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太十三全章
马太福音第十三章,深受那些留意耶稣教训之读经者的重视。在这一章圣经中,我们看见天国在这世代进展的情形。因此不论如何读法,若要得着真实的价值,必须对这段经文的范围与方法仔细地妥加分辨。
这一章是耶稣一系列的讲论,并不是马太将不同时期中,救主的教训收集汇编,依先后秩序记载下来的。亚尔佛得(DeanAfford)论到这一点时,给了我们简明却很充分的理由,我支持这个观点。他说,
这一章里面的七个比喻,不能将他们看作是福音 会作者、马太,基于他们在天因和他的发展这题目上相互的关联,而将他们收集在一起的。因为第五十三节明明告诉我们,这些比喻是主在同一时候,同一场合说的,他们的内在与深切涵义,使包们形成了一个完 整而灿烂的体系。
王正在接近他宣传工作中的那个大危机,他必须以他服事工作的果效和他们对他的看法,向他的门徒提出挑战。在这个前题之下,他讲了这许多比喻,这些大多可以说明他传道的经验,也可以说明门徒们未来的传道事工。
现在我们先简单的,察看一组可以作为我们目前研读的基础之经文。
第一至第三节上半。我们看见王,从曾与门徒一同吃筵席的屋中出来,在海边坐下教训众人。有许多人到他那里聚集,「他用比喻对他们讲许多道理。」
第十至十六节。在讲论的过程中,他说过第一个比喻之后,他的门徒前来问他说,「对众人讲话,为什么用比喻呢?」接着是他对他们的回答,我们从其中看见他解释了他所用的方法。
第三十四和三十五节。在结束记载对众人所用的比喻时,马太很慎重的宣告,他是采用比喻的方法对众人说话,他又宣布他如此作的原因。
第五十三节。这一节应当和头三节一起读,他说到这段讲论的范围。
门徒问主说,「对众人讲话,为什么用比喻呢?」这也是我们开始研读这讲论时,心中会发出的问题。我们若留意,他们提出这问题的时间和环境,也许更能明白主回答的意思。很明显地,那时耶稣在传道的工作上,正开始一个崭新的方法。原先他也会用过比喻的方法教训人,只是从这时起,用得更彻底。门徒们觉察出这个转变,因而向他提出这个问题。
也许我们会发现,他们的问题重心在强调「对众人」这几个字,因为在回答时,耶稣立时说,「因为天国的奥秘,只叫你们知道,不叫他们知道。」倘若门徒心中存着这种众人与他们之间有所对比的观念,而耶稣的回答中,也真的有这种对比存在的话,那么我们仍应记住,当他结束这讲论前,他也同样用比喻对门徒说话。我特别住意这一点,好使我们能立刻领会,不论他用比喻对众人讲话的原因何在,当时在某些程度上,那也是他用比喻对自己的门徒讲话的原因。
我们无需对这方法的意义加以揣测,王自己回答了他们的问题,我们必须接受他对他所采用之方法的解释。然而也需要特别谨慎留意,免得全然误解他的意思。在此我特别提出警告,因为我相信他往往被人曲解,因而失去了其中最柔细的用意。
我们首先看「比喻」这一个词的意义。按字面看,他是将事物并立,含有比较和对照的意思。一件事物,若被置于另一件事物之旁,用意在藉他解释另一件事物,这就是比喻的意思。我们想起那古老简单的定义--「比喻是以属地的故事,说明属天的意义。」那就是将一些地上习见熟悉的事,放在天上奥秘之事的旁边,用我们对于习见之事的了解,来认识天上的奥秘。这方法是以一些熟悉的,物质的事,来解释另一些奇特的与属灵的事。
在耶稣的教训中,他总是以看得见的事为喻,来启示并解释看不见的事。将本章略略看过,就能看出,王如何用当时听他教训之众人的经验中,最平常的事作比喻,以达到这个目的。倘若今日,主在我们所生活的城市教训我们,我相信他不会用当日他曾用过的任何一个比喻,他必定会引城市生活中最常见的事,作为他的例证。本章中所有的比喻,全是实地观察所得,或是听他教训之人生活中共同的经验。很可能就在那时,远处正有人撒种。麦田中杂有稗子,是他们从童年时就耳熟能详的事。我们虽对芥菜种长成大树的事所知不多,但这事对他们却是熟悉平常的。那妇人将面酵藏在三斗面中的事,在他们家中几乎日日可见。地上发现宝藏虽不常见,但也并非罕闻;买卖人寻找贵重的珍珠,也是如此。最后的渔人从海里拉上网来,和家主从他的库中取出物品,大约是听众最熟悉的事了。
在用比喻的时候,必须强调他相似之处和相异之处所具有的教训。必须先认出相异之处,才能强调相似的原则。倘若忘记了相异之处的教训,在解释比喻上,就难免陷入离奇的谬误中。
很自然的,有一个问题会提出来:为何耶稣用比喻教训人?他的用意何在?让我先根据已经看过的事实,简单的回答。用比喻的目的,是要藉着例证来启示。使用这个方法,总是为着帮助人明白,绝不是阻挡人明白。对于王为何用比喻教训人,有一种观点非常离奇和恶毒,我认为应当谨防。我所说的这一种观点,就是认为他所以采用比喻教训人,是因为他已在怒中弃绝他们,所以才用比喻将真理隐藏起来,使他们无从看见。我坚决反对这一种观点。基督从未用过这种诡谲残忍的方法。他从未在表面上假作教训人,事实上却定意将真理向人隐藏。对他作这种指控,无异在指控他的虚伪。比喻是一项报导的工具,是一个帮助,不是障碍与迷阵。他将真理蒙上一层罩子,并不是为了让人捉摸不清,乃是使人无法逃避真理。这就像小孩子持一块黑的玻璃,置于他的眼前,似乎他是挡住了阳光,但若无这简单的装置,他根本不能正视太阳。同样原理,真光射出时会使眼睛盲瞎,惟有将他遮掩,人方有机会端详。
实在说来,这个问题无需我们去揣测,只要留心听王对门徒的回答即可。但让我们不停在他一部分的回答上,要留意他全部的回答。门徒问说,「对来人讲话,为什么用比喻呢?」他回答说,「因为天园的奥秘,只叫你们知道,不叫他们知道。」倘若耶稣的回答到此为止,那么我会作出我素来认为是错误的那种结论。我会认为:由于他不要让众人知道天国的奥秘,所以不得不用比喻对他们讲话。但是如果我做了这样的结论,我会感到痛苦难安。他受差来到地上,既是为使人明白真理,这是他全部工作的目的,为何他在用这方法时,却另有居心,想防止众人懂得,这岂不正违背他最初的目的?
我们继续留心听他接下去讲的那段话的意义,就会变得明朗。「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凡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要十分仔细,留意这里的对比,答案就在这里。「天国的奥秘只叫你们知道,不叫他们知道。」紧随着的是解释,因为「凡有的,还要加给他」。他藉此宣告说,天国的奥秘,是赐给他门徒的。为何将这知识赐给他们呢?照着耶稣的解释,这是因为他们已经拥有必需的根基。记住这一点,往下就是主说的对比。「凡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耶稣明说,天国的奥秘不是给这些人的。他们为何没有这个福分呢?照着主自己的解释,因为他们缺了门徒们所拥有的;门徒拥有这些,才有接受天国奥秘的能力。为此之故,那些人无法明白这些奥秘,连他们原有的一点知识,也有失去的危险。
那么,耶稣的门徒拥有什么,是这些人所缺少的呢?为了要回答这个问题,让我们换一个方式来看。耶稣的门徒,和围绕着他的众人以及官长们之间,主要的分别何在?岂不是在于门徒们已经接受耶稣是王?正是这个接受的行动,和他们对他的态度,使他们能够接受他国度的奥秘。
而众人呢?虽然听过他许多道,但仍弃绝他,因此他无法将天国的奥秘赐给他们,他们也无法领受。对那些尊他为王的人来说,他是属于他们的,天国中的一切法则,一切福分,他们都能欣赏,都能拥有。其余的众人,他们拒绝向他效忠,因此既不能看见天国,更无从进入。
如果从更远一点来看,我们可以这样说,所有这些曾听见耶稣讲道,并看见他行异能的众人,他们生来就受犹太教的薰陶,对神的事,有某些初步的知识。如今在他们面前的这一位,他的来临,正是他们手中圣经信息的应验。他们之中有人接受了他,其余的人将他弃绝。他将天国的奥秘,赐给接受他的人。而那些弃绝他的人,天国的奥秘无法给他们,连他们早年从虔诚礼仪中得来,有实在价值的那一部分,也将失落无余。正是对着这一班因为不愿向下效忠,以致在天国的奥秘上无分无关的人,耶稣采用了比喻的方法。他以图示的方式,来吸引他们明白真理。
我们再往下看他的话,「所以我用比喻对他们讲,是因他们看也看不见,听也听不见,也不明白。在他们身上,正应了以赛亚的预言,说:『你们听是要听见,却不明白;看是要看见,却不晓得。』」
基督宣告说,天国的奥秘不叫他们知道,正是应验了先知以赛亚的预言。他们就是那一班百姓,虽然听见,却不明白;虽然看见,却不晓得,无从领会。他们的耳聋眼睛,当怪谁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应继续读基督引用先知的话。「因为这百姓油蒙了心,耳朵发沉,眼睛闭着;恐怕眼睛看见,耳朵听见,心里明白,回转过来我就医治他们。」
这段话将问题的中心展露在我们眼前。基督实际上在宣告,这班人没有看见门徒所看见的。他们虽然看了,却无所见;虽然听见了声音,却无所闻。是什么缘故,使他们落到这般境地?是因他们闭上了眼睛,恐怕看见;塞住了耳朵,恐怕听见。他们既将王弃绝,就失去了开启天国奥秘之钥。
就是因着他们不顺从,心中顽梗迟钝,他才改用比喻对他们说话。这个方法更能藉着耶稣基督,将神心中那无限的怜悯启示出来。
我们都知道,教授法高明的老师,能够以故事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在此我们看见那位伟大的教师,以比喻来教训人,目的不是要他们看不见,听不明白,感觉不到。相反的,他的目的正是要促使他们愿意看见,愿意明白,愿意去体会。不久我们就要看见,耶稣对门徒也不得不用比喻的方法,原因和前者完全一样。他们尚未完全明白所看见的,因为他们还没有彻底向王降服。所以他只得用比喻来向他们说明。
比喻是那位无限慈爱的神所用的方法。这方法是出于他的恩典,因为惟有这样,才能应付短视的人之需要。而最后他都会以更多直接的教导,来解释并且扩大比喻中所向我们暗示的一切教训。
现在我们首先来查孜这段讲论的大纲。王已经开启了一个新的世代,这段讲论谈到的是,他自己对他的国度在这世代历史中的观点。
神国的基本理想,和他最终的实现,是远超过任何比喻所启示的情形。在人类的历史上,神的国曾有不同方面的显出,在我们生活的这个特殊世代以后,神的国将彰显得更完全,更荣耀,远超过我们的眼所曾见。在这些比喻中,王只论到神的国在这个世代中的彰显和进展的方法。
头一个比喻并未直接说到他与天国的关系。他只论到撒种这开端的工作。紧接着耶稣讲了一系列其他的比喻,都论到那个世代的工作。除了头尾两个比喻之外,我们可以从王对每一个比喻所用的引言,看出这些比喻在应用上,都限于他所开创的那个世代。第二个比喻,就是撒稗子的比喻,前面有引言,「天国好像……」,其余的比喻也都有「天国好像」这样的引介。这两个引介的词,原文含义不同。头一个「天国好像……」,意思是「天国变成像……」,指天国在以后来临的世代中,不同的表现。其余的天国好像」,意思只是指天国在当时那个
世代的表现。
我们可以从接下去的讲论中清楚看到这些比喻在应用上只限于当时。耶稣曾两次提到「世界的末了」(39、40节)。在英文修正译本中,这两次「世界的末了」,都有旁注:「日子满足的时候」,这样的翻译更符合原文。因此天国的光景乃是从耶稣讲话当时,到日子满足的时候之间的光景--并不是指凡有形质的都要销化的世界末了之时,乃是指从主第一次降临开始,到他第二次降临之间的那一整段时期。
综览主这一系列的讲论,可以把他分成三个主要的段落。第一段(1-35节),「耶稣从房子里出来J,他对众人讲了四个比喻。第二段(36一50节),耶稣「离开众人,进了房子」,是对门徒所讲的比喻,性质上与对众人所讲的不同。第三段(51-53节),耶稣对门徒讲到他们在这世代中的责任。
王自己曾对其中的两个比喻加以解释,而两次解释都是对门徒作的。
第一个解释,是关乎那撒种的比喻,可能是当着众人的解释。第二个解释,是关于那稗子的比喻,是私下对他的门徒解释的。
在准备更深入的研讨这些比喻之前,必须先提一些解释比喻时不可忽略的准则,这是十分重要的。我先将他们提出,以后再稍加细看。
第一、解释应求简洁,要记住每一个比喻的用意。越简单的解释,往往越真实。
第二、诠释比喻的事例时,要有节制,不可逾越王所立下的界限。
第三、解释象徵性的词汇时,不但在同一个比喻内要前后一致,并且要和圣经中一般的用法一致,除非另外有特别的声明。
关于头一个准则,我们在研读耶稣所说的比喻时,就像研读他所行的神迹一样,很可能会探索他们隐藏在后面的更深的含意。我不否认他们诚然包括着许多深意,因为耶稣所说的最简单的事,就蕴涵了永恒的真理,并且在应用上可以十分广泛。但是在我们现在的研讨中,我认为还应该考虑当时聆听他话的众人。因为他说话并不是要将属灵的真理藏起来,乃是要将他启示出来,所以我们可以认定,那至高的意义,也有最简单的道理。
至于第二个准则,我们必须记住,倘若我们以为某一个个别的比喻,包括了一切神国的建立和制度,那么我们就错过了这段讲论的实在价值。我们应该从开始就认清,他们不过是一个时代的写照,那时代并不是最终的时代。
对于第三个准则,我愿意特别强调他的重要性。就是在这一切比喻中,所用的象徵性词汇应该前后一贯,完全一致。这说明耶稣在使用象徵性事物时的慎重和一致。我个人相信这原则不只见于耶稣的教训,也见于全本圣经。他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些比喻中,初看耶稣所用的某些象徵,似乎有不同的意义,然而事实上,他们有同样的价值和用意。我们读到的表号有:撒种的、种子、飞鸟、土、日头、荆棘、果子、仇敌、收割的人或仆人、收割、一棵树、面酵、三斗面、一个妇人、宝贝、一个人、一个买卖人、一颗珠子、一个网、海边、鱼;其中虽然有些在不同的比喻中曾重复出现,但我们若继续研读的话,就会看见,他们的意义从末改变。每一个象徵,无论他在那一个比喻中出现,都代表了一定的意义。
撒种的人曾分别在撒种的比喻、稗子的比喻、和芥菜种的比喻中出现。我们看到他们特有的解释时,就会发现,在每一个比喻中,撒种的人所指的都同样是那一位人子。
再说在上述的比喻中,我们看见所撒的种,除了那坏种--说明是稗子,与好种有区别之外,所有的种子在意义上都是一样的。
撒种的比喻和芥菜种的比喻中,都有飞鸟。我们若把第一个比喻中的飞鸟看作象徵恶者,而把芥菜种比喻中的飞鸟看作象徵善良,那样就错了。在两个比喻中,飞鸟都是邪恶的象徵。
再者,撒种的比喻、稗子的比喻、芥菜种的比喻、和宝藏的比喻都提到田地。他只有一个意义,主自己说明了,「田地就是世界。」
撒种的比喻和稗子的比喻中都提到结实,这必须照着所撒的种的意义来解释。
稗子的比喻和撒网的比喻中,都有收割的人或仆人,他们都代表在世界末了时,遵王的命令行事的天使。
稗子的比喻和撒网的比喻中,都提到收获的事,他们同是指世界的末了。
最后,有一些例证在主的讲论中并未重复出现,但却在圣经中其他部分出现过。就像这里所提到的荆棘,和任何地方提到荆棘时一样,他总是象徵恶。这里所提到的树,一向是用来指遍布全世界的庞大权势,像圣经中任何提到酵的地方一样。这里所提到的面酵,是一种邪恶。要留意主所说的面是三斗面,这和选民献的素祭是一样的。有一个比喻提到宝贝,他必须和寻珠子的比喻联在一起解释。因此我认为,要明白耶稣那些伟大的比喻,必须认识他在使用象徵物或词汇时,那完美的一致性。
现在我们转过来,对主要的段落,特别是那些比喻,和其中所包含的教训,作一个综览。开头一组的四个比喻(先说一个,接着三个),主要是对众人说的,从人的观点来启示天国。第二组的四个比喻(先三后一),是专对门徒说的,从属天的观点来启示天国。因此头四个比喻,是对众人说到天国的外在事实;接着的四个比喻,是对门徒说到天国的内在奥秘。
以头四个比喻而言,我们看见他们具有某些相同的要素。每一个比喻中,主启示了一个事实,就是敌对的势力要不断和天国发生冲突,结果,天国的发展不是成功,反而是显然的失败。头一个比喻,说到出自田地的拦阻。第二个比喻,提到仇敌的反对,他在星夜将稗子撒在麦田里。第三个比喻说到一种世界历史的反发展,他为邪恶提供保护。末一个比喻,启示了一个外来的原则,将带来瓦解与毁灭。
因此,显然的这四个比喻并未给我们一幅美景,说到在这世代中,善将与日俱增,直到完全的地步;相反的,冲突是这世代的特徵,占优势的似乎是恶,而不是善。撒种的比喻启示了王的工作,他是来播种,为天国结果实。仇敌的工作就是试图阻挡天国结果实。仇敌藉着土地,伤害种子,以达到目的。在稗子的比喻中,我们看见了王的工作,也看见了仇敌在麦田里撒稗子的破坏工作。在芥菜种的比喻中,一粒小芥菜种竟长成一棵大树,这完全违反了定律。这里我们看到一种不自然的、畸形的发展,这发展并非原来所预期的,因此缺少真实的能力。我们已经说过,面酵的比喻所象徵的是腐化。
有一点非常重要,我们当记得,这些比喻为我们所描绘的,是天国在这个世界出现的光景,和他在现今这世代实现的程度。这就牵涉到现今的教会,因为他是实现天国的凭藉,也是衡量天国实现程度的凭藉。当时我们的主并不是在论天国最终的目的,和天国在未来世代中的光景。
王离开了海边的群众,将门徒招聚在房中,开始对他们讲比喻,这些比喻不是为着众人,而是针对他们的。在这些比喻中,他单单启示了一项关于王自己的作为。在此我们看见,每一比喻中,都有伟大而荣耀的成就,但其中仍有区别。首先是一个人在一块地里找到了宝贝,为得着那宝贝就买了那块地。那购地的不是背叛的臣民,乃是王自己;那藏在地里的宝贝,有他潜在的发展可能,因此必须把整块地买下来。接着的一个比喻包含着相同的意义,虽然许多解经家,许多诗人曲解了这个比喻。不过,这里的珍珠并不是用来代表基督的。虽然得着他乃是寻得至宝,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但这并不是这个比喻里的教训。我们得着他,是神赐给我们白白的恩典,但这个买卖人却是变卖了一切所有的,才买得这颗珍珠。最后,撒网在海里的比喻末提到下网的人。那是神自己的作为。在世界的末了,一切都要被聚拢召齐,那时,他就要分别义人和恶人,衡量各人的成就。
我们只不过粗枝大叶的看过这教训的大纲。此时最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对众人说的比喻,和对门徒说的比喻之间的对比。在对众人所说的比喻中,他所宣布的,是有关天国在这时代中的事实,那是早晚要显出来,成为有目共睹的事实。当他招聚门徒到身边时,他向他们指明里面的真理。虽然在已过的世纪中,似乎有许多失败,短缺,许多原本纯洁的都沾染了酵,然而在这么多的失败中,神正亲自在得着宝贝,在发掘他的明珠。
现在我们来到了最后一个比喻。这是很有兴趣的一件事,人习称马太第十三章有七个比喻,事实上这一章有八个比喻。其中的七个向我们启示有关天国的真理,第八个也像前面的七个同样美丽,同样重要,是论到知道天国真理之人的责任,当他说过七个比喻之后,他问门徒说,「这一切的话你们都明白了么?」他们的回答真是令人惊奇,「他们说,我们明白了。」我无法相信他们都明白了,他们不过看见了一点点,稍稍得了些许亮光,很可能只捉摸到主对众人的教训,与对他们私下讲论时那些教训的轮廓。然而王知道,不久随着圣灵的降临,他们要得着完全的亮光。他以无限的忍耐接受他们所回答的事实,然后开始向他们交待责任。
这样综览王教训的大纲,使我们明显看到一些目前具有迫切重要性的事物。我们若要在所处的世代中,为他的荣耀作最好的工作,就必须了解主自己对我们这世代的观点。倘若我们期望的事件,是他所未曾预期的,我们除了很快就会灰心失望之外,还能指望得着什么呢?从另一方面来说,我们若接受他的观点,并献身去实现他,我们就能忍受「整天劳苦受热」,
在他所指定的工作中忠心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