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太十二22-37
现在我们要思想有关官长们反对主的第二段落。我们已经看见,耶稣分别回答了他们从不同立场发出的攻击。我们能看出,他的方法是渐进的。苜先是答辩。在他们对他关于安息日的宣告提出非难时,耶稣是站在防卫的地位上答辩。其次,就是我们现在将要研究的这一段,在他们进一步反对之下,他不只对他们的指责提出答辩,而且在答辩中,加上严肃可畏的警告,告诉他们所面临的危险。最后,我们将看见,他弃绝他们,定他们的罪,断然拒绝他们要求证据的请求。
现在我们将这一段经文,分成几部分,分别加以思想。第二十二至第二十三节告诉我们引发这一次冲突的场合。
「当下有人将一个被鬼附看,又瞎又哑的人,带到耶稣那里,耶稣就医治他,甚至那哑吧又能说话,又能看见。众人都惊奇,说,这不是大卫的子孙么?」
紧接着的第二十四节,虽然很短,却十分强烈,那是官长们针对主在他们和百姓的面前,所行的这神迹而施加的攻击。
本段所余下的部分,是基督对这攻击的回答。
我们将先看这次冲突的场合;再看他们所施的攻击;最后要特别留意基督的回答。
引起冲突的场合,是主医好了一个被鬼所附的人。有人将一个被鬼附的人,带到耶稣那里。这一个人的身体,备受鬼的摧残,又瞎又哑。主没有用任何当日赶鬼的方法,他只用一句带权柄的话,就医治他。从他立刻又能说话,又能看见的事实证明了鬼已经从他身上被赶出去了。那是当时耶稣常行的神迹之一。
从这个神迹对众人所产生的影响,可以看出法利赛人指责和攻击他的真正原因。当时众人看见耶稣在那人身上所行的奇事,他们十分惊奇,说,「这不是大卫的子孙么?」这是那些深感困扰之众人的问题。他们已经注意他多时,听他的讲论,留意他所行的奇事,现在又看到这么一件奇妙的神迹:他丝毫不费气力,只说一句话就成了。因此他们发出困惑的疑问,这岂不是大卫的子孙?这问题的含义是,我们不知道怎么说,我们深感困扰!
我们只要听见众人的疑问,明白其中所包含的意义,就能领会,为什么法利赛人要接着说那些话。法利赛人和官长们,一直在担心,他们将失去对百姓的控制。在另一些场合,他们曾说,「我们怎么办呢?」「世人都随从他去了。」他们看得非常清楚,众人若接受他的教训,他们就会失去权柄。因此他们看见这神迹,不禁感到旁徨,他们犹豫地说,这会不会就是大卫的子孙?他们就企图以这神迹不是出于神的说辞,来解释所引起的疑问,说,「这个人赶鬼,无非是靠着鬼王别西卜阿。」他们若不是明知那是谎言,就是他们的德性已经堕落到一个地步,将善与恶颠倒,天与地不分,纯洁与污秽混淆。无论是出于那一种情形,至少他们企图将那神迹,归功于邪恶的势力,以转移众人的注意力,使他们离开基督。
王对这指控的回答,可以分成两方面:第一方面是驳斥;第二方面是一项宣告。他以逻辑反驳他们的诬控。耶稣很少用这样的反驳来对别人的攻击提出辩护。主平素对加之于他的批评,大多置之不理,对问题则以简短而确定的话回答。若将四福音中,人所提出的问题,和主的回答,汇集研读,不单有趣,而且大有裨益。主回答问题的奇妙之处,可以从一个事实上看出,那就是我们在圣经中几乎找不出一个人,曾接连着问他两个问题。到了今天,十九个世纪之后,还没有任何人,能对耶稣回答问题时,所启示的哲理,所采用的方法,所达致的目的,有更佳的改进。
然而在这里,官长们对耶稣作了极可怕的诬控,所以他不得不加以辩论,以反驳他们的诬蔑。
他们控告他所行的许多事,是与恶者勾结的结果。他将鬼赶出,是靠着鬼王别西卜。在他的反驳中,主攻击他们立论的不正,否认他们的指控;然后陈述并辩解他所用的方法,申言他是靠着神的灵赶鬼。
在他的答覆中,他启示了五点:第一,这指控是愚昧的;第二,这指控中有矛盾;第三,这指控是由于他们执意背叛;第四,是他们的盲瞎,使他们发出这种指控;末了,这指控说明他们在暗中与撒但勾结。因此主首先以逻辑,否定他和撒但有任何关联,使他们闭口无言。在结论时,他将他们与撒但勾结的事实,向他们引伸显明。
现在我们按着这些过程,--的来看他们。第一,他用一个很简单,合乎逻辑的说明,向他们指出那指控的愚妄。他告诉他们一项极普通的常识:一家若自相分争,必站立不住,「凡一国自相分争,就成为荒场。」因此他赶鬼若靠着撒但,撒但岂非自取灭亡。
第二,他指出他们的立场有自相矛盾之处。他说,「我若靠着别西卜赶鬼,你们的子弟赶鬼,又靠谁呢?这样,他们就要断定你们的是非。」当时有很多赶鬼的人,用各种方法,赶逐污鬼,这事实有充分的证据可稽。主并未为他们辩护,也未对他们攻击,他只是在辩论中,向这班人的父执,就是百姓的官长,提到他们。
留意他辩解中最后说的话,「我若靠着神的灵赶鬼,这就是神的国临到你们了。」在他们所指控的之外,只有一个可能,他既然不是靠撒但赶鬼,就是靠神的灵赶鬼。因此,藉着这个神迹,不单单看到了神国的主张,更看到了神国的能力。
不久之后,照着基督的意思,那些藏在深处的实情,就好像火炬一般,显明在这些人的面前。他们的指控不单不真实,自相矛盾,而且他的本质是背叛神的国。正因为他们是生活在背叛神国的光景之下,所以他们才攻击他。
我们再往下看。一方面他认为,他们说他靠着鬼王赶鬼的说法不能成立,一方面他又确定地说他是靠神的灵赶鬼。他肯定这两点之后,进一步辩说,「人怎能进壮士家里,抢夺他的家具呢?除非先捆位那壮士,才可以抢夺他的家财。」换一种说法,他是这样对他们说,「你们控诉我靠着鬼王赶鬼,难道你们的眼睛睛看不见,我赶鬼的时候,正是证明了我已用手征服了鬼王?我非但未藉鬼王之力,相反的,我将鬼赶出,正是已将他制服的结果。我进了壮士的家,将壮士捆住,因而抢夺了他的掳物。」将那壮士捆绑的,是基督的完美。不单单是藉着耶稣的死,更是由于他纯全的人性,使他能将壮士捆绑,能抢夺他的家财。他以人的身分,胜过了撒但对他的试探,将他捆绑,并且抢夺了他的家财。那藉着十字架,进入他得胜境地的神的儿女,或多或少知道,捆住壮士的意义。他的十字架是得胜的权势,使我们能自由抢夺壮士的家财,抢救受制的灵魂。
他还用反驳的方式说了另一件事,「不舆我相合的,就是敌我的;不同我收聚的,就是分散的。」在这一个说明中,包含着几项历久不变的原则。留意主话中的层次。那「不与我相合的」,所指的首先是撒但,在这一节满溢着的亮光中,有两个敌对者正面面相对,一位是收聚者,另一个是分散者;两者恒久彼此为敌。这话非但说明王没有与撒但勾结,而且说明一个事实,王与撒但所作的一切为敌。他从一个人身上将鬼赶出,使这个人回复和谐及均衡的生活,将他招聚到他的家中,也就是归回神的家。只有撒但将人分散,使之流离,他就是那掳掠者。
宇宙中只有两种力量在运行,一种是收聚,一种是分散。耶稣实际上是对他们说,不要将站在收聚力量中心的那一位,和站在分散力量中心的那一位相混淆。任何有逻辑思想的人,都必须分清楚善与恶的界限。
但主声明中那「不与我相合的」,也可以应用在每一个人身上。耶稣彷佛在对那些人说,人在生活上若不产生向心的作用,就必产生离心的作用。我正在收聚,你们所作的是什么?他的意思是他们所从事的是分散的工作,因此和撒但站在一边的不是他,是他们。
这一个周全的声明是真实的,如同神是真实的一般--每一个人的最深处,也都知道他的真实性--那收聚者是在反对分散者。耶稣在两者之间划下清楚的界限,将他所作的与撒但所作的分开,也将人加以区分。这分界线是审判的宝座。我们是与他相合抑或与他为敌?我们不妨自问,我们是在收聚或者正在分散?
现在我们来到本段末了那些令人战栗的话。耶稣所说的一切事中,没有一件事比这事更锐利,更严肃。每逢读他的时候,都令我们战栗。耶稣基督在此,向人揭露了一个境界,人一旦进入这境界,他就无可救药了。他曾宣告说,他来到地上最高的使命,是为寻找拯救失丧的人;他也曾宣告,他能拯救,且愿拯救那些被人弃绝,被人认为毫无盼望的人,并要再造他们。如今他又宣告,有一种人,他们心中的态度,使他们永远不能得赦免。如此严重的话,我们必须格外留心解释,理由有二:第一,使我们不致作错误的强调;第二,使我们不减轻他的严重意义。我们很容易犯这两种毛病。我们读这段话时可能加上他原来所没有的意思;或者我们轻描淡写的解释,而将耶稣基督话语里的严重性抹去了。惟有用最简单的方法,才能帮助我们明白他的意思。
他的全部声明可以分成三部分。头一部分是一个严肃的警告。第二部分是他对毁谤他的人,所作的申诉。第三部分,是全部声明中最可畏的一段话,因为乍看之下,似乎连耶稣基督自己,都认为这班听他说话的人,已经没有了指望。
第一,警告。为了不过分强调这段严重的话,先让我们仔细的观察,这些话只构成一项警告,并非一个宣判。我们没有充足的理由,可以相信那些法利赛人,已经犯了不得赦免的罪,但他们已经靠近要犯这罪的边缘,以致一向对罪人抱着希望的耶稣,最后也不得不发出短暂的悲叹。显然他们几乎已经越过那可怕的界限。然而当主发言之时,他们尚未越过那界限。主的话是警告,不是定罪的宣判。因此我们若参照上下文,就不能说,诋毁人子靠着鬼王赶鬼,就是亵渎圣灵。他们所亵渎的是人子,主自己明说,干犯人子的,还可得赦免。
那么这警告的性质是什么?主曾说,「我若靠着神的灵赶鬼,这就是神的因临到你们了。」主说这些话,明显是要教导人,赶鬼若不是靠神的灵,就是靠撒但,再无其他途径。他们诬指他靠着鬼王赶鬼,这样就否定了他是靠着神的灵赶鬼。照着主的解释,这样作也就是拒绝了神的国。他们听到有关天国的声明,看到天国所彰显的大能,却仍然加以拒绝。他们若在这种情形之下,持续不变,刚愎到底,那就是干犯圣灵,永远不得赦免。干犯圣灵的罪,是至终拒绝相信圣灵为耶稣基督所作的见证。因此干犯圣灵的罪是坚持到底,执意刚硬,弃绝圣灵所彰显的天国之意义,并弃绝王的权能。
在王讲论的结尾,他说,「因为心里所充满的,口里就说出来。」留意其中的原则。说话干犯圣灵并不是出于一个高深的理论,也不是无意之中,脱口而出的一句话。一个人说他不相信这见证,乃是因为他心里弃绝王。这才是不得赦免的罪。因着他无限的怜悯,藉着十字架,天底下没有一样罪不能消除,除了那拒绝接受怜悯,将恩典弃置不顾的罪之外,因为那罪是抵挡王权,拒不降服。
那些人已经非常接近这罪。他宣告说,凡说话干犯人子的,还可得赦免;但人若坚持不愿顺从,拒绝接受他的任何恩惠,那样就与赦免无分了。干犯圣灵的罪是明知故犯,而个人若弃绝圣灵的见证到底,他们心中所充满的,口要就说了出来。
接着他又对他们说,「你们或以为树好,果子也好;树坏,果子也不。」你们所以说一棵树坏,因为他结的果子坏;你们断言一棵树好,因为他的果子好。在他的这些话中,包含着极大的怜悯,和巴不得帮助他们的意愿。他请求他们,不要将善果归之于坏树,这正是他们所作的。他为被鬼附的人赶鬼,他们却将这些善事归之于撒但的作为。他要求他们事理一致,应当因这些事的缘故信他。
最后他向他们所发出的话,极为可畏,「毒蛇的种类,你们既是恶人,怎能说出好话来呢?」这话虽然严厉无比,其中也藏着怜悯。对着这么一般人,那满有盼望的基督,似乎也感到束手无策。他的意思是:你们口中怎能吐出真言?你们怎么能因果子好,就说那棵树好?你们怎能说出真理?你们是毒蛇的种类,你们在德性上败坏,你们没有道德上的分辨能力。
读这一段圣经,无法不感觉到,他对一个人的心和生命,那种深刻的鉴察力量。基督的大能,今天仍一样地明显。他在我们这一个时代的工作,其奇妙远超过他在肉身之日。今日有无数的见证人能述说,他们生命中的转变。除了他的大能之外,无任何方法能带给他们这种改变;原先卑下怯懦的人,如今既勇敢又高贵。他在各方面所显示的大能,都远超过当日他行在物质范围里的奇迹。他们是耶稣今日在道德上得胜的明证。摩利逊(F. cotter Mserrison)在他所着的「人类的服务」(The Service of Man)一书中,自承并不相信基督,但他说,「基督教的教义,具有一种能力,能提廾并发展一个人圣洁的品性,非其他哲理和信念能与之相匹。」对于这一点我们如何解释?这问题的答案,在乎回答问题的人里面的倩形如何?我们的心若单纯诚实,那样,答案只有一个--那一个把污鬼赶出去的,自己是一位纯洁者;那一个把人从情欲中拯救出来的,自己是感情之主;那一个把人从卑贱中提升的,自己是高贵而诚实的。我们看见今天许多发生在道德范畴内的神迹,除非我们的心完全堕落了,否则我们就不得不亲吻他的权杖,为万有的主加冠,谦恭地俯伏在他的荣耀之前,向他敬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