但本节仍以灰黯的语气结束。在行动中的确会有满足感,但大功告成之后,快乐便开始消褪了。——《丁道尔圣经注释》
【传二11】「后来,我察看我手所经营的一切事和我劳碌所成的功,谁知都是虚空,都是捕风,在日光之下毫无益处。」
现在,他来到「夜晚过后的清晨」。「我察看」字面意义是「我面对」。这动词是指「注视着某人的眼睛」(伯六28,或(如同此处)「面对事实」,「集中全副注意力」。传道者不能满足于蛮不在乎,得过且过的情形,他非要辨明事情的原委不可。他的「手」,表示亲自参与行动,令他愉快地忙碌着。「劳碌」虽曾令他筋疲力竭,却也乐在其中。但回顾之下,前面对于智慧的判决(一17~18),现在也照样临到喜乐。——《丁道尔圣经注释》
【传二12】「我转念观看智慧、狂妄和愚昧。在王以后而来的人还能作什么呢?也不过行早先所行的就是了。」
这一节曾令注释家们不解。它的本文常被修改(如巴顿、哥笛斯、赫兹柏等人,各人都以不同方式处理)。还有人将其子句颠倒,使12节下半成为11节的末尾(GNB 和几位十九世纪的德国注释家们取此观点),或者武断地将12节下半移到18节(见 NEB)或19节(劳哈)之后。一般英译本插入「do」一字,(曲解了希伯来文),并将12节下半视为上半节问题的答案。——《丁道尔圣经注释》
【传二13】「我便看出智慧胜过愚昧,如同光明胜过黑暗。」
这个问题得到了双重答案。第一,「智能」是有价值的。在这一点上与传统的教义立场相同。传道者并非批判智慧一无是处,乃是指它不能成为人所依赖的终极资源。「传道书是一道最前线的防御工事,它不许智慧越过界线,到达自认可以掌握人生艺术的境界……。对神的敬畏永不允许人以他自己的『艺术导向』来操纵他手中的舵」172。因此,若将智慧的范围缩小,它就像指照亮路人的光明。这是一个很普通的比喻173。——《丁道尔圣经注释》
【传二14】「智慧人的眼目光明(“光明”原文作“在他头上”);愚昧人在黑暗里行。我却看明有一件事,这两等人都必遇见。」
传道者现在从领受智慧者的角度来思考。以智慧为神的礼物,它便是亮光;以智慧为人所拥有的,它便是人的见地。在这里第一次遇到的「愚昧人」(kesi^l),「其恶名是因胡言乱语,醉酒以及作恶的倾向而来」174,他以犯罪为「戏耍」(箴十23),对他自己所追逐之事的兴趣更甚于对智慧的兴趣(箴十八2)。他的特征也可从两个角度来看。他从神那儿得不到「亮光」,自己也不能「看」。他预表新约的罪人,爱黑暗(约三19),是暗昧的(弗五8)。——《丁道尔圣经注释》
【122 答应人的眼目光明何以是在他头上?传二14】
答:「智慧人的眼目光明,愚昧人在黑暗里行,我却看明有一件事,这两等人都必遇见。」中有小字「光明原文作在他头上」。如按愿意直译的话,就是「智慧人的眼在头上」,其意思是表示智慧人的眼在高处,好像一座瞭望台,可以居高临下,向四面八方观看,有高瞻远瞩、透视一切的眼光。至于愚昧的人,他的眼好像是在斗底下,不能发光,只有在黑暗中摸索行走,如同盲人骑瞎马,黑夜临深池,看不出前面的道路和方向,那是十分危险的。智慧如此胜过愚昧,如同光明胜过黑暗(13)但是智慧人和愚昧人,都必有同样的遭遇--同归死亡(15-17)。―― 李道生《旧约圣经问题总解》
【智慧人与愚昧人的遭遇都是虚空(二14~16)】大家都会死亡,智慧的人不一定长寿,智慧与长寿无关,那么智慧的人,比愚昧的人又强得多少呢?我以前遇见过一个可怜的妈妈,他有一儿子,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得到博士学位,翌日便要举行毕业典礼,可是却在前一天的晚上因驾车失事而身亡。可见有学问的人也一样会死亡。前两晚在培灵会举行之工作人员联祷会中,聚餐时有位前辈讲到一段新闻,他说:有一个在内地很出名的眼科医生,来到香港后,却要在酒楼做售点心员;这个人身份的急剧转变,大家听了也为之心酸。故此有智慧的人,遭遇不一定会比别人好。美籍犹太裔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他发明相对论,临终时却说:「我感觉自己是一个被捆绑的人,看了真实的一眼,它飞跑了;但愿我能脱离渺小知识的束缚,然后才能认识广阔的宇宙。」他是学术方面的巨人,但仍然感觉自己的知识渺小;因此所罗门王这说法,我们也应该认同。智能和知识都是好的,但须要服在神掌管之下,否则也都是虚空。——刘承业《从虚空到有意义的人生──传道书的研究》
【传二15】「我就心里说:愚昧人所遇见的,我也必遇见,我为何更有智慧呢?我心里说,这也是虚空。」
死亡既无可避免,寻求智慧便似乎没有意义,因为在死亡面前人人平等。传道者是在他追求智慧之后才发现这事,而非在这之前。从篱笆的另一端来看草,总是比较绿一点。「就」(译注:英文 Then,本句第一字)是指逻辑的推论:「若是如此」175。——《丁道尔圣经注释》
【传二16】「智慧人和愚昧人一样,永远无人纪念,因为日后都被忘记;可叹智慧人死亡,与愚昧人无异。」
前面对一般性历史的评论(一14),现在重复应用于人身上:人的记性太短,因此一切努力都没有价值(参九5)。箴言十7和诗篇一一二6是从信心的立场来看,与这儿恰成对比。「一样」是「完全相同」之意(参创十八23)。——《丁道尔圣经注释》
【传二17】「我所以恨恶生命,因为在日光之下所行的事,我都以为烦恼,都是虚空,都是捕风。」
从这里到23节,传道者乃是反刍自一2到目前所见的一切,思考其结果加何。他对「生命」的整体有兴趣(参二3,六12,八15)。但是到目前为止,生命的每一方面都显为可憎。如果死亡令智能终止,它的阴影亦覆在生命之上。「烦恼」是指「灾难」(加一3:创四七9:箴十五10)。「我都以为」也许是正确的译法(如德立兹和巴顿所强调),但希伯来的表达法可以指「临到我」,有时是表达加给人重担的事(参赛一14)176。——《丁道尔圣经注释》
【传二18】「我恨恶一切的劳碌,就是我在日光之下的劳碌,因为我得来的必留给我以后的人。」
恨恶生命之后是恨恶「劳碌」(与九9成对比,那里提到「你一生……的年日……(与)劳碌的事上」都可享受所得的分)。在传道书中「劳碌」有几种意义;有时它是指人在生命问题上的挣扎(一13),有时(如在此处)是指人每日的责任。所得来的既然必须留下,劳碌又有什么意义呢?传道者在这里并没有否认来世,也没有予以肯定;他所关心的是,世界既伏在虚空之下,智慧又有何帮助。「留」是指「遗赠」的意思(JB)177。——《丁道尔圣经注释》
【传二19】「那人是智慧,是愚昧,谁能知道?他竟要管理我劳碌所得的,就是我在日光之下用智慧所得的。这也是虚空。」
子孙可能会毁坏先祖的功业。继承人并不保证仍会继续成功。这里大概没有直接引涉到罗波安之意(王上十一4~十二24),但他的例子正可说明这一点。——《丁道尔圣经注释》
【传二20】「故此,我转想我在日光之下所劳碌的一切工作,心便绝望。」
对生命价值的一切期望都被吞噬了。智慧(一12~18)和喜乐(二1~11)都已失败。智慧有其终点(二12~15),人类的努力也不被记念(二16),不能保有(二18)或传承(二19),唯一的结论是:一切都毫无益处。结果便是绝望的深渊。他「允许(自己的),「绝望」(如希伯来动词可以如此翻译)178。这是旧约最感动人心的句子之一。新约的「在主里不是徒然的」则正成反论(林前十五58)。——《丁道尔圣经注释》
【传二21】「因为有人用智能、知识、灵巧所劳碌得来的,却要留给未曾劳碌的人为份。这也是虚空,也是大患。」
此处说,所有努力的结果甚至比徒劳更糟!先祖劳碌,而让另一人不劳而获,几乎是不公义的事。人虽然拥有「智慧」(实际知道如何去做),「知识」(消息),「灵巧」(专门技术,较 AV 所译的「公正」为佳),却缺乏一样能闪避死亡或保证永存的东西。「灵巧」(kisro^n),是由实际上知道如何去作而得的成功(参四4),有时译为「利益」、「收获」、「成功」。——《丁道尔圣经注释》
【传二22】「人在日光之下劳碌累心,在他一切的劳碌上得着什么呢」
传道者开始将一2以来的整个讨论作收场。实际的「劳碌」和感情──智识的挣扎(「累心」),同样被证为无用。——《丁道尔圣经注释》
【传二23】「因为他日日忧虑,他的劳苦成为愁烦,连夜间心也不安。这也是虚空。」
「日日」这类词组在本卷书中不断重复出现(参二3,五17~18,六3、12,八15,九9,十一9,十二1),显出传道者所关心的不是细节的问题,而是整个人生观。希伯来文开头的话可译为「他所有的日子都是忧虑,他的工作乃是愁烦」(参 RSV);或译为「他所有日子及他的工作,都是忧虑和愁烦」(参 NIV),二者相差无几。
「忧虑」和「愁烦」两个名词复述了一18的结论。两者皆可指心灵和肉体的痛苦。这里是指前者,但失眠的夜晚则是对身体的副作用,因为「日光之下」世界观所产生的不安,甚至在「夜间」亦流露出来。五12却带出不同的景观;在新约中,我们发现弥赛亚能在暴风雨中安然睡觉(可四38),并且也能使他的门徒照样作(徒十二6)。——《丁道尔圣经注释》
【传二24】「人莫强如吃喝,且在劳碌中享福,我看这也是出于 神的手。」
当传道者以新的观点来看,第一个体认便是:生命是可以享受的:「人莫强如吃喝,并在劳碌中享福。」179传道书中有四句谚语采用「莫强如」的形式(二24,三12、22,八15)。每一句都是「强烈的肯定句」180,强调最幸福的生活莫过于踏定神为人所预备最完善的目的。吃喝表示满足181。——《丁道尔圣经注释》
【传二25】「论到吃用、享福,谁能胜过我呢?」
这种生活乃是神的恩赐。「日光之下」的生活导入绝望;而现在的真理与其相反,且很平衡:论到吃用享福,谁能没有他呢?(译注:本句与和合本译法不同。)「吃」是用来表示富裕的生活183。这个翻译包含两个释经的判断。后一个动词(hu^s%)可能是指(i)享受184,(ii)忧虑,挂心185,(iii)自我约束186,(vi)吃,狼吞虎咽187;——《丁道尔圣经注释》
【传二26】「 神喜悦谁,就给谁智能、知识和喜乐,惟有罪人, 神使他劳苦,叫他将所收聚的、所堆积的归给 神所喜悦的人。这也是虚空,也是捕风。」
【毫无益处(二4~17)】
一、为己而活
二、只求物质与享受(10)
三、日光之下的眼光(12~17)
四、心中绝望(18~26)
——《新旧约辅读》
【体验人生的虚空(二14~26)】
一、消极的体会
1、智慧人与愚昧人的遭遇都是虚空(14~16)
2、享乐和财富,都是虚空(1~11)
3、劳碌也属虚空(18~23)
二、积极的体会(24~26)
1、信靠神
2、顺服神
——刘承业《从虚空到有意义的人生──传道书的研究》
【传道书二章】
一、追求逸乐?(1~11)
二、香膏中的苍蝇(12~23)
1、不论你是智慧或愚昧,终必使你分受同一命运(15~17)
2、还有另一件使人心痛的错误(18~23)
三、与人生达成协议(24~26)
——《每日研经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