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太二十七1-26
这一章的头两节,把这一章的内容和前一章衔接起来。我们已经看过头一场审问的情景。他们歪曲公义,因为公会在夜间聚集,按照他们的律法,这样作是非法的。这可以从马太这两节简短的记载中看出,「到了早晨,众祭司长和民间的长老,大家商议,要治死耶稣。」那就是说他们在早晨商议,如何将夜间所作的决定付诸实行,这是为着在技术上符合律法的缘故。他们决定要利用罗马政权作工具,来成全他们的卑鄙计议,因此他们「就把他捆绑,解去交给巡抚彼拉多」。
在这一部分中,突出的人物是上自己、犹大、和彼拉多。
首先,我们把目光集中在王的身上。他站在彼拉多的面前,声言他是犹太人的王。前一天晚上,他在公会面前,严肃的起誓宣称自己是神的儿子,是弥赛亚。如今彼拉多又问他这个问题,虽然方式不同,但仍是以一个审问者直接侦讯囚犯的口吻说,「你是犹太人的王么?」王以同样镇静的态度,虽然没有用正规的方式回答,但仍像前一夜一样,清楚明确地对巡抚说,「你说的是。」这回答的意思就是,你说得不错,我就是犹太人的王。接着彼拉多偏离了法官应有的立场,他提醒这个受审者,那些祭司们的叫嚣。耶稣连一句话都不说。基督对真实司法程序的尊重,远超过彼拉多。对坐堂审问的,他回答审讯;对叫嚣张狂,和那些已经决定置死他的人,他一言不发。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曾和基督接触的两个人。每一个人的下场和结局,都是可悲的失败。
这是犹大最后的写照。我们看他的时候,有些什么事使我们印象深刻?第一,太迟的悔改;第二,太迟的归还,他把那三十块钱丢回殿里;第三,那可怕的报应,藉着他自己的手临到他。犹大出现在耶稣受审的场所,彷佛他是基督自己的门徒之一,且是属于那一小圈内的一分子。从这卷福音书一路读下来,我们看见曾有许多人拥挤他,有些官长和有权位的,也会对他深感兴趣。然后我们也看见,他们如何渐渐退去,先是官长们,后来足众人,直到他渐渐严肃地移向他受死之前最可怕的时刻。以人间的交谊而论,他只剩下了孑然一身。当他对众传道之日,犹人曾一路与他为伴。他与他同席,许多他私下的亲密交谈,他都在场听见了。他曾是自认对他忠诚的人之一,属于最接近他的内圈分子。但这人是叛逆者,从最内圈将我们的主出卖给圈外。接着他本国的人又出卖他,将他卖在罗马的政权之下。因此在他从内圈被卖到外圈的过程中,我们的主被他自己的门徒,交在阴谋夺取他性命的仇敌之手;他又被他本国的人,交在对他漠不关心的外人手中
曾有不少人,以极生动有趣的说法,希图为犹人脱罪,我不愿多谈。我们要看他对自己所作之事的看法--「我卖了无辜之人的血,是有罪了。」他不是说,我犯了愚蠢的错误,或是我错了;也没有说,我只是想刺激他从速宣告自己是弥赛亚,他说我「是有罪了」。我们从这一幅可怕的图画中来看犹人,我们看见一个被恐怖所充满的人,就是一个失丧之灵魂的恐怖,他充满了罪恶感,和对罪恶之后果的恐惧。他没有为那罪遗憾,也没有脱离那罪的愿望,只是想逃脱那罪的结局。这不是一个人归向神的悔改。一个人对罪生悔意,倘若其动机只是出自欲逃避罪的后果,那么他全然不知悔改这一个词的真实意义。真实的悔改是,只要能洁净他的罪,即使必须背负地狱之火,他也不怕。这样的悔改,就能成就救恩。
他将银而归还,为时已晚矣。当时的情景很戏剧化。众祭司正从他们聚集的大祭司的院子,向着彼拉多的衙门走去。出了墙就是圣殿的外院。正当这一伙祭司的行列挟持着耶稣向前走去的时候,犹大突然冲向他们,喊着说,「我卖了无辜之人的血,是有罪了。」留意那残暴的回答,「那与我们有什么相干?你自己承当吧!」你一手作成的交易,不得反悔!犹大明白了情势已不可挽回,就把那三十块钱--他连一块也没有花,从未有人因出卖基督获益--丢在圣殿的外院里。这是对一个醒悟得太迟的人,令人战栗的启示!他匆匆的出去吊死了。这一个奇身在基督国度内圈中的叛徒,终于将自己处死。
倘若我们要明白,真实的悔改和虚假的悔改之间的区别,那么我们再回头看彼得的故事,将有关彼得的叙述,和这里的叙述作一个比较。彼得会那么卑下地否认主。留意这两个故事
的结语。对于彼得,故事的结尾这样说,「他就出去痛哭。」对于犹大的结语是,「出去吊死了。」我们看见,前者为自己的罪忧伤痛悔,转离罪,渴望除去罪行所施的伤害;后者想逃避罪行的后果,却以自己的手,将自己投在那后果中。
现在让我们沉静地来在那些祭司们。他们拾起那三十块钱。留意他们的虔诚意识。这班人在策划并煽动这一幕丑剧,犯下了最黑暗的大罪之后,竟然说,「这是血价,不可放在库里(原文意:放在库里是不合法的)。」我们要怎样处理这些钱呢?我们要把这笔款尽力用在慈善公益上。我们用这笔钱买窑户的那块田,用来埋葬外乡人吧。到如今人们还是常常以捐款行善,来遮掩钱的不洁。注视显在这件事上的讽刺和嘲弄。人们给那块田,起了一个再好不过的名字。众祭司竭力要遮掩他,称他为埋葬外乡人的地,但百姓说,那是一块血田!他们在无意之中,为那班人所作的恶行正名,一直留到今天,他还叫作血出。
彼拉多的故事是一个良心的故事,有以下几个清楚的过程:首先是良心的受惊,接着是良心的挣扎,随后是良心的妥协,最后是良心的麻痹,停顿!这段经文最后给了我们一个启示:一个人若单凭良心来规范自己的生活,十之八九将毁了自己。
他的良心就在耶稣站在他面前的那一刻受了惊。此外再找不出其他解释。彼拉多是一个从未受人欢迎的人,甚至他自已的朋友也不喜欢他。他为人冷酷,刚硬,铁石心肠,好流人血,很可能他出身于奴隶家系,很可能是经过好几代才兴起的。如果不是神的恩典,一个人高升,拥有权柄以后,往往就会成为最大的暴君。但是当祭司们把一个这样的人犯带到他面前,他吃了一惊。从未有这样的人犯,站在他的面前。彼拉多是罗马权威的具体代表,但是当这样一位「人纪」站在待审席上的时候,他竟然立刻成了主审,而他反而成了人犯。彼拉多被他那庄严沉静,肯定他是犹太人的王的回答所震慑。「你是犹太人的王么?」这样问的含义是,你自称是犹太人的王,真是荒唐,赶快说你不是,以取消此案!他非但没有否定,他的回答还是郑重而肯定的。彼拉多预料这个「人犯」会希望脱罪,他发现这个「人犯」毫无这样的意图。彼拉多自己愿意给他机会,让他能够逃脱。他的良心受到了惊扰。
然后我们看见一个良心在挣扎的人。从彼拉多对着祭司们为耶稣所作的辩护,以及他最后的建议(他以为这是聪明的方法),可以看到他良心的挣扎。趁节期释放一个出名的囚犯是他的惯例。巴拉巴曾犯抢劫杀人罪,但他是以拯救自己的同胞为藉口。巴拉巴的意思是「父亲的儿子」,他更像一个头衔。有一些古卷说,他的名字是巴拉巴耶稣。很可能他曾以弥赛亚自称,从事物质的劫掠。彼拉多看见他们之间的分别,他想这些犹太教中的首领,如果促使他们作一个选择,毫无疑问的他们会拣选耶稣。彼拉多对祭司的认识真是太少了!你们要我释放那一个给你们?是称为基督的耶稣呢?是巴拉巴呢?
接着有一段间歇的时间,众祭司趁机挑唆众人,要求释放巴拉巴。照着约翰的记载,就在这一段时间内,彼拉多单独与耶稣在内室中,他面对面的问基督说,「真理是什么呢?」
经过内室的面谈之后,众人已经准备好要回答了。彼拉多对众人说,「这两个人,你们要我释放那一个给你们呢?」他们回答说,「巴拉巴。」彼拉多也许感到迷惘,良心交战不已,说,「这样,那称为基督的耶稣,我怎么办他呢?」众人像前面一样迅速的答覆,根本用不着思索,他们早经祭司们授意,「把他钉十字架。」彼拉多又说,「为什么呢,他作了什么恶事呢?」至此我们能看出他的心里正在交战;究竟应该顺从内心深处对这个人的认定;或者屈从众人的叫嚣,以保个人的权位?他晓得祭司们的狡猾,他清楚知道若释放耶稣,他们会向罗马控诉他,告他对该撒不忠。
接着是他当众洗手的一幕。就在这时,那个陷于狂乱的犹大,回到祭司长的面前,说,「我卖了无辜之人的血。」而现在彼拉多说,「流这义人的血,罪不在我,你们承当吧!」
最后怎样呢?良心麻痹了。「把耶稣鞭打了,交给人钉十字架。」
现在让我们再一次回顾,从犹大的故事,我们得到一个教训,有一种罪是不能得赦免的。新约圣经会有几处说到这事,每次提到这罪总是很严肃的。这究竟是什么罪?就是弃绝救主。
倘若犹大不是到大祭司的面前去承认他的罪,而是向基督认罪,他必在那时当场就得着赦免。倘若他不让那从罪所产生的恐惧,将自己赶逐到自毁的绝境,而是将自己投在耶稣柔和的怜悯之前,他也必在那时立得赦免。那总不得着赦免的罪,就是蓄意将他弃绝,不要他作救主的罪。
从犹大的故事中,我们也吞见一件事:我们将基督订价多少,我们就可如数得到。这是一个可怕的事实。我们可以按着我们所订的价格出卖他,魔鬼会照价收买。有一位芝加哥的漫画家,昼了一张寓意深长的昼。他所画的是一个人在他的办公室内,正倚桌书写,不时核对着他的账。他办公室门外,基督正站在那里叩门,但那门是锁着的,他无法进去。在那人身旁站着魔鬼--不是中古时期青面獠牙,头上有角的样子,而是举止优雅,服饰入时的绅士,正在以黄金诱他。魔鬼在那里干什么?他在那里照着那人所要的付给他,只要他开口,魔鬼就如数照给,目的只为将基督关在门外。这幅漫画真是生动,也真是可怕,但他何其真实!魔鬼的任务是将人所要的任何东西给人,惟一的条件是要人将基督关在门外。
然而在「得到」和「赚到」之间是有分别的。一个人从出卖基督所得到的,在永恒里面是不通用的,而且至终他的灵魂要像犹大一样,进到黑暗之中。他要将历年所得到的都抛在圣殿的院落之中,像犹大一样,既失去了基督,又失去了所得到的三十块钱。
我们看见王在彼拉多的堂里受审问。但实际上被害的是彼拉多。将近两千年已经过去了,现今世人都知道,祭司长并不是典狱长,他才是。他的右手握着他们,他们永远的定命由他掌握。那个罗马的巡抚不是审判官,他是一个囚犯,他问了一个超过他能明白的问题,「那称为基督的耶稣,我怎么办他呢?」就在彼拉多释放巴拉巴给他们,将耶稣交给人去钉十字架的那一刻,罗马帝国在神的计划之下,已经注定了覆亡的命运。没有多久之后,一群跟随基督的人,到达了罗马。那位风尘仆仆,疲惫不堪的人犯保罗,被解到这城,在自己所租的房子里,接待凡来见他的人,将耶稣的事教导他们。这位耶稣曾被他们的巡抚,交给人钉在十字架上。罗马就如此从他最中心的地方开始被震撼了,他的异教势力,就是因那位曾受被拉多抛弃的王之来临而被粉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