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食的意義』
馬太福音6:16-18
幾個禮拜前美環的奶奶剛從醫院出院回家,我們回去看她,有一對中年夫婦也去探望她,美環的家人跟他們介紹我們說,我們是基督教的牧師,那位太太談起,他們也有一個女兒是信基督教的,不過讓他們很難理解的是,他們的女兒雖然熱心的參加教會,在教會中很樂意去幫助別人,但回到家時,對待自己父母的態度卻是另一個樣子,他們問我們,為什麼會這樣,我們無言以對。上個禮拜二有一則新聞引起社會的關心,在彰化的一位教兒童美語的女老師,參加教會一個禮拜的禁食活動後死掉了。對基督徒在台灣社會的形象來說,這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事,很可能有些人因此把基督教認為是一個非理性和奇怪的宗教信仰。許多時候我們常用基督徒慣常的角度和立場去面對非基督徒的問題,或許我們試著用非基督徒的角度來看一看我們自己的表現,才能看到信仰和生活矛盾的地方。
談到關於禁食時,我們基督徒自己會想到這是一個特別分別出來靈修親近神的時間,但對非基督徒來說,禁食跟齋戒是一樣的,都是一種靈修的活動。在宗教信仰中,回教和天主教的齋戒活動,常常是大家注意的焦點。回教的「齋戒月」是指回教曆的第九個月。回教徒相信,莫罕默德就是在這一段時間裡面得到阿拉的啟示,領悟可蘭經真理。他們在這段時期裡,每天從日出後到日落前,嚴禁喝水飲食,克制肉身慾念,洗去身心污穢。他們必須終日專注閱讀可蘭經並禱告,目的在自我省思。天主教有所謂的「四旬期」,這是指復活節前四十天的準備期,在這段時期內,他們有特別的禱告、刻苦作贖罪的功勞,尤其以守齋最重要,所以「四旬期」又叫做「封齋期」。在這段期間守齋,是指個人每天只用一餐,依照古代習慣,這一餐在晚間用。後來又加上了小齋,即禁止吃肉與酒。但有非常矛盾的一個現象,今天在歐洲和中南美洲的天主教國家,都有所謂的嘉年華會,嘉年華會這個字源自拉丁文,意思是「與肉告別的意思」,天主教徒知道即將到來的齋戒月是一段清苦日子的開始,所以便將齋戒月的前10天訂為嘉年華會,用十天的時間盡情狂歡。一個為了紀念耶穌復活的活動,竟然演變出以放縱情欲為主題的節慶。
在我們今天所看的聖經中,耶穌特別指出禁食的矛盾。在耶穌的那個時代,一般公認敬虔的人,常常禁食是一個必要的條件,特別是法利賽人,一個星期至少有兩次的禁食,連施洗約翰和他的門徒,都以為禁食是一件重要的事。耶穌並沒有否定禁食的必要性,他自己曾經連著四十晝夜禁食,但他並不鼓勵人公開的禁食。聖經中唯一一處有規定要禁食的經文在利未記十六章,每年百姓應該克苦己心的守贖罪日這一天,「刻苦己心」:通常包括禁食、懺悔及禱告。贖罪日是神唯一指定應該要禁食的日子,後來在以色列人歷史的演進中,又增加了許多禁食的日子,在舊約聖經提到禁食的日子,是在發生重大事件的時候—跟非利士人打仗打敗時,以色列人禁食獻祭(士師記20:26);悲傷難過的時候—掃羅和約拿單戰死,大衛禁食(撒下1:12);求上帝幫助時—以斯帖為了救以色列人不被殺光,冒生命危險去見亞哈隨魯王之前,要大家為他禁食三天(帖4:16);紀念國家滅亡的日子—猶大國被巴比倫滅亡以後,百姓在四月、五月、九月、十月分別禁食,紀念耶路撒冷被攻破、聖殿被毀、最後一個王被殺(亞8:19、王下25)。
除了紀念重大事件之外,舊約聖經也記載的特殊事件中的禁食,以色列國有一個國王叫做亞哈,有一天他看上在王宮外的一片葡萄園,他找地主來商量買那塊地,但地主不願意賣,亞哈王的太太耶洗別出了一個主意,找人誣告那個地主然後判他死刑,之後就可以把那個葡萄園侵占過來了,他們在做假見證獻害人時,也有宣告禁食表示慎重(王上21)。另一個禁食的特別事件,大衛跟拔示巴犯姦淫所生的孩子生了重病,大衛抱著那個孩子在上帝面前禁食禱告,求上帝醫治那個孩子,但上帝沒有照大衛所求的應允,孩子還是死了,大衛在孩子死後,馬上停止禁食,『臣僕問他說、你所行的是甚麼意思?孩子活的時候、你禁食哭泣?孩子死了、你倒起來喫飯。大說、孩子還活著、我禁食哭泣、因為我想、或者耶和華憐恤我、使孩子不死、也未可知。孩子死了我何必禁食?我豈能使他返回呢。我必往他那裏去、他卻不能回我這裏來。』(撒下12:21-23)。亞哈王跟大衛王的禁食都只是手段,亞哈王用來欺騙百姓,讓百姓以為他所主持的司法制度是公正的,大衛想用禁食挽回上帝的懲罰,保住孩子的命。這兩個王公開的禁食、迫切的禁食,最後都沒有照他們所想的成就。
不要把禁食當成手段運用,耶穌說:當我們禁食的時候,不要像是在表演一樣,讓大家都看出來我們正在禁食,這樣的禁食是沒有用的。在禁食的時候,應當像平常一樣,外表上不應該有什麼差別。上帝看重什麼樣的禁食呢?在舊約先知書中,有一段關於禁食非常重要的提醒,在以賽亞書五十八章3-7節:『他們說、我們禁食、你為何不看見呢?我們刻苦己心、你為何不理會呢?看哪、你們禁食的日子、仍求利益、勒逼人為你們作苦工。你們禁食、卻互相爭競、以兇惡的拳頭打人?你們今日禁食、不得使你們的聲音聽聞於上。這樣禁食、豈是我所揀選使人刻苦己心的日子麼?豈是叫人垂頭像葦子、用麻布和爐灰鋪在他以下麼?你這可稱為禁食為耶和華所悅納的日子麼。我所揀選的禁食、不是要鬆開兇惡的繩、解下軛上的索、使被欺壓的得自由、折斷一切的軛麼。不是要把你的餅、分給飢餓的人?將飄流的窮人、接到你家中?見赤身的、給他衣服遮體?顧恤自己的骨肉而不掩藏麼。』
以賽亞這一段話對於禁食有非常重要的提醒,禁食的最大意義是,預備自己被神使用,而不是以禁食作為手段,向上帝求某些事情的成就。六月25日的中國時報有一篇關於禁食禱告的文章,是一位長老會的牧師寫的,因為今年六月25日是韓戰爆發五十週年紀念日。在文章中他分析今天韓國教會復興,跟禁食禱告有絕對的關係。他指出韓戰爆發時,有幾百萬的北韓難民逃到南韓,這麼大的難民潮帶給南韓政府非常大的的壓力,光是收容和吃飯的問題就非常難處理,那時南韓基督教會將教會的大門打開,幫忙政府收容來自北韓的同胞。教會成為難民收容所,禮拜堂成為臨時醫療救護站和難民暫時過夜的地方,信徒們將自己家中可提供的食物都拿出來。但難民實在太多了,還是有許多人餓死病死,在這樣的情況下,南韓教會發起禁食禱告,和難民一起用禁食禱告的方式,減少對食物的依賴,用簡單的蔬果、水代替原本渴求的麵包、米;以禱告把對人的期盼,轉移到對上帝救恩的仰望中。就這樣,禁食禱告讓南韓教會的基督徒和北韓難民一起經歷難關。後來南韓得到國際的援助,在物質上的缺乏沒有原先那麼嚴重,但禁食禱告的活動沒有停止,這樣的體驗在戰爭期間擴充到南韓各地,許多地方即使沒有基督教會,大家也學習著用禁食禱告的方式,參與難民缺乏食物的苦難,也參與體驗這種信仰方式所帶來的奇妙力量。在三年又一個月的戰爭期間,南韓人民學習到一個非常寶貴的生命經驗,禁食禱告也成為韓國教會在戰後發展教勢最大的推動力。
一九六○年代韓國教會和台灣教會,在教勢上差不多,都只佔人口大約百分之三。但南韓的基督徒在韓戰期間發揮極高的基督之愛,跟難民分享他們原本已經很少的食物,並且用禁食禱告帶領許多人度過戰爭的苦難。這種犧牲和分享的精神,讓南韓基督徒的人數,從原本的百分之三信徒,成長到目前佔全國人口百分之三十。在宣教工作上,南韓已經差派數以萬計的宣教師到世界各地,取代了十七至十九世紀歐美教會的海外宣教地位。
常常禁食禱告的人不一定會做出討神喜悅的事情,但立定心志被主使用的人,會常有禁食禱告的經歷,這些禁食禱告的經歷不是安排出來的,法利賽人一個禮拜安排兩次的禁食禱告,只是一種表演性質的禁食。為表演而做的禁食禱告,就如同以賽亞書五十八章所責備的,上帝一點都不悅納。
每一年台灣世界展望會都舉辦飢餓三十的活動,這個活動有一點像韓戰時的韓國教會所推動的禁食禱告,其中有兩個最重要的目的,第一個是去感同身受飢餓者的經歷,第二個是把自己的食物分享給缺乏食物的人,也就是把這三十個鐘頭中,原本要用來買食物吃的錢,捐出來救濟貧窮的國家或地區。我們生活在這麼富裕的環境中,三十個小時不吃東西大概不會感受到飢餓,因為我們可以在三十小時開始之前,先大吃一頓,把肚子裝的滿滿,然後三十小時之後,又去大吃一頓。而且每一年的飢餓三十活動,都有很多廠商提供牛奶和果汁,給參加的人補充水分用,在三十個鐘頭中,其實沒什麼機會餓的。我不是要批評台灣世界展望會的做法不好,事實上他們所做的,我們應該支持,最近這些年來,展望會透過飢餓三十的募款目標都會達到,但整個活動直接間接的被一些廠商當成廣告機會。就如同耶穌所說的:他們已經得了他們賞賜。那些廠商所提供的牛奶果汁,已經得到廣告的效果了。
什麼時候要有禁食禱告的安排呢?我個人的領受是,不需要有固定的安排。上帝會在我們需要禁食禱告的時候,讓我們知道該禁食禱告了。在馬太福音十七章14-21節,記載一個禁食禱告的時機,有一個父親,帶著他被鬼附而生病的孩子來找耶穌,耶穌感慨的說:『這又不信又悖謬的世代阿、我在你們這裏要到幾時呢.我忍耐你們要到幾時呢.』耶穌感嘆誰不信?是那個帶著孩子來找耶穌的父親嗎?我們注意看這一段經文的記載,信心不夠的是門徒,不是那個父親,如果那個父親對耶穌沒有信心,他就不會來找耶穌了。門徒問耶穌為什麼趕不出那個鬼。很顯然的,門徒遇到一件他們無法克服的困難,耶穌直接的對他們說,因為你們的信心小,面對這一個問題,若不禱告禁食,這一類的鬼就趕不出來。我們注意一下聖經的內容,同一段內容在馬可福音第九章中,沒有禁食這兩個字,但有小字註明說,在某些手抄本中加了禁食兩個字。這段經文顯示一個處理問題的順序,遇見很大的困難、信心太小、禱告、禁食。這一個問題處理的程序告訴我們,信心不夠是克服不了困難的主要原因,只有藉著禱告才能建立足夠的信心,而且禱告要迫切到廢寢忘食的地步。
禁食禱告不代表不做其他的事,在依靠神的當中,同時去顧念到別人的需,韓國教會的復興就是在苦難中的禁食禱告的結果,神會興起環境叫我們知道要如何迫切的依靠祂。求神幫助我們,在迫切依靠祂的同時,不忘記我們也有責任去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