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君王使命的准备 3章至4章

2·君王使命的准备 3章至4章

上一篇   下一篇

 
  一、施洗约翰的传道( 3:1-12 )
      ○ 可 1:1-8路 3:1-9   路 3:15-17约 1:19-28 
    (一)施洗约翰在旷野传道,主题是「天国近了,当悔改」。 3:1-2 
        ●「旷野」:死海的西面。
        ●「天国」:就是其他福音书的「神国」,马太应該是为了避讳之故,使用
                    「天国」一词。意思就是「上帝掌权的地方」。
        ●「悔改」:不只是只「转变心意」,更是指「離弃罪恶,全然转向上帝」
                    之意。

    (二)施洗约翰的身份是以赛亚书四十章3节中的「声音」。 3:3 
          ●「声音」:取自 赛 40:3 ,表达施洗约翰是弥赛亚的先锋
                      。昆蓝社团(死海古卷的抄写团体)也把同样的经文应
                      用到自己身上。
          ◎「预备道路」:这是东方王侯出游的惯例,要派遣先锋预告他们的来临
                          ,并且会为这些王侯填平坑洼、铲平山丘,修直道路。


    (三)施洗约翰的衣著特殊、食物简单,吸引了众人到约但河内认罪受洗。3:4-6 
          ●施洗约翰的衣著类似古代先知的衣著,和以利亚的装束尤其接近(参考
             王下 1:8 )。
          ●「蝗虫、野蜜」:今日仍是当地游牧民族的食物。
          ●「受洗」:当時如果外邦人想改信犹太教,犹太人就替他们施行这种
                      象徵意义的洗礼。单就字面上的意义,无法判定当時的洗
                      礼方式到底是如何(「全身浸入」或者是「以水洒在头上
                      」)。这种洗礼是「一次性」的,而昆蘭社团的洗礼则是
                      重复性的。
          ◎洗礼本是外邦人入犹太教的仪式,而约翰呼召犹太人出来接受洗礼,
            意思就是要犹太人承认自己以前的生活宛如不认识上帝的外邦人,所
            以今天要把自己当成一個不认识上帝的外邦人重新立志加入敬畏上帝
            的信仰。是一种悔改性的仪式。

    (四)施洗约翰教训法利赛人和撒都該人不要以上帝选民的身份自夸,要活出真
          实悔改的生活来。  3:7-9 
          ●「法利赛人」:字义是「分離者」,当代法利赛人的人数大约有六千
                          ,散布在整個巴勒斯坦。他们是会堂里的教师,人们
                          心目中的宗教楷模,自命是律法的护卫者,监管人们
                          正确的遵行律法。他们认为传统上对律法的解释和规
                          条,具有实质上和圣经同等的权威。
          ●「撒都該人」:是犹太教中的一派,成员多半是富有的祭司,信仰以
                          摩西五经为主要根据,不接受口头传统,不相信有天
                          使、鬼魂和复活这些事。而他们不接受复活的主要理
                          由就是「无法由摩西五经中找到任何证据」,所以他
                          们不须要相信。
          ●「也来受洗」:直译是「来到他的洗礼」,意思可以指「来受洗」或
                          「来到他洗礼的地方」(目的是观察)。
          ●「忿怒」:指「将来的最后审判」。
          ●「石头」:在希伯来文中「石头」和「子孫」的发音近似,所以这句
                      话其实语带双关。
          ●「兴起」:「使生出」。

    (五)施洗约翰认为時间紧迫,审判将至,自己的施洗只是要人悔改,但在他后
          面来的那一位是更尊贵、更有能力的,要用圣灵与火来施洗,且要施行审
          判。 3:10-12 
          ●「用水给你们施洗,叫你们悔改」:也可以译为「用水给你们施洗,表
            示你们悔改」(新译本),亦即悔改可能是施洗约翰洗礼的先决条件而
            不是结果。
          ●「提鞋」:这包括了脱鞋和解鞋带的动作,当時拉比的门徒有服侍老师
                      ,但是不包括「脱鞋」这种卑贱的工作。
          ●「用圣灵与火」:原文只有一個前置词,表达后面接著的两個名词有紧
                            密的关系而连为一体,因此这里表达的应該是一种洗
                            ,一种有火般炼净作用的「圣灵之洗」。
  二、耶稣受洗( 3:13-17 )
      ○ 可 1:9-11路 3:21-22约 1:32-34 
    (一)耶稣由加利立到约但河,要受约翰的洗。 3:13 
          ◎这里表达接受约翰的洗礼是耶稣主动的选择。

    (二)约翰拦住耶稣,而耶稣以「理当尽诸般的义」来回应约翰。 3:14-15 
          ●「暂且」:「目前」的意思。
          ●「尽」诸般的义:「达成」、「完成」的意思。
          ●「尽诸般的义」:「完成上帝各样的要求」。
          ◎耶稣不用受洗,他自己知道,约翰也知道,但是他却为了与罪人认同并
            承认施洗约翰的工作而接受这「悔改的洗」,这种降卑自己的动作,实
            在令人动容。

    (三)耶稣受洗由水里上来時,天開了,神的灵降下,天上有声音认定耶稣是上
          帝的爱子,上帝喜悦的。3:16-17 
          ●「天忽然为他開了」:有些抄本没有「为他」两字。
          ●「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也可以译为「这是我的儿子、蒙爱的、我
                                      所喜悦的」。
          ◎圣灵用鸽子的形体、天父用人的语言表达他们对耶稣的认可,应該是为
            了旁观的人之需要。
  三、耶稣受试探( 4:1-11 )
      ○ 可 1:12-13  路 4:1-13 
    (一)耶稣被圣灵引到旷野,受魔鬼的试探,经過了四十昼夜的禁食就饿了,这
          时试探者来到。 4:1-2 
          ●「旷野」:在犹太人心目中,这是魔鬼活动的地区,也是昔日以色列人
                      出埃及后受上帝磨练的地方。
          ●「试探」:「引誘」、「试验」、「磨练」。在这里意指「不怀好意的
                      探問或誘惑」。
          ◎马太在此特别指明耶稣的禁食是包括白天和黑夜,理由可能是因为当代
            犹太人的一些禁食只在白天,晚上则照常吃喝。所以马太要特别声明。
          ◎「四十」:这個数字跟圣经中许多事迹有关,例如摩西在山上四十昼夜
                      ( 出 24:18 )、以利亚禁食四十昼夜( 王上 19:8 
                      )、以色列人在旷野漂流四十年( 民 14:33-34 )。

    (二)试探一:地点:在旷野
                  内容:如果是神的儿子,就吩咐石头变成食物。
          回应一:经上记著说:人活著,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神口里所出的一切
                  话。 4:3-4 
          ●「那试探人的」:指「魔鬼」。
          ●「你若是神的儿子」:原意应該是「你既是神的儿子」,而不是用来质
                                疑耶稣神儿子的身份。
          ●「神的儿子」:死海古卷中,以「神的儿子」当作「弥赛亚」的职
                          衔。
          ●「这些石头」:路加的记录是「这块石头」。应該是记录的重点不
                          同所致。
          ●「食物」:bread,当地熟悉的饼。
          ●「人活著,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神口里所出的一切话」:引自 申 8:3 
            。
          ◎这试探引誘耶稣不按照上帝的旨意行事,单单因为自己是上帝的儿
            子,就决定行神迹来解决自己饥饿的問题。基本上和伊甸园中对亚
            当、夏娃的引誘相当,就是期盼自己能脱離上帝的心意,自己决定
            一切。而当日亚当的环境优渥,耶稣的环境却是饥饿艰困,其间的
            成败差异,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耶稣并不否认人对食物的需要,这是我们思考時不能偏废的。
          ◎当時的犹太人中流传一种看法,认为弥赛亚国度中,贫穷与饥荒都消失
            ,遍地都是食物,因此这试探可能与这种传说有关。

    (二)试探二:地点:在圣殿顶上
                  内容:你若是神的儿子,可以跳下去,因为经上记著说:主要为
                        你吩咐他的使者用手托著你,免得你的脚碰在石头上。
          回应二:经上又记著说:不可试探主―你的神。 4:5-7 
          ●「圣城」:指「耶路撒冷」。
          ●「殿顶」:原文是「殿的翅」,大概是指圣殿建筑中最高或悬空突出之
                      处,当時的圣殿高约180尺。
          ◎撒旦所引的圣经出自 诗 91:11-12 ,却忽略了「在你行的一切
            道路上」。
          ◎耶稣使用的经文是 申 6:16 。
          ◎这试探引誘耶稣測试上帝的保护与应许,当耶稣一跳下去,就显示
            耶稣并不是真的相信上帝会在必要的時候保护他,所以他必须在不
            必要的時候測试一下证明给别人以及自己看一看。
          ◎这试探也可能与当時的传说有关,约瑟夫的犹太古史记载当弥赛亚出现
            时,会在圣殿顶上显明自己,那是他出现的记号。

    (三)试探三:地点:最高的山
                  内容:将世上的万国与万国的荣华都指给耶稣看,对耶稣说:你
                        若俯伏拜我,我就把这一切都赐给你。
          回应三:耶稣要撒但退去!因为经上记著说:当拜主你的神,单要事奉他
                  。 4:8-10 
          ●「最高的山」:可能是异象中的经历,而非指世界上最高的山。
          ◎耶稣引的经文是出自 申 6:13 
          ◎这试探引誘耶稣不要用十字架的巨大代价(可以看看耶稣客西马尼
            园的祷告)来赢取荣耀,而透過向撒旦屈膝的简单方式换得荣耀。

          ◎魔鬼引誘耶稣不理神的旨意,单运用『神子』的身份,或藉助魔鬼的能
            力去满足自己的肚腹、超越感、与权力欲。另外,魔鬼的试探也可能关
            乎耶稣的使命,怂恿他先顾及百姓的肉身需要,继而施行神迹招来徒众
            ,最后运用手段称王称霸。
          ◎耶稣对魔鬼的答覆,均引自圣经。( 申 6:13,18   申 8:3 )。经文原来都
            论到昔日以色列人四十年漂流旷野的历史教训。

    (四)结果:魔鬼離開耶稣,有天使来伺候耶稣。 4:11 
          ●「伺候」:「照料」,在圣经中此字多与「食物」有关。
  四、耶稣開始在加利利传道( 4:12-17 )
      ○ 可 1:14-15路 4:14-15 
    (一)耶稣在施洗约翰下监后,退到加利利一带去。4:12-13 
          ●「退」:此字在马太其他地方有「为安全的缘故,而離開」的意思。
          ●「加利利」:字义是「圆圈」。是巴勒斯坦北方的省分。总人口可能
                        上百万,此处是外邦人与犹太人杂处的地区。
          ●「迦百农」:位於加利利海西北岸,那時是蓬勃的市镇及交通要塞。
          ●「靠海」:指「靠近加利利湖」。
          ●「在....边界上」:应該译为「在....境内」。
          ●「西布伦和拿弗他利」:加利利是这两支派共得的產业( 书 20:10-16 
                                   书 20:32-39 )

    (二)这举动应验了先知以赛亚的话。 4:14-16 
          ●「有光发现照著他们」:原文是「有光初显璀璨,照亮他们」。
          ◎本段引自 赛 9:1-2 ,可能是马太自己的翻译(因为与七十士
            译本的翻译不同)。意思是指加利利地区的人屡遭外邦人入侵,有如
            处於黑暗死荫之地,而今蒙弥赛亚之光照。

    (三)耶稣開始传道,内容是「天国近了,应当悔改」。 4:17 
  五、耶稣呼召四渔夫( 4:18-22 )
      ○ 可 1:16-20路 5:1-11 
    (一)耶稣在加利利海边呼召彼得和安得烈为门徒。 4:18-20 
          ●「彼得」:相当於亚蘭文的「矶法」,「石头」的意思。
          ●「安得烈」:希腊名字,可以显出加利利混杂的文化。
          ●撒「网」:原文是指圆形的「抛网」。
          ●「来跟从我」:就是「来作我的门徒」的意思。
          ◎对照 约 1:35-42 的记载,彼得和安得烈与耶稣已经有過接触
            ,不過似乎没有下定决心要跟随耶稣,到了这時候才决定要放弃一切
            跟随耶稣。

    (二)又呼召在西庇太船上补网的雅各和约翰为门徒。 4:21-22 
  六、耶稣向大众传道( 4:23-25 )
    (一)耶稣走遍加利利,在会堂教训人、传福音、治病。 4:23 
          ●「会堂」:各处犹太人在安息日举行集体崇拜的场所,管会堂的人通
                      常会邀请外地到访的犹太人讲道。所以耶稣和后来的保罗
                      可以在会堂传福音。
          ◎根据约瑟夫的记载,加利利地区共有204個村镇,每地人口不及两万。

    (二)耶稣的名声传遍了叙利亚、加利利、低加波利、耶路撒冷、犹太、约但河
          外的地区。 4:24-25 
          ●「低加波利」:字义就是「十邑」,指加利利以东及东北的地区。
          ●「约但河外」:指约但河以东的地区。
          ◎这時耶稣的名声已经超過以色列的范围,甚至连附近的地区都受到影响
            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