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真諦』
馬太福音5:43-48
哥林多前書十三章4-8節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一段經文,也是我們常唱的一首詩歌,特別在婚禮中常常用來作為祝福新人的獻詩,嚴格來說,愛的真諦不怎麼適合當作祝福的詩歌,我們看一下哥林多前書13章4-8節的內容,這段經文說:『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這裡面有八不政策,「不嫉妒.不自誇.不張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不喜歡不義」,八個不,比台灣對大陸的三不政策還要多五個,可見兩岸關係的緊張程度是比不上夫妻間的緊張,如果夫妻間有問題,需要多五個不來保持彼此關係的平衡。很可惜的是,聖經給這八不的目的是,叫我們用來自我約束,許多人卻把它當成要求別人的根據,結果變成凡事不包容、凡事不相信、凡事不盼望、凡事不忍耐。
在耶穌的時代,在猶太人之間流行著一句話說:『當愛你的鄰舍、恨你的仇敵。』在百姓中心目中,這句話的份量和之前耶穌所引用的五個法律條文一樣,被當成一條普遍接受的法則。『不可殺人』、『不可姦淫』、『人若休妻,就當給他休書』、『不可背誓,所起的誓總要向主謹守』、『以牙還牙、以眼還眼』,這五句話在舊約聖經中都有出處,唯獨『當愛你的鄰舍、恨你的仇敵』這句話在舊約聖經中是沒有的。『當愛你的鄰舍、恨你的仇敵』前半句沒有問題,但後半句之所以會成為猶太人普遍接受的說法,是因為在舊約聖經中有類似的表達。
例如猶太人出埃及進迦南地時,神命令他們把迦南人滅絕,不要對亞摩利人、摩押人、米甸人手下留情,應該把他們殺光。在詩篇中也有這種表達恨意的詩篇,被稱為咒詛的詩篇,在詩篇六十九篇中有這樣的內容說:『願他們的眼睛昏矇、不得看見?願你使他們的腰、常常戰抖。願他們的住處、變為荒場?願他們的帳棚、無人居住。』這一類的命令和教訓,讓『恨你的仇敵』變得合理,好像很有聖經基礎的樣子。
解釋這一個問題,必須先了解那一類的命令和教訓的性質是什麼。很多人對上帝的看法常常在兩個極端上面,有的人認為上帝愛世人,所以他最後不會處罰人的罪,另一個極端是把上帝當成警察,隨時隨地的在找人犯罪的事實,準備判人死刑。我們應當在上帝的慈愛和公義之間找到平衡點,一方面知道神的愛,另一方面也要知道神對犯罪不悔改者的最後決定是什麼。舊約聖經中有一位先知叫哈巴谷,他有兩件事情不明白,第一件是當時的以色列人為何會離開神,選擇過那麼敗壞的生活;第二件他更不明白的是,神竟然用比以色列人更加敗壞的迦勒底人,來懲罰以色列人。上帝回答哈巴谷,將來也要懲罰迦勒底人的罪。舊約聖經並沒有強調要特別的愛誰或恨誰,而把神最後不放過犯罪者的事實突顯出來。我們要明白誰是審判者,誰才有權去懲罰犯罪的人。
另外一個產生『愛鄰舍、恨仇敵』情節的因素是,人在本性上的軟弱,以色列人因為自己是神的選民,就看不起別的民族,以色列人的歷史中,他們常常被別人侵略,他們在痛苦中產生仇恨別人的習慣,對他們來說『愛鄰舍、恨仇敵』是一件很自然的事。
面對當時普遍接受的這一條不成文律法,同時也是每一個人按著本性常常有的現象,耶穌回應說『只是我告訴你們、要愛你們的仇敵.為那逼迫你們的禱告。』耶穌要求我們從兩方面來改變這種錯誤的觀念。
第一方面是改變態度,把恨變成愛。要怎樣才能把恨的態度變成愛的態度呢?第一個是,不要用主觀的印象作為對人的判斷。上個禮拜天我去神學院參加畢業典禮和開會,畢業典禮的講員是香港建道神學院的副院長,我以前從來沒看過他,兩個月前我為了做網頁的需要,透過電子郵件和他聯絡,要求轉載他的書,最近也看完另一本他所寫的書,當我看到他本人時,我的第一個感覺是,他怎麼這麼年輕,因為他所寫的書有很多都跟中國文化和歷史有關,我以為這些題目都是年紀比較大的人才有興趣研究。當我跟他打招呼時,我想,他對我的第一印象和我對他的第一印象差不多,他沒辦法把我這一個看起來好像很年輕的臉,跟牧師身份連接在一起,我跟他說過,我就是透過電子郵件向他要資料的那位牧師,但他一下沒辦法回過神來,一直稱我為林先生。我們的觀念都會有先入為主的現象,當我們透過主觀的印象去看待別人時,常常會有失真的結果。改變態度的第一個方法是,避免用主觀的印象去做判斷。
第二個改變態度的方法是,重新去認識人。當我們對一個人還不大熟悉時,光聽到別人對他的評斷,往往會產生錯誤的看法,要改變這種錯誤,只有重新去了解認識那個人。上個禮拜天我去開執委會時,有一個傳道人要按牧的事被否決了,當時我根據另一個人的說法,贊成不要讓那位傳道人按牧,第二天,也就是禮拜一,有一位按牧團的牧師打電話給我,為那個被否決按牧的傳道人抱不平,後來我為了多了解事情的內容,打電話一個個的問按牧團的牧師,晚上那位被否決按牧的傳道人也來電話了,他被否決得一頭霧水,非常的不服氣,我答應幫他溝通看看,禮拜一為了他的事前後打了差不多六個小時的電話,第二天,我繼續聯絡了解,找了那個教會的一些會友交通,去了解那位傳道人是不是真的有問題,那一天差不多打了四個小時的電話。到最後總算幫他翻案了,為了補救會議記錄不能更改的問題,另外花了許多時間寫一分追認的文件,用限時掛號寄給十一個人。我們禮拜天晚上為這件事討論了大約半小時,然後做出一個決定,後來從禮拜一到禮拜三,為了挽回那個決定,別人花的時間不說,光是我就用了大約二十小時。誤解別人而根據錯誤的判斷所做的決定,要挽回和修正的代價是非常大的。把愛變成恨,比把恨變成愛,速度要快很多。求神幫助我們能夠改變對人的態度,不要先入為主,更不要急著去判斷人。
耶穌說『要愛你們的仇敵.為那逼迫你們的禱告。』除了態度上的改變以外,耶穌也要我們學習改變行動,也就是做法上的改變。在耶穌的時代有兩種人是一般猶太人最討厭的,一種是稅吏,另一種是外邦人,稅吏在他們的眼中相當是賣國賊,因為這種人靠羅馬人的軍隊向自己人抽稅,不但為羅馬政府規定的數目抽,更額外的為自己抽了許多不應該有的金錢。外邦人在猶太人眼中的地位跟狗一樣,有一個學生問猶太拉比,既然外邦人如此下賤,上帝為什麼要創造外邦人,那個拉比說,是為了讓地獄有燃料而創造的。
通常我們對待喜歡的人和討厭的人,都會有差別待遇,更何況是對鄰舍和仇敵的差別。耶穌說『上帝叫日頭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給義人、也給不義的人。』他要我們不要有差別待遇的做法,免得鄰舍越來越少,仇敵越來越多。
第二個要改變的做法是,超越仇敵的行為。總統大選期間,幾乎每一個政黨都用了許多競選廣告,他們用比較的方法去突顯自己比別人好,或別人比自己爛,比來比去變成在告訴選民,如果你要買蘋果,你只能選擇一個最不爛的買。耶穌不是叫人去跟稅吏和外邦人比,他給我們一個絕對的標準,他說:『所以你們要完全,像你們的天父完全一樣。』
在原文中的『完全』,它的用法很特別,雖然這個字是一個形容詞,但它不用在抽象的事情上。適合於獻給上帝的完全無瑕疵的祭牲就是『完全』;一位完全長大成人的年輕人就是『完全』;一位學者在他所研究的事情上,到了成熟地步就是『完全』。在原文中『完全』的觀念是功用性的。一件東西倘若完成了它被造的目的,就成為『完全』。『完全』的名詞,有目的、目標的意思。假使一件東西實現了預計的目的,它就完全了;一個人如果完成了受造及來世界的目的,他就是完全的。
我很喜歡動手修理東西,不過在我的工具箱中有一些工具,看得出來是被我虐待過的,我有幾把十字螺絲起子快變成鑽子了,因為有的時候我心急,螺絲起子的大小跟螺絲的凹槽不一樣大,為了趕著做事,沒有找和螺絲規格相配的螺絲起子,常常不是螺絲頭的十字槽絞成一個圓形的洞,就是十字起子被磨成鑽子。不按照設計規格去使用工具,通常都會讓那個工具受傷,甚至失去功用。
人受造的目的是甚麼?聖經上有明確的指示。上帝說:『我們要照我們的形像,按我們的樣式造人。』(創一26)人受造的目的就是為了要像上帝,上帝的完全是一視同仁的施恩,祂同樣賜雨水和陽光給好人和壞人,所以我們有一個目標,對待仇敵要像我們對待鄰舍一樣,不要只比別人爛的程度少一點,應當把神的要求當成我們的標準。
聖經最重要的教訓是:我們惟有藉變得更像上帝,才能實現我們人生的意義。唯一使我們像上帝的,就是不論別人怎樣對待我們,我們還是用永不止息的關懷去對待別人。我們如果學會饒恕人像上帝饒恕我們一樣,愛人像上帝愛我們一樣,我們就實現了作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