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的进京 21章至23章

王的进京 21章至23章

上一篇   下一篇

 

    现在来到主耶稣在世最后的一周,从他进耶路撒冷直到被钉十架,这一周在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都用四分之一来记载,马可则用三分之一,而约翰用了二分之一,可以证明这末后的一周何其重要,让我们看见王在世的末了有什么遭遇、表现和教导,以及人是如何对待这位王的。

 

    l.骑驴进京(太廿一1-11)

    伯法其位在伯大尼以西、橄榄山以东,距耶路撒冷约一哩,这应验了先知撒迦利亚的话(亚九9),公开显明出他是选民以色列人的王。他特地打发两个门徒去牵一匹驴驹,骑着进耶路撒冷。万有属主,主要用它,无人拦阻。骑驴表示谦卑,他再来时骑马,乃为争战得胜(诗计四8;启十九11),群众欢迎如王,呼喊「和撒那」(意为:求主拯救)和「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这话是从诗篇—一八篇25-26节取来的。此时全城惊动,但不多几日,却高喊:「钉他十字架」(太廿七23)。

 

    2.洁净圣殿(太廿一12-17)

    这是主第二次洁净圣殿,第一次在他工作的开始,这次是在工作的末了。因为圣殿不但是耶路撒冷的中心,也是敬拜神的所在,所以基督非常重视。虽然这里是指圣殿的外邦人院,不可以有作买卖的人,即或是兑换为奉献用的圣币和为献祭用的鸽子,也都应当赶出并推倒他们的桌凳。因为神的殿是祷告的殿,他们却使它成为贼窝了,若主看到今天教会的情况,不知要何等地愤怒,采取什么行动?但对殿里的瞎子、瘸子,主却医好他们,祭司长和文土都嫉妒、恼怒。小孩子却喊着:「和撒那归于大卫的子孙」,实在是有圣灵的感动(太十一25),因他们知道要赞美主(诗一004)。

 

    3.咒诅果树(太廿18-22)

    主耶稣在末了的七天出城到伯大尼去住宿,那里有马大、马利亚和拉撒路的家,离耶路撒冷有一哩多一点。但在耶路撒冷竟没有他住宿的地方,如同他降生时在伯利恒一样,主也不愿住在那里,但他仍愿意与他所素来所爱的人同住(约十一5)。

    早晨回城时,见路旁有一棵无花果树,果子是比叶子先长出,本来有叶就应当有果,但这棵树却徒有外表,使人受欺。无花果树代表犹太人,正如葡萄树和橄榄树一样,各有意义。这时犹太人虽然听见主的道,看见他所行的神迹,却没有结出悔改归向神的果子,因此受到咒诅而枯干,直到有一天他们回转,归回本地,像今天一样,就是发嫩长叶的时候了(太廿四32)。不过,不结果子的树都有被砍下的可能(路三7)。

    门徒希奇主的道,主教训他们信心的功课,有信心就可以叫山投在海里,象征将犹太人分散到外邦。不但主能,我们若有信心,祷告无论求什么,也必成就。今天,祷告并不少,但有信心的人不多,唯独信心的祷告是大有果效,在信的人凡事都能(可九23)。

 

    4.权柄来源(太廿一23-27)

    祭司长和长老可能是代表公会来质问耶稣,他仗什么权柄作这事,如洁净圣殿、受人称颂、教训人如拉比,并问他是谁给他的权柄,他们希望可以因此抓住把柄来控告他。耶稣不立刻正面回答他们,而反问他们一个问题,就是约翰的洗礼是从哪里来的?他们不敢回答,所以主也不必告诉他们了。这是主的智慧,也在无形中作了答复,因为约翰曾为主作见证,说耶稣是神的儿子,是弥赛亚,当然是神所差来的,仗着神的权柄作事了(约一29)

    他们希奇他智慧的回答,因为他有超过所罗门的智慧(王上三12、28;太十二42)。这里也让我们学习智慧的言语并不是人所有的问题都要回答。

 

    5.二子比喻(太廿一28-32)

    这比喻是针对法利赛人说的,也是对一切听道的人和人对神的态度来决定他们是否能进神的国。法利赛人和长老就如那小儿子,原先说去但之后却不行父的吩咐。而税吏和娼妓虽犯罪违背神,但却相信约翰所传的道而悔改了,因此先进了神的国。所以不在乎本来的情况,乃在乎对神的道之真实反应,表面应付或假冒为善都是神所弃绝的。任何罪人都可以得救,只要他愿意悔改相信。

 

    6.园户比喻(太廿一33-46)

    这比喻非常严肃,将犹太人杀害基督的严重后果说得很清楚。葡萄园指以色列国,是神所拣选和爱护的(赛五1-7;诗八十8),家主当然是指着神说的。打发仆人,是指先知们都受到园户的迫害(太廿31、37),最后打发他的儿子去,竟也被他们杀了(路廿二2;约十一53;徒三15)。当园户回来的时候要除灭那些恶人,这应验在主后七十年,耶路撒冷被毁灭。这样,被犹太人领袖所弃绝的耶稣,他复活并作了房角的头块石头(徒四10-12;弗二20;彼前二7-8),他建立了教会,也就是神的国要从以色列夺去,赐那能结果子的百姓,这石头对犹太人成了绊脚石(赛八14;罗九32;林前一23)。

 

    7.婚筵比喻(太廿二l-14)

    前面讲的葡萄园比喻乃论在旧约时代,神已经籍着先知召过以色列人,但他们抗拒,直到将基督杀害而被神弃绝。这里讲到天国娶亲的比喻乃指新约时代,神预备福音的筵席,因犹太人不接受而转临外邦人。这里的王仍指神为他儿子基督摆设娶亲的筵席,首先他打发施洗约翰、十二使徒及七十人去邀请,并传说天国近了,但犹太人却不肯来,他再打发别的仆人,如主死而复活后差遣彼得、保罗等,先向犹太人传福音,后被拒绝、受逼迫、被杀害,如司提反和雅各等。王大怒,发兵除灭凶手烧毁他们的城,应验在主后七十年罗马兵所作的,此后他更差仆人到各处去请人赴天国的筵席,不论善恶都召了来,显明神的大恩典。但必须穿主人所备的礼服,代表基督所赐的义袍,若不穿就要被弃在外,靠自己的义是不行的。不过也有人认为这礼服是指圣徒所行的义(启十九8),因为不义的人不能承受神的国(林前六9),因此被召的多、选上的少。

 

   8.回答盘问(太廿二15-46)

  (1)纳税问题(太廿二15-22)

  当法利赛人不能在耶稣的行为上找到把柄时,就想藉他的话语找把柄来陷害他。他们本和希律党的人为敌,因希律党是效忠于罗马政府的人,但此时却联合他们来试探主,并问他:「纳税给该撒,可以不可以?」这是罗马政府征收的,须用罗马钱,上面印有该撒像。当犹太人在罗马政府统治下,承认该撒为王(约十九15),就当纳税给该撒(罗十三7;彼前二13-17):但是神的物也当归给神,如按律法所定的赎罪银和十分之一(利廿七30;民十八21、24)。

    他们希奇他智慧的回答,因为他有超过所罗门的智慧(王上三12、 28;太十二42)。

    (2)复活问题(太廿二23-33)

    撒都该人有人以为是从祭司撒督而起的(王上—32-35)。他们只重摩西五经,不信复活的事,当主复活后,撒都该人更反对使徒,因他们说耶稣复活了(徒四1-2,五17,廿三8)。这是举例,不一定真有其事,是为难倒耶稣。主回答说:「他们错了,因为不明白圣经,也不晓得神的大能。复活后不娶不嫁像天使一样,所以不会有这些争婚之事。」但至于有没有复活,在他们所信的摩西五经上明说神是亚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神不是死人的神,表明他们必定复活。他们不但没有圣经的知识,更没有属灵的经历,主耶稣在这里给我们看见解经的方法是从字句里指出属灵的意义。

    (3)诫命问题(太廿二34-40)

    在法利赛人中有一个律法师出面,他问耶稣诫命里哪一条是最大的,耶稣若答那一条最大,就会被指责他是以别的为小了。但耶稣却很清楚地正面回答,且毫无避讳地说:「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神。」(申六5)这是诫命中第一且是最大的,因为不但包括了其余的诫命,而且以神为第一更是应当的,十诫中的前四条也都是论到要敬爱神。但主又说:「其次也相仿,就是要爱人如己,」(利十九18)这两条是律法和先知的总纲(罗十三9-10;加五14)。按文士将诫命分248条命令(就是应当作的)和365条禁诫(就是不可作的)共613条,实在叫人难以分辨轻重且完全遵守。

    (4)耶稣反问(太廿二4l-46)

    那些在耶稣面前自作聪明的人,以为用巧言就可以问倒耶稣,结果他们反而被耶稣问倒。基督既是大卫的子孙,大卫怎还称他为主呢?因按肉体来说,他是大卫的子孙,但以他属灵的神性来说,他是大卫的主。犹太人避讳,不直称神名耶和华而称为主,从此睹住了他们的口,这是一段最奇妙的解经,以证明基督的身分是神人二性。

     9.斥责伪善(太廿三1-36)

    在这一章里,记载了耶稣论法利赛人的话,他特别指责他们的假冒为善,主七次宣告他们有祸了。这对基督教的领袖和教师也是警戒和适用的,因为文土和法利赛人坐在摩西的位上,可能也有许多基督教的人坐在耶稣基督的位上。我们虽然要遵守他们的吩咐,但不要效法他们的行为,因为他们能说却不能行,一切都是做给人看的,所以是假冒为善。他们根据申命记六章8-9节和民数记十五章38-39节,将佩戴的经文和衣裳的缒子做得又宽又长,又喜爱首座、高位,被称为拉比。但基督徒不该受父或师的尊称,这正是天主教和基督教某些人所犯的毛病,我们只当尊敬神和基督,那些自高的必降为卑。

    主耶稣说法利赛人有七祸,即

    (1)关天国门。

    (2)勾人入教;

    (3)轻重倒置:

    (4)瞎眼领路。

    (5)外洁内污:

    (6)粉饰坟墓:

    (7)假冒为善。

    这些逼迫先知、杀害义人的人,不能逃脱地狱的刑罚,那些假冒为善、勾人入教的人就是他们的子孙。

 

    10.叹惜耶城(太廿三37-39)

    神的恩典藉古时差遣先知,但却被他们打死(代下四21),主的慈爱曾多次聚集他们如母鸡保护小鸡,但他们不愿意。主到耶路撒冷讲过多少道、行过多少神迹,他们却要加以杀害,以致他们的家和圣殿成为荒场,应验在主后七十年。他们不得再见主,直到国度来临时(路廿一24;徒三18-21),那时他们就要哀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