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太十九23-16
如果我们把第十九章第二十六节,第三十节中耶稣的话,和第二十章第十六节的话相联起来,就能看出这一部分的重点所在。「在人这是不能的;在神凡事都能。……然而有许多在前的将要在后,在后的将要在前……这样,那在后的将要在前,在前的将要在后了。」这几节能立刻从主的教训中,将他的推论显示出来。但是要融会贯通这一部分的意义,还得明白他和前面一段的关联。
在这一部分里面,我们看见王又从众人转而专注于教导他自己的门徒。这一段经文的开头是,「耶稣对门徒说。」那是紧接在那位青年官的事件之后。我们的主对他的门徒论到财富和神的国,这些话都是针对彼得的问题所作的回答。彼得由于那位青年官的来访,以及主对付青年官的方法而心生疑问。主的教训是从青年官那件事开始的,但已远远超越了那事,并且也远远超越了类似的事件。我们必须先记住两个前提:第一,他是在对他自己的门徒讲论;第二,他是因为所发生在那青年官身上的事,以及他对那人的态度而对他们讲话。有了这两个前提,我们才能明白主谈论财富时的态度,才能了解他所说的比喻。
所以我们可以分成两部分来研读。头一部分比较简短,却较重要,那就是基督对青年的官那件事的评论,和因此所引起的谈话。第二部分,基督解决了门徒的疑难之后,彼得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我们已经撇下所有的跟从你,将来我们要得什么呢?」然后是基督的回答。
我们先看基督对那青年官的评论,和从这评论所引出的谈话。除非我们十分谨慎地把握住主说话时的语气,我们很可能完全误解了基督对那青年官的评论。马太虽然未记详情,在另一卷福音书的记载中,却有一个非常有趣的说明,当耶稣向那个青年的官指明十诫是衡量道德的标准时,他回答说,夫子,这一切我从小都遵守了,「耶稣看着他,就爱他。」
现在这位心中充满爱的基督,转过来向着他自己的门徒说,「财主进天国是难的。」那是一句极严厉的话,但话中带着泪声,他的声音里也揉和了怜悯和爱。如果我们将这句话的字稍加改换,将无损于这节经文的本意--财主进天国是非常困难的。当他换一种说法重复说这件事时,仍然是用相同的语气,同样是带着一个惋惜、忧愁、和爱的灵:「我又告诉你们,骆驼穿进针的眼,比财主进神的国还容易呢。」
为何财主进天国很困难呢?在此我们也不可任意臆测。让我们回到王自己那奇妙的国度宣言--登山宝训。他开头的话已经将天国的门开启,告诉人如何进入他所描写的一切祝福中。 「虚心(灵里贫穷)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现在将耶稣那温柔怜惜的话,加在这基本的声明之上--财主进天国是难的。为什么呢?因为财富就是权势,而权势不会使人产生谦虚的心,相反地,他适足产生骄傲。要一个财主虚心,是一件非常难的事。虽然并非没有可能,但是非常困难。耶稣看着那个青年的官离去,他的心中充满了悲伤,因为他爱他。
财主进天国还不单单是难,事实上是不可能。「骆驼穿过针的眼,比财主进神的国,还容易呢。」主所说的「针的眼」,可能是指一个城市里那个最小的城门,骆驼通过时必须先卸下所驮的货物,弯着身子,方能进入。这是一个比喻,说明任何一个有财有势的人,都不可能靠自己的力量变得虚心,去学绝对降服的功课。
现在留意门徒的问题。耶稣以忧伤、痛惜的声调说完了这件事时,门徒们十分诧异,说,「这样谁能得救呢?」在这里我们若不谨慎留心,很容易将门徒们错怪了。最常见的一种解释是很肤浅的,他们认为门徒的意思是,若财主不能得救,还有谁能?门徒以为财多势大的人,因为他们的财富而比较容易进天国。这种解释会使人责怪门徒崇尚物质主义,却错过了他们真正该受罪责的原因。我们宁愿相信,当基督说这话的时候,门徒看清了他话中的深刻意义,也看出他要教他们,真正虚心(灵里贫穷)的人,是能脱离想要谋取自己利益之欲望的人,这样的人才能进天国。门徒实际上是问,我们若可能致富,则没有一个人会不愿意致富,既然这种想要致富的欲望和念头会拦阻我们进天国,那么到底谁能得救呢?这些门徒常常比我们更诚实。他们承认,若是可能,他们也会想要拥有青年官那样的财富;他们也认识到,耶稣基督所说难进天国的人并非单指某一个阶层的人一一他从不专对付某一阶层的人一一他乃是论到人的本性和危机的一个共同事实,所以他们说,这样谁能得救呢?
留意主所给的答覆,那是一个完整的回答,不是只答覆了问题的一部分。他们的问题是--若财主不能得救,那么谁能得救呢?从这些条件与要求看来,还有谁能得救?人还有什么得救的盼望?基督的答覆是针对着人的得救说的,不是单指财主的得救--「在人这是不能的。」没有一个人--无论是财主或穷人,自由的或是受压制的,能靠自己的意志,凭自己的
决心得救;然而「在神凡事都能。」
基督的这话,并不单单宣告说,财主不能靠人的权势得救,他并且宣告人必须靠着神才能得救。他已经从先前论财主的观点,转到论一切人的观点上。
这里要强调一个思想。我们的主不是说,「对人」这是不能的,「对神」凡事都能。他所用的前置词「在」字,有特殊的价值。「在」人这是不能的,「在」神凡事都能。一个人倘若和众人合作,以他们的格言作自己的座右铭,以他们的方法为自己的方法,他就不能得救。一个人若单单活在人的境界中,与神毫无接触,甚至不承认有神,他就不能得救。物质境界里的生命,有属物质的理想,属物质的目标,和属物质的失败。但「在神」,那就是人的生命与神相连,无论他是财主或穷人,都能得救进入神的国。因此,耶稣这话的主题,乃是整个人类的救恩。
现在我们看彼得的评论,和我们的主所回答他时的指示。毫无疑问的,彼得所发的问题,仍和青年官那件事有关,我们必须如此领会,也必须强调下面的一段话。「彼得就对他说,看哪,我们已经撇下所有的跟从你,将来我们要得什么呢?」耶稣曾对那青年的官说,「你若愿意作完全人,可去变卖你所有的,分给穷人,就必有财富在天上,你先要来跟从我。」彼得说,我们已经这样作了,我们将要得的财宝是什么?这时彼得心中所想的,已经不再是人怎样能得救这个问题了。那件事主已经解决了,现在又有了一个新的主题。在彼得思想的深处,他是将自己和其他的人,拿来和那青年的官作对比。他似乎这样说,主阿,那个大有财富的青年来见你,你告诉他当怎样行,并且应许给他天上的财宝,然而他转背向你,不肯顺从。但是,主阿,我们已经顺从,撇下了一切来跟从你,我们将要得着甚么财宝呢?
留意耶稣的回答,他的回答使我们无法因彼得如此发问而恼怒他,因为主并未对他生气。耶稣的回答包含在两个不同的范围里,第一,他明确地答覆了他关于赏赐的问题;第二,他警告发出这问题的意图。
事实上他是这样对他说,你问我你们将来要得着什么,我实在告诉你们--留意这语气所带着的权柄--「你们这跟从我的人,到复兴的时候,人子坐在他荣耀的宝座上,你们也要坐在十二个宝座上,审判以色列十二个支派。」这说明他们将在他的管理之下,去替他监督,执行他国度中的事务。他向前远眺,遥遥望见多少世纪之后,他所说的那「复兴的时候」。这些人将要在复兴的时候,在他的国中和他一同掌权。这是他对他们问题的头一个答覆。但他的答覆是广泛的,不单单指他们这几个人,也指一切甘愿忍受损失,在未来的日子愿意「为我的名撇下房屋,或是弟兄,姐妹,父亲,母亲,儿女,田地的人,他们「必要得着百倍,而且承受永生。」因此我们的主并未责备彼得那样问,他答覆了他的问题。他似乎对他们这样说,你们真是撇下了一切跟随我么?你们若想知道将来要得什么,这就是我特别对你们这十二个我所爱的头一批门徒的答覆。当我得胜奏凯之日,就是万物复兴之时,你们将要坐在宝座上掌权、审判。所有曾忍受损失,为我的缘故舍弃产业、朋友、和家人的,无不将得着百倍。我并不是指着那青年官说风凉话;凡是为我的缘故牺牲的,都要得着百倍。
但是留意接着的警告。耶稣说,「然而有许多在前的将要在后,在后的将要在前。」然后是一个比喻,在比喻的结尾,他说,「这样,那在后的将要在前,在前的将要在后了。」仔细留意这两句话,以及那个比喻与这两句话的关系。基督警告他的门徒说,「许多在前的将要在后,在后的将要在前。」然后他用一个比喻,来说明他这话的意义。因此那个比喻是对他自己的门徒说的,我们不能将他普遍地应用于社会制度上。这是一个有关奖赏先后的比喻。这比喻是针对着彼得说,「看哪,我们已经撇下所有的跟从你,将来我们要得什么呢?」语意中含有一种超过那青年官的优越感。我们是你的头一班门徒。那人已转身离去,他若不久再回来,也已经晚了,我们是最早的。「我们要得什么呢?」许多在前的将要在后,在后的将要在前。因此我们的主要教导他们有关他国度里先后秩序的真理,他要改正他们优越的心理。
这比喻中的家主是指耶稣自己。第十三章那个比喻中的家主,所指的是门徒。他还在其他地方用家主比喻他自己。全部比喻所论的是关乎事奉,和事奉的人在他国度中的奖赏。这比喻不涉及得救的问题,也不涉及进天国的问题。他的意思也不是不防工作多寡,报酬全部一样。如果我们根据这个比喻,就认为耶稣是指那竟日闲荡,直到黄昏方进葡萄园的人,应和清早就工作的人同酬,这就忽视了耶稣其余的比喻的教训。倘若我们想以这比喻为根基,厘定一套社会制度,我们必须也将按才干分银子的比喻和各得一锭银子的比喻包括在内,因为这三个集合起来,方能勾画出一幅平衡的社会制度的蓝图。这个比喻,只是在教导一个简单的真理,就是一个人的奖赏,不是根据他作工时间的长短,也不是根据他工作的性质,乃是根据他忠于所得着的机会的程度来衡量。那些清早就进葡萄园的人,已经和园主讲定了工资。园主后来出去,看见还有闲站的人,也召他们进葡萄园。当他问他们说,「你们为什么整天在这里闲站呢?」他们的回答是「因为没有人雇我们。」他们先前未作工的原因,是因为没有机会。他为他们创造了机会,打发他们进入他的葡萄园工作时,他们就忠于所得着的机会,一直作工到晚上,因此他们的赏赐,和作了一整天的人一样。再用我们先前的例证,主似乎要以这个比喻对彼得说,倘若那青年的官现在回来,虽然已经耽搁了,但只要他忠心,他的奖赏就和你们一样大。
那么主为什么没有先给他这种机会呢?这个比喻并未提到这一点。我们若看其余的两个比喻,就是按才干分银面,与各得一锭银子的比喻,就能看出一个事实,每一个人都从他得了一锭银子。这说明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如果我们要探寻人是否曾得着机会,就要从那两个比喻中去找,而不是从这个比喻中看。我们若将一个比喻所未论及的事,硬加在这个比喻中,那是绝对不公正的。他先改正一般人用来作比较的错误标准(就如以工作时间的长短和性质来衡量),然后他将奖赏的真正标准启示出来,那就是对所得着的机会是否忠心。有一个人得着机会,去对成千上万的人传讲神的宝贵话语,那诚然是极大的机会。另一个是僻处山野,从未见过城市的妇人,但他也能在照顾两三个小孩子的事上作神的工。这两个人最后站在他的台前时,若他们都忠心于所给他们的机会,他们将得着相同的赏赐。在基督徒的一切服事上都是如此。
因此我们无权将这个比喻,应用在社会中那些尚未重生的人身上。这样作,难免会违背公道正义的准则。基督教对那些放弃神给他发挥所长的机会,以致一事无成的人,是毫无怜惜的。这个比喻最浅显的含义是,那些获得特权的人,他们的奖赏不是根据他们的特权,乃是根据他们的忠心。或者反过来说,那些机会不如人的,他们也会得到同样多的赏赐。
对于我们每一个人,这一段话是一个警告,不要为以往的作为和成就自夸,以为自己得着的机会比别人大,所得的报赏也一定比别人大。这话也催我们善用每一刻的机会,尽心竭力,使我们能与忠心者同得赏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