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耶稣再来的态度
读经:太25章,参考路19:11-27
内容:
七(上接第八十八讲)、十个童女的比喻(1-13)
1、 背景材料
25:1 那时,天国好比十个童女拿着灯出去迎接新郎。
古时犹太人的婚礼分为两部分:新郎先往女家迎娶并设宴款待宾客,有时婚筵长达七日,然后和新娘同返夫家举行婚礼。并且照常规,新郎在迎娶新娘那天,先到自己亲友家去和朋友吃喝快乐,直到夜间才到新娘家迎娶。因此,新娘的年青女友(童女们)负有迎接新郎的任务。当新郎来得迟的时候,童女们就暂时躺下歇息,等候陪伴新郎来的人大声呼喊说:“新郎来了!”她们便起来,各拿着灯出去迎接新郎。
在巴勒斯坦的乡村,婚姻喜庆是一件大事。全村的人都会来陪伴这对新人进入新屋;他们走的是一条最长的路,为的是得到更多人的祝贺。犹太人说:“每一个从十六岁到六十岁的人,都会跟随婚姻的鼓声。”拉比同意人可以暂时放下研究律法,参加喜乐的婚宴。
这故事的要点藏在我们不熟悉的犹太人风俗之中。在巴勒斯坦一对新人结婚后,并不是到别处去渡蜜月;他们是留在家里,而且把屋子开放一周,他们被当作王子与公主对待,甚至如此称呼他们。这是他们一生中最愉快的一周。在一周庆祝期间,他们所拣选的朋友才允许到房子里去。愚拙的童女因为没有准备好,不但不能参加婚姻的盛典,也夫去这一周的欢乐。
2、不同做法
25:2 其中有五个是愚拙的,五个是聪明的。
愚拙的,蠢笨,拙口笨舌,魔利(参5:22);聪明的,精明,细心,有智慧,有见识(参24:45)。
25:3 愚拙的拿着灯,却不预备油;
25:4 聪明的拿着灯,又预备油在器皿里。
灯即指火把,是一根长棍,顶端系有浸过油的碎布,点上火,作为夜间出外照明之用。通常另随身携带装油的器皿,以备不时加油之需,免得熄灭。
预备油,并不是说她们的灯里面没有油,因为她们的灯仍会发光(参8节),故此处应是指另外预备油在器皿里,以备用(参4节)。
我们看到这些童女,她们智愚的区别不在于智力,而在于做事的态度。愚拙的童女把事情考虑的很简单,以为新郎必定按照她们想象的如期而至,她们灯中的油是足够的,甚至可能还用不完;聪明的童女对事情有充分的考虑,既考虑到新郎如期而至,又考虑到新郎的迟延,因此她们做了充分的准备,就是不但使灯中有满满的油,而且预备了油在器皿当中随身携带(很显然这样很麻烦)。在新郎没有来临之前,或许可以听到来自愚拙的童女的讪笑声,她们笑聪明的童女自作聪明、自寻烦恼;而她们自己是多么明智!
3、新郎迟延
25:5 新郎迟延的时候,她们都打盹睡着了。
25:6 半夜有人喊着说:‘新郎来了,你们出来迎接他!’
25:7 那些童女就都起来收拾灯。
收拾灯,指剪去被火烧焦的碎布末端,然后再加上油。为了列队前行,她们必须点着火炬。一个灯油充足的火炬可以燃点十五分钟左右,没有油的火炬一会儿就灭了。
25:8 愚拙的对聪明的说:‘请分点油给我们,因为我们的灯要灭了。’
现在轮到愚拙的童女——就是自以为明智的这些童女——惊慌失措、乱作一团了,因为新郎迟延了,并不是她们想象的准时到达;而她们因为没有充分的预备,油已经不够用了!只好向聪明的童女借油。
25:9 聪明的回答说:‘恐怕不够你我用的,不如你们自己到卖油的那里去买吧!’
聪明的断然拒绝分点油给愚拙的:“不行,我们自己还不够用……”。结合上面的背景介绍我们知道,如果聪明的童女分点油给愚拙的童女,那么最终双方都不够用,只能都被关在门外。
愚拙的童女只能去买油。现在轮到她们为自己的自作聪明付出代价了。
4、不同结局
25:10 她们去买的时候,新郎到了,那预备好了的,同他进去坐席,门就关了。
25:11 其余的童女随后也来了,说:‘主啊,主啊,给我们开门!’
25:12 他却回答说:‘我实在告诉你们:我不认识你们。’
聪明的童女因着事前充分的预备,使得所预备的油足够余下的路程使用,就与新郎一同坐席,享受新郎的快乐;愚拙的童女姗姗来迟,因为事前没有充分的预备,等待她们的是门外的孤独和凄凉。
我实在告诉你们:我不认识你们。新郎说的这句话我们似曾相识,7:21-23节那里,是主对假先知所发出的严厉的责备。
5、比喻用意
25:13 所以,你们要警醒,因为那日子、那时辰,你们不知道。
到这里,主把“十个童女的比喻”的用意揭示出来。我们每一个信徒要学习聪明的童女,时刻警醒预备,多多明白真道,多多认识神,在每一天的生活当中顺服神,尽上应尽的本分和责任,随时面对主的再来;不应当效法愚拙的童女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懈怠耽延。
是的,两千年过去了,主仍然还没有再来;但是这决不能作为懈怠的借口,正如《彼得后书》的提醒:
3:8 亲爱的弟兄啊,有一件事你们不可忘记,就是主看一日如千年,千年如一日。
3:9 主所应许的尚未成就,有人以为他是耽延,其实不是耽延,乃是宽容你们,不愿有一人沉沦,乃愿人人都悔改。
退一步说,就算主在我们有生之年不会再来,但是我们却可能随时见主。因为生命的主权不是掌握在我们手里。死亡没有临到的时候,似乎很遥远;但是也许就在眨眼之间,我们就会面对死亡。就是说眨眼之间我们就可能会面对主,要向主交账。
所以,我们要珍惜神给我们的在世寄居的日子,时时警醒、事事预备。这样在想不到的时间,我们就可以坦然见主,但愿我们都能像保罗那样的坦然自信(《提摩太后书》):
4:6 我现在被浇奠,我离世的时候到了。
4:7 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
4:8 从此以后,有公义的冠冕为我存留,就是按着公义审判的主到了那日要赐给我的;不但赐给我,也赐给凡爱慕他显现的人。
很多信徒对聪明的童女的小气颇有微词,善良的他们认为应该分点油给愚拙的童女。一方面上面已经解释过,如果是这样,双方最终的油都不够,就都被关在门外;一方面我们说这毕竟是比喻,不宜在细节上面大做文章。比如说“灯”代表什么,“油”代表什么。应该抓住比喻表达的主题。同时,就算油可以分,但是还有很多东西是不可以分的:比如生命,与神的关系,对神的顺服等等。我们不能常靠着别人所积聚的属灵资本而生存。有些东西是我们必须自己去获得或占有的,因为我们不能向别人借到它们。
八、按才干授责任的比喻(14-30)
1、分配银子
25:14 天国又好比一个人要往外国去,就叫了仆人来,把他的家业交给他们,
25:15 按着各人的才干,给他们银子,一个给了五千,一个给了二千,一个给了一千,就往外国去了。
原文直译“按着各人自己的才能,给他们银子;一个给了五他连得,一个给了二他连得,一个给了一他连得...”“他连得(talent)”是犹太币制单位,一他连得约重三十公斤,值三千舍客勒(shekel)。
才干,是指各人先天的才智,加上各人后天学习所得的技能。
按着各人的才干,很显然主人知道仆人的才干的大小,而且是按照才干大小分配任务;并没有强人所难。
还有一点要注意的,银子是主人的,不是仆人的。
2、不同做法
25:16 那领五千的随即拿去做买卖,另外赚了五千;
随即表示没有耽搁;作买卖说出主人供给仆人们银子的目的(当然主人没有直接说出来),不是要让他们把银子储藏起来,而是盼望他们善加运用,藉以加增更多的银子。
25:17 那领二千的也照样另赚了二千;
照样表示他的忠心程度与努力情形,与那领五千的,丝毫没有差别。
25:18 但那领一千的去掘开地,把主人的银子埋藏了。
这个仆人似乎没有理解主人的意图,没有拿银子去做事,反而把钱安全地保管了起来。照他这目的(自然是错的)来看,他的行动不能算不对,后来一位拉比讲论说:“钱只有埋在地里才能守住”。
当然,更可能的原因是这个仆人对自己缺乏信心,认为自己的能力有限,不能像前二位那样可以大有作为。因而,与其冒着风险去投资,甚至可能血本无归;不如妥善保管起来,起码可以使得主人不会因着他而遭受损失。
3、不同结局
25:19 过了许久,那些仆人的主人来了,和他们算账。
25:20 那领五千银子的又带着那另外的五千来,说:‘主啊,你交给我五千银子,请看,我又赚了五千。’
25:21 主人说:‘好!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把许多事派你管理;可以进来享受你主人的快乐。’
25:22 那领二千的也来,说:‘主啊,你交给我二千银子,请看,我又赚了二千。’
25:23 主人说:‘好!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把许多事派你管理;可以进来享受你主人的快乐。’
良善是指好的存心和动机;忠心是指好的态度和行为表现。
主人对领二千银子的仆人的奖赏,和对领五千的完全一样,因为他们所赚的比例是一样的;没有因为领二千银子的所赚不如领五千的而不快。这表示主人所看重的是仆人们的忠心,而不是他们工作成果的多寡。
同时主人对良善忠心仆人的奖赏是:一方面是更多的事情,一方面是享受主人的快乐。所代表的是主人的更多的喜悦和更大的信任。
25:24 那领一千的也来,说:‘主啊,我知道你是忍心的人,没有种的地方要收割,没有散的地方要聚敛,
25:25 我就害怕,去把你的一千银子埋藏在地里。请看,你的原银子在这里。’
知道原文是指外面客观知识上的认识,而不是里面主观经历上的认识;忍心意思是心肠坚硬如同铁石。这个仆人认为他的主人是一个严厉又刻薄的人。
没有种的地方要收割,没有散的地方要聚敛,这句话是古时农人所用的俗语。在正常情形之下,耕作时必须先有撒种,后才有收成;打禾时先迎风簸散谷物,然后才将子粒聚集起来。故全句意即“没有付出,却想有所得。”正像埃及的法老不给以色列人草,却要他们照常交砖(参出5:7-14)。
《路加福音》19:21 节说“我原是怕你,因为你是严厉的人:没有放下的,还要去拿;没有种下的,还要去收。”
这个仆人要表达的意思是:“主人,我知道你一向是严厉的没有种的地方要收割,没有散的地方要聚敛;而我的能力是很有限的,我不能像那两位仆人那样可以大有作为,如果我也去冒险投资的话,也许不但赚不到钱,反而可能血本无归。这样不但辜负了你的信任,而且还连累你遭受损失;而你又一向是那么严厉,你必然会严厉的批评我,甚至叫我赔偿损失。因此我就害怕,去把你的一千银子埋藏在地里。请看,你的原银子在这里。我完璧归赵。”
这个仆人所讲的似乎合情合理,但是恰恰忘记了主人是知人善任。主人知道他的才干有限,只能负担一千银子的工作;主人也只给了他一千银子,并没有要求他做五千银子或者二银子的工作。因而这样合情合理的辩词只能是牵强的借口了。
25:26 主人回答说:‘你这又恶又懒的仆人!你既知道我没有种的地方要收割,没有散的地方要聚敛,
25:27 就当把我的银子放给兑换银钱的人,到我来的时候,可以连本带利收回。
又恶又懒与又良善又忠心(参21,23节)的话相对。恶指他没有遵从主人的心意,又巧舌如簧、借口多多;懒指他缺乏工作与行为,未尽主人的托付。
你既知道我,并不是主人承认那仆人对他的评论是正确的,主人的意思乃是:“你既认为我是这样的一个人,那么你就应该……”。所以主人是凭他自己的口供来定他的罪(参路19:22)。
兑换银钱的人,原文是一个字,从“四脚桌子”(four-foot)转变而来,今天在希腊的银行门口仍可见到此字。兑换银钱的人就坐在小桌子旁兑换钱币(参21:12)。但本处不是指在圣殿里兑换银钱的人,而是指在通商海口帮助生意人兑换银钱的人,他们是当时的小型银行,经营存放和汇兑银钱的业务。
虽然主人的银子没有遭受损失,但是主人还是严厉责备了这个仆人。问题并不是他的能力有限——这点是主人非常了解的,甚至超过了这个仆人对自身能力的了解——问题是他没有尽力而为。
25:28 夺过他这一千来,给那有一万的!
25:29 因为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25:30 把这无用的仆人丢在外面黑暗里,在那里必要哀哭切齿了。’
这个仆人所得的是主人严厉的批评,而且还失去了主人的信任,最终被主人弃绝。
这个比喻表达的主题和24:45-51节“仆人的比喻”的主题是一致的,就是要每一个跟随主的人都要做忠心、有见识的仆人,忠于主人的托付,尽心尽责。就“仆人的比喻”来说,忠心、有见识是体现在管理家里的人,按时分粮给他们;而这个比喻当中,忠心、有见识体现在充分发挥自身的才干、尽心尽力完成主人的托付、尽力而为赚取自己能力范围内的所得。
这个比喻还提醒我们很多。一方面,主人深知仆人的才干,所表明的是神对我们完全的了解,神对我们的了解是世上任何人所不能相比的;一方面,银子是主人的,所表明的是我们的恩赐是来自神的,是神给我们的,并不是我们自身拥有或者凭借努力就可以得到的;一方面主人知人善任,所表明的是神对我们也是知人善任。他知道我们能做多少的事情,能面对怎样的环境和压力,能承受多大的试探。神按每个人的不同情况和特点,向自己的子民提出不同的要求。
因此不要担心我们能力有限、承受不了,仿佛我们比神更聪明。神不会叫只能赚二千的去赚五千,也没有叫只能赚一千的去赚二千或者五千。也不要勉强自己,超越自己的有限,只能赚一千的,非要赚二千或者五千;因为没有赚到而自责埋怨。分配任务在神,他完全了解我们;我们所要做的是忠心地完成任务。
那个埋银子在地下的仆人是我们的反光镜。他不但不尽力而为,反而巧舌如簧,竭力为自己的又恶又懒寻找借口。它代表着一种不敢勇往直前地作门徒的态度,是一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宗教”,故而不能有所收获(与10:39所说的相反)。
神给我们恩赐不是只单单给我们自己享受或者炫耀的,因为多给谁,就向谁多取;多托谁,就向谁多要。我们见主的时候,是要向主交账的。
对于每一个已经得救的信徒而言,不应当只满足得救,而应当积极追求,追求得神的赏赐。更多认识神,更多明白圣经,更多顺服神;竭力传扬福音,努力做主的工作;旧人不断死,新人不断成长;离开基督道理的开端,长大成人,得丰盛的生命,满有基督的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