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耶穌的受難(第21-27 章)
馬太福音21-27章詳細地記載了主耶穌在受難週發生的事情,譬如騎驢進入耶路撒冷、潔淨聖殿、和猶太領袖進行最后的爭論、香膏膏主、末世的講論等等,當然,整個受難週的高潮就是主耶穌的被捕、受審和釘十架。
1. 光榮進耶路撒冷(21:1-11)
經文一開始便交待了事情發生的地點,說明是在伯法其的時候,打發門徒去找驢駒子的。門徒按照主耶穌的吩咐去做,牽了驢和驢駒子來,讓主耶穌騎著驢駒子進入耶路撒冷。主耶穌進入聖城的時候,為什么只騎驢駒子,而不選一匹駿馬來顯出祂的威榮呢?這是為了再一次說明主耶穌就是彌賽亞(參撒迦利亞書9:9)。主耶穌光榮地進入耶路撒冷的那天,就是我們傳統所說的棕樹主日,也稱為棕樹節,這是主耶穌在世的最后一個禮拜的開始。
群眾高呼的“和散那”原本有“求救”的意思,在這裏是一句稱頌的話。詩篇118:25-26詳細地解釋了“和撒那”的意思。在四卷福音書中,只有幾處記載耶穌獲得世上的榮耀,馬太福音21章這裏是其中之一。耶穌勇敢地宣告自己是王,群眾更為祂歡呼,甚至合城的人都驚動了!
2. 潔淨聖殿(21:12-17)
如果要明白這段經文的意思,就要了解當時的實際情況。聖殿分有幾個院子,商人和兌換錢幣的人當時在聖殿的外邦人院擺起攤檔,他們的貨物充塞著整個院子,但是他們都是不合法的商人,他們以高價出售獻祭的牲畜,從遠道而來的朝聖者身上牟取暴利。
另外,當時的通用貨幣印有羅馬皇帝的頭像,所以猶太人奉獻的時候,會把市面上流通的貨幣換成聖殿的貨幣。按照這種理解,商人在那裏出售獻祭的牲畜,以及為人兌換銀錢,不是使別人更加方便嗎?但是他們往往把兌換率提高很多倍,以便從中得利。另一方面,距離聖殿不遠的地方,就有一個市場,如果前來獻祭的人是敬虔的,他可以在那個市場買來鴿子。
聖殿最主要的功用是用來敬拜神!現在,商人竟然可以在聖殿裏擺賣,顯然是因為祭司收了賄賂,他們使神的殿變成市場,妨礙人敬拜神。主耶穌看見聖殿被糟蹋,于是趕出一切做買賣的人,推倒兌換銀錢之人的桌子,潔淨神的殿。在聖殿裡,主耶穌也治好了殿裏的瞎子和瘸子,但是,當祭司長和文士看見這一切的事情,又聽見有小孩子不斷地向主耶穌喊叫說:“和散那歸于大衛的子孫”的時候,他們表現得十分忿怒,因為他們根本不承認耶穌是彌賽亞。
3. 咒詛無花果樹葉21:18-22)
主耶穌在最后一個禮拜裏,祂選擇在伯大尼住宿,早晨才再次進入耶路撒冷城。伯大尼是橄欖山東邊的一條小村子,距離耶路撒冷大約三公里。
當主耶穌早晨進城的時候,祂餓了,想在路旁的無花果樹上找果子吃,卻發現樹上除了葉子之后,什么也沒有,于是主耶穌咒詛這棵無花果樹。
無花果是巴勒斯坦地很普通的果樹,通常在二月就可以看到第一批初熟的無花果。一般來說,樹上還沒長葉子,就會先結果實,在二月底或者三月初已經是果實累累的了,到了三月底到四月初的時候,無花果樹的樹葉才會長出來。所以按這常理來說,當看到無花果樹有葉子的時候,可以預料樹上已經有無花果了。但是這棵無花果樹只長葉子沒有果子,顯然是不合乎神造無花果樹的目的,所以這棵樹被咒詛。
事實上,主耶穌的這番話乃是一個以行動來表達的比喻。主耶穌的憤怒是針對沒有實質的宗教,正如這棵無花果樹遠看起來很茂盛,但近前看的時候卻沒有果實。同樣,當時聖殿的外貌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裡面的獻祭活動卻極為膚淺,人們並不是真誠地敬拜神。如果你的敬拜只有表面的信心,卻沒有實際的行動,就像這棵枯干的無花果樹一樣。
主耶穌咒詛無花果樹之后,這棵樹立刻枯幹了,門徒希奇地追問原因,主耶穌便詳細地解釋這是關乎信心的問題,馬太福音21:22記載了主耶穌的總結:“你們禱告,無論求什么,只要信,就必得著。”
這是一個禱告的承諾,這裡並不是保證只要我們向耶穌祈求並相信,就可以得到我們想要得到的一切。神是不會應允那些會傷害我們、或者違反祂的本性和意願的祈求的,正如雅各書4:3所說:“你們求也得不著,是因為你們妄求,要浪費在你們的宴樂中。”耶穌的話並不是一張“空頭支票”,只要我們的祈禱與神國的原則一致,神是很樂意應允這些禱告的。
4. 與猶大領袖爭論(21:23-23:29)
1. 權柄的來源(21:23-27)
主耶穌最后一週的行程非常緊密,祂每天進入耶路撒冷后,立刻到聖殿教訓人,馬太福音21:23-23:39,便記載了主在聖殿裏和猶太領袖的爭論。當時,主耶穌正在聖殿裏教訓人的時候,有祭司長和民間的長老來挑戰祂,質詢祂究竟是從哪裏得到權柄。這件事發生在主耶穌趕出兌換銀錢和賣鴿子之人桌子的第二天。
這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假若耶穌說,祂的權柄是從神來的,猶太領袖就可以控告祂褻瀆的罪;如果祂說是憑自己的權柄來行事,群眾就會認為法利賽人有更大的權柄。但耶穌用了一個看來毫無關聯的問題來回答,把他們真正的動機暴露出來。其實他們不是真的想得到問題的答案,只是想陷害耶穌。
主耶穌知道法利賽人的目的是想得到把柄,來支持自己的觀點和指控,所以主耶穌反問他們一條問題,“約翰的洗禮是從天上來的,還是從人間來的?”耶穌問這個問題,是要這些猶太領袖回答他們自己的問題,就是有關耶穌的權柄從何而來,這個問題使他們頓時感到不知所措。那時候,人們認為約翰是一個先知,他不是光,他只是為真光作見證,那照亮世人的才是真光。約翰曾經指出,耶穌就是那光,所以如果猶太領袖接受約翰的權威,他們也一定要接受耶穌。但是假如他們拒絕約翰,就是拒絕人們了,所以他們陷入困惑中。
在無凌兩可的情況下,他們選擇了“我們不知道”作為答案,于是主耶穌說:“我也不告訴你們我仗著什么權柄做這些事。”猶太領袖們立刻無話可說了。
2. 兩個兒子的比喻(21:28-32)
馬太福音21:28-32是兩個兒子的比喻,大兒子本來拒絕進去葡萄園工作,不過后來懊悔了,終于去了;小兒子雖然答應去,結果卻沒有去。主耶穌藉這個比喻讓猶太領袖們知道誰才是願意聽從父親的話的兒子。
比喻中的稅吏和娼妓就像第一個兒子一樣,他們生活在罪中,與神的教訓背道而馳,但是后來悔改了。但是這些猶太領袖表面上雖然虔誠,卻只是口頭上的敬拜而已。
許多人注重宗教的外表儀式,不過這些並不代表內心與生活的悔改,只有內心真誠的悔改,才是神唯一真正注重的。神看重的是我們的心,而不是我們的外表;神知道我們的心思意念,所以我們必須言行一致地活出屬主的生命。
3. 園戶的比喻(21:33-44)
園戶的比喻中有很多角色,當中都是有特別意思的。第一個是園主,代表了神;第二個是葡萄園,這是代表以色列;第三個是園戶,代表的是猶太宗教領袖;第四個是僕人,代表忠于神,並且向以色列人傳講信息的先知和祭司;第五個是園主的兒子,當然是代表主耶穌;第六個是其他的園戶,代表了外邦人。這個比喻的內容是指出,主耶穌來到世上,首先是作猶太人的救主,但是猶太人卻棄絕耶穌,殺害耶穌,並且拒絕祂所傳講的救恩,所以救恩便傳給外邦人了。房角石是在一座房子最重要的石頭,主耶穌稱自己是“匠人所棄的石頭”,但是祂卻要成為房角的頭塊石頭,成為教會的基石。
當主耶穌講到這裏的時候,祭司長和法利賽人才知道這個比喻是針對他們而說的,這使他們更惱恨耶穌,決定要想盡辦法來捉拿耶穌。
4. 婚筵的比喻
這個比喻是有濃厚的文化背景的。按照當時的習俗,主人會對客人發出兩次邀請,第一次請求賓客出席;第二次則通知他們一切已經預備妥當。這個故事的國王卻是三次邀請祂的賓客,但每一次他們都拒絕了。按著傳統風俗,主人會為賓客預備參加婚宴的禮服。不穿禮服是令人難以想像的,主人會認為那客人妄自尊大,或者是想侮辱主人,根本不想參與這個婚禮慶典。
比喻中的國王就是神,神希望我們在祂的筵席上和祂在一起,因為這是一直到永恆的筵席。這就是祂一次又一次地邀請我們的原因。
另一方面,前來參加婚禮的禮服就是進入天國所需要的公義,這是基督賜給每一個信徒的。如果有人沒有披上藉著信耶穌而得的公義衣袍,而嘗試披上他們自己認為的公義或者藉著他們的努力和善工,是永遠達不到神的標準的。當王來視察的時候,你如果沒有公義的衣袍,就被扔出去,被丟在黑暗裏,這是主對我們單刀直入的警告。
5. 納稅給該撒的討論(22:15-22)
這又是法利賽人想出來陷害耶穌的其中一個計謀。法利賽人是一個反對羅馬政府佔領巴勒斯坦的宗教團體,而希律黨是支持希律安提帕和羅馬政府的政治組織。平時,這兩個群體是彼此仇視的,這時他們卻聯合起來,為要攻擊耶穌。
這兩群人一同去問耶穌關于給羅馬政府納稅的問題。如果耶穌贊成納稅給凱撒,法利賽人可以指祂違背神,因為猶太人只承認神是惟一的君王;假若耶穌說不應當納稅,希律黨人就可以用背叛羅馬的罪名捉拿祂到希律那裡。
按照當時的規定,猶太人必須給羅馬政府納稅,這些錢直接進到凱撒的銀庫,部分用來維持外邦偶像廟宇和羅馬貴族的奢華生活,所以猶太人都憎惡這些稅捐,但是印在銀幣上的該撒肖像,卻無時無刻提醒以色列人必須服從羅馬政府。主耶穌用“該撒的物當歸該撒,神的物當給神”,指出我們有雙重的公民身分,避過了法利賽人和希律黨人設下的陷阱。我們在社會上的公民身分要求我們為了所得的服務和福利而納稅;而我們在天國裡的公民身分,則要求我們的心靈對神要服從和委身。
6. 活的討論(22:23-33)
撒都該人不相信復活的事,因為在五經中沒有直接教導復活的事,法利賽人不能根據五經找出復活的有力論據。撒都該人以為他們肯定可以難倒耶穌,但是最后卻被耶穌駁倒了。
撒都該人問天國裡的婚姻將會是怎樣的,于是耶穌告訴他們,不要用人的角度去看神,來虛構永恆和天國,倒要關注自己與神的關係。由于撒都該人只接納摩西五經是聖經,所以耶穌就用五經來回答他們的問題,指出亞伯拉罕、以撒和雅各的肉身雖然已經死了,但是從神的角度來看,他們仍然是活著的,所有的信徒在耶穌裡也能夠享受復活和永生。
7. 最大的誡命(22:34-40)
法利賽人問耶穌哪一條是最大的誡命。主耶穌引用申命記6:5和利未記19:18,指出“你要盡心、盡性、盡意,愛主你的神。這是誡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倣,就是要愛人如己。”愛神和愛人總括了十誡和舊約其他的道德律法,是整本舊約律法和先知道理的總綱。
8. 基督與大衛的關係(22:41-46)
法利賽人、希律黨人和撒都該人都已經提出過他們的問題,現在耶穌轉過來問他們一個尖銳的問題:“彌賽亞是誰”。基督是誰的子孫這個問題的回答是非常重要的,在舊約理,天父為祂作見證;聖靈藉著大衛的口,為祂作見證;父神又親自為祂作見證。
在場的這些宗教領袖沒有一個人能夠回答基督是誰的子孫,馬太福音22:46告訴我們:“他們沒有一個人能回答一言。從那日以后也沒有人敢再問他什么。”不過,從第二十三章開始,我們看見主耶穌對文士和法利賽人說了很嚴格的話,祂多次說:“你們這假冒為善的文士和法利賽人有禍了!”
9. 譴責文士和法利賽人(23:1-12)
法利賽人把自己的傳統、對律法的解釋和應用,放在和律法同樣重要的位置。他們的這些規條有些是很有價值的,所以主耶穌勸門徒要謹守遵行,只是不要效法他們的行為, “因為他們能說不能行。他們把難擔的重擔捆起來,擱在人的肩上,但自己一個指頭也不肯動。”主耶穌並沒有譴責過他們的教訓,只是斥責他們的虛偽,他們只在外表上遵從規條,又教導別人去遵行這些規條,自己卻不遵行,內心也從來沒有尊重過神。在馬太福音23:5開始的一大段經文裏,主耶穌一一舉例說明法利賽人和文士的假冒為善。23:5所說的“佩戴的經文”,是指裝著四節經文的細小皮盒。(參申命記6:8),虔誠的猶太人都會嚴謹地遵守這個吩咐。但是這些佩戴的經文已經成為了身分地位的象徵,失去了佩戴的原意。
“衣裳的繸子”是指衣服上的小流蘇,這些原來只是象徵而已,不過因著舊約提到衣裳繸子,法利賽子便把繸子做長了,表示自己是一個虔誠的人。
主耶穌再次揭露了宗教領袖的虛偽心態:他們認識聖經卻沒有實踐出來;不關注“成為聖潔”,只關心是否被“看為聖潔”,使別人稱讚自己。但是主耶穌強調:“你們中間誰為大,誰就要作你們的用人。凡自高的,必降為卑;自卑的,必升為高。”
10. 七件令神發怒的事(23:13-36)
這七件事又稱為“七禍”。這七句論及宗教領袖的話,帶著審判和悲痛的語調,這七句話也同樣在警告我們。現在我們來看看這七禍分別是什么。
第一禍(23:13-14)
主耶穌指責宗教領袖因為渴求更多權力、金錢、地位,令他們看不見神,也影響到整個民族看不見神。
第二禍(23:15)
這是指責法利賽人引誘人像自己一樣離開神。
第三禍(23:16-22)
主耶穌指出,法利賽人盲目地引導神的子民去跟隨人為的傳統,而不跟從神的話。主用了“瞎眼領路”的比喻,指出所走的路並不是一條通向永恆的道路。
第四禍(23:23-24)
主指責他們只關注無關痛癢的細節,忽略了真正重要的真理,就是公義、憐憫和信實。這兩節經文所提到的薄荷、茴香、芹菜都是猶太人在自己園子裏種植的香料,主耶穌說,法利賽人把這些獻上十分之一是對的,但是他們錯在沒有尋求公義、憐憫和信實。
第五禍(23:25-26)
法利賽人仔細地注意潔淨禮儀的細則,卻沒
有注意真正潔淨的重要性。
第六禍(23:27-28)
指出法利賽人用屬靈的行為來掩飾罪惡。
第七禍(23:29-36)
假裝從歷史得到教訓,表現出來的卻不是這樣,經文中所提到的先知、智慧人和文士,可能是指耶穌所預言那些被逼迫、蹂躪和殺害的初期教會領袖。當時的人口口聲聲說不會像他們的祖先那樣殺害神所差來的先知,心裡卻想著殺害彌賽亞及祂忠心的跟從者。所以歷代流義人血的罪都歸到他們身上。
11. 為耶路撒冷哀哭(23:37-39)
主耶穌希望招聚屬祂的人在一起,像母雞用翅膀覆庇小雞一樣,但是人卻不肯讓耶穌這樣做。許多時候,我們受到傷害,卻拒絕基督的幫助,認為祂不能把我們所需的給我們,但有誰會比我們的創造主更知道我們的需要呢?,只要我們來到主耶穌那裡,祂就會保護我們,祂應許我們可以得憐憫,蒙恩惠,作隨時的幫助。
5. 末世的講論(24:1-25:46)
末世是指末后的日子,是主耶穌再來的那個世代,那時候,所有的物質世界都要被銷化,馬太福音第24-25章,都是講到末世來臨的徵兆。當門徒詢問主再來和世界末日的預兆時,主耶穌的第一個反應是:“你們要謹慎,免得有人迷惑你們。”事實上,我們是很容易被迷惑的,因為許多假先知偽裝有屬靈的權能,前來引誘我們。我們避免被迷惑的唯一方法,就是專注在基督和祂的話語上,不要尋找什么特別的預兆,也不要花時間在別人身上,只須專注于基督身上就行了。
馬太福音24:6-8是主耶穌所說的一些兆頭,到了24:9-13,主耶穌提到信徒將要面對的逼迫,我們從教會的歷史中知道,不但十二門徒受到逼迫,許多信徒也受到逼迫,這些逼迫從來沒有停止。
當我們聽見有基督徒為信仰受苦的時候,我們就要為這些信徒祈禱,因為我們在主裏彼此是,身體一部分受苦,整個身體也一同受苦;但是各部分聯繫起來,互相分擔的話,全身就可以得著益處。
為什么會有這么多的苦難呢?主耶穌解釋說:“只因不法的事增多,許多人的愛心才漸漸冷淡了。”原來,假教訓和放縱的道德好像破壞性的病毒,使人失去了對神的愛和對別人的真正愛心。罪惡使我們變得自我中心,把焦點從神的身上轉移到自己身上,對神和人的愛心逐漸冷淡。主耶穌說:“惟有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主耶穌預言祂的跟隨者將要被恨惡他們的人迫害,不過在可怕的逼迫之中,他們仍然有盼望,知道救恩是屬于他們的。試煉可以把那些虛假或者只是貪圖安逸的基督徒篩出來,顯出誰是真正的基督徒。
在馬太福音24:14,主耶穌宣告說:“這天國的福音要傳遍天下,對萬民作見證,然后末期才來到。”救恩的信息在祂再來之前,要傳遍整個世界。這是我們每一個人的使命!主耶穌談及末日和最后的審判,就是向祂的跟隨者表明,把救贖福音傳給所有人的迫切性,因為主不願意有一人沉淪,乃是願意每一個人都得救。
馬太福音24:15-28談到大災難的日子。經文中提到的“那行毀壞可憎的”是指什么呢?這可能是指任何故意嘲笑或者否定神存在的企圖,而不是某一個特別的東西、事情或人物。主耶穌提到“那行毀壞可憎的”,是指當末日來臨時,敵基督自稱是神,為自己建立雕像,並吩咐每一個人都要敬拜它,這些全都是褻瀆神的,就是“那行毀壞可憎的”東西。
耶穌在講論末日時,像舊約先知那樣,把即將發生的事和很久之后才發生的事穿插在一起。但是無論如何,神掌管著逼迫的長短,祂不會忘記自己的子民。這些就是所有我們需要知道有關將來的事,提醒我們現在就當過正直的生活。馬太福音24:29-35讓我們看見,當大災苦難過去之后,我們就可以看到主耶穌駕著天上的雲降臨。在主再來的時候,地上的萬族都要哀哭,是因為不信的人突然發現他們選擇錯了,所有他們所嘲笑的事情將要發生,可惜,他們知道的時候已經太遲了。
主耶穌在祂和門徒的談話中,多次強調沒有人知道祂再來的時間,其實這是一件好事。假若我們知道確實日期,可能會被試探,在為基督工作的事上閒懶,更壞的是會繼續犯罪,然后在最后的時刻才歸向神。天堂並不是我們惟一的目標,我們在世上有工作,就必須繼續工作,直到死或看見我們的救主再來為止。
耶穌談及祂的再來,目的不是為了刺激人去預測和計算那個日期,乃是警告我們要作好準備,,主耶穌要求我們在等候的時候,關心祂的子民和完成祂在世上的工作。
馬太福音第25章,主要由三個比喻組成。十個童女的比喻告訴我們,每一個信徒都需要為自己的屬靈境況負責。才幹的比喻則顯明,必須好好地運用神所交託給我們的。山羊與綿羊的比喻強調服事有需要的人的重要性。這些比喻都說明了我們所需要作的事情。
1. 十童女的比喻(25:1-13)
按照猶太人的風俗,婚禮當天,新郎到新娘家中舉行典禮,然后新郎和新娘隨著群眾列隊遊行,回到新郎的家中,舉行筵席,整個婚禮通常會長達一個星期。
主耶穌用這個比喻教導我們儆醒等候的信息。在耶穌再來,帶領祂的子民回天家之前,我們必須作好準備,因為屬靈的裝備不能夠在最后的一秒才去買或者向別人借來使用,我們和神的關係是個人的事,必須親自向祂交代。
2. 才幹的比喻(25:14-30)
這個比喻指出,主要我們有智慧地管理祂的資源。不管神把什么東西委託給我們,祂指望我們使用它,能好好地管理它。可能你會問:拿一千兩銀子的僕人又沒有吞掉一千塊,主人為什么會罵他呢?最主要的問題是:這位僕人只想到自己,以為只要安全地處置這些金錢,便不會被嚴厲的主人斥責,最后,卻因他的自我中心受到審判。
我們不能找藉口逃避神呼召我們去做的事,我們的時間、才能和金錢本來就不屬于自己,我們只是神的一個管家。如果我們忽視、浪費或者濫用神所賜的才幹,就是背叛神,是應該受到刑罰的。
這個比喻描述人對基督再來的兩種態度的不同結果:一個僕人運用自己的時間和才幹,忠心地服事神,等候主人回來,他將獲得賞賜;另一個僕人無心為天國工作,將要受刑罰。神會賞賜忠心的人,那些沒有為神的國度結果子的人不要期望與那些忠心的人有一樣的結果。
3. 綿羊和山羊的比喻(25:21-46)
耶穌以綿羊和山羊來比喻信徒和非信徒,綿羊和山羊在同一個牧場生長,但是剪羊毛的時候就要被分開。神會把順服的跟隨者從假冒為善和未信的人中間分別出來。
分別出綿羊和山羊之后,主耶穌稱讚綿羊有愛人如己的心腸,願意憐憫別人;同時譴責山羊的惡性,指他們沒有憐憫心腸。耶穌用這個比喻,指出憐憫的行為是我們每天都可以實踐的,根本不必倚靠財富、能力或是智慧。
要對待每一個我們遇見的人如同對待耶穌那樣,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主耶穌說:“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些事你們既做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原來我們做在別人身上的,正顯示出我們怎樣實踐主耶穌的教導,就是使飢餓的人吃飽,使無家可歸的人得棲身之所,使生病的人得照顧。
6. 耶穌的被捕,受審和受難(第26-27章)
1. 宗教領袖的計謀(26:1-5)
馬太福音26章至27章,記載了主耶穌的被捕、受審和受死;28章則是主耶穌的復活。這三章經文是馬太福音的高潮,也是主耶穌人生中的高峰。
那時候,耶路撒冷所有的宗教領袖都想捉拿耶穌,但是,這些宗教領袖盡全力來防止在逾越節的日子殺害耶穌,主要是因為耶穌受歡迎,他們怕引起民眾的反抗,使民間生亂。不過主耶穌最后還是在逾越節被害,成為了逾越節獻祭的羊羔。
2. 香膏膏主(26:6-13)
香膏在當時是很貴重的東西,是每一個少女積攢下來的嫁妝。馬太形容這是“一玉瓶極貴的香膏”,由于香膏珍貴,所以為了不讓變質,必須用一個細長的玉瓶子裝著。馬利亞把這瓶香膏拿到主的面前,打破玉瓶,把香膏澆在主的頭上。門徒看見這種情形,很不喜悅,認為這香膏可以賣許多錢,賙濟窮人。
說這話的門徒是加略人猶大,猶大這么說並不是因為他關心窮人,而是他覺得浪費。從約翰福音裏,我們還知道他是負責門徒的財政的,但是他經常監守自盜,取其中所存的假公濟私。
3. 猶大的計謀(26:14-16)
馬利亞膏主之后,猶大開始接觸祭司長,收了三十塊錢,然后找機會幫他們捉拿耶穌。在四卷福音書裏,只有馬太福音記載了猶大出賣耶穌換取銀錢的確實數目是三十塊錢,這是一個奴隸的價錢,出埃及記21:32記載,如果你的牛經用它的角把鄰居的奴僕給觸死了,你就要將銀子三十舍客勒給他們的主人,用來補償他的奴僕損失。
4. 捉拿耶穌(26:17-30)
本來宗教領袖打算在逾越節過后才捉拿耶穌,是由于有猶大獻計,所以他們提前實現陰謀,在逾越的時候捉拿耶穌,猶太人是從太陽下山后算為新的一天,所以逾越節是從星期五傍晚開始,一直到星期六太陽下山的時分。主耶穌在逾越節開始的時候和他的門徒們一起吃了逾越節筵席,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最后的晚餐”。
5. 前往橄欖山(26:31-35)
主耶穌和門徒吃完逾越節的晚餐后,他們一同唱完了詩,就起行往橄欖山去。他們唱的詩歌很可能是詩篇115-118篇,這幾篇讚美詩是逾越節筵席的一部分。按照傳統,猶太人在逾越節筵席開始的時候,先唱詩篇113-114這兩篇讚美詩;在筵席結束的時候,則唱詩篇115至118篇。
在前往橄欖山的時候,主耶穌預言彼得將要三次不認主。
“雞叫以先”可能是指羅馬人的夜間第三更,也就是半夜至凌晨三點。彼得堅持和主爭論,他挑戰主耶穌的話,說:“我就是必須和你同死,也總不能不認你。”,我們千萬不要懷疑彼得的忠誠,他當時真的覺得自己會為主捨命的。事實上,所有門徒都說願意為耶穌而死,絕對不會背棄主。不過在數小時之后,就是在主耶穌被捕的那一刻,他們全都逃走了。
6. 客西馬尼園的禱告(26:36-45)
主耶穌知道自己將要面對肉身的痛苦,並且要與父神分離、為世人的罪而死。主一早就知道這個神聖的計劃,但是要面對死亡、面對父神的離棄,祂仍然會有掙扎,祂需要透過禱告來得到力量,所以主來到客西馬尼園,在那裏俯伏在地禱告說:“我父啊,倘若可行,求你叫這杯離開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這是主的順服。
7. 耶穌被捕(26:47-56)前來捉拿耶穌的並不是執行羅馬法律的羅馬士兵,而是宗教領袖。猶大告訴這些告訴這些領袖,他與誰親嘴,就捉拿誰。猶大親自出面指出耶穌來,並不是因為那些人不認識耶穌,而是因為他答應了在這次審訊中做控告者的角色。
在這種緊急的情形之下,門徒中的其中一個伸手拔出刀,砍下了大祭司僕人的一個耳朵。從其他福音書裏,我們知道這個門徒就是彼得。彼得嘗試去保護這看來是失敗的耶穌,並不明白主耶穌必須要受死,才可以得勝。主耶穌怎樣愛仇敵,就在這個情況之下表現出來了,主耶穌顯示出祂對父神旨意的委身,同時也讓我們知道祂的國度不是靠用刀劍來拓展的,乃是靠著信心和順服。
主耶穌被捉拿的那天晚上,祂的門徒全部離開祂逃跑了,他們當初言之鑿鑿地說,無論在什么情況之下,都不會離開主,但是他們卻在黑暗之中消失了,只剩下主耶穌一個人在那裏,祂將要孤獨地面對將要來臨的苦難。主被捕后,先被帶去見前任大祭司,就是該亞法的岳父亞拿,然后亞拿把耶穌押到該亞法的家裡受審。這些宗教領袖急于要完成這個審訊,想在安息日之前把耶穌處死,由于當前只剩下不足二十四小時,他們會連夜聚集在該亞法家中開會。
馬太福音26:59 的公會是猶太人最高的宗教和政治的權力機關。雖然羅馬當時控制了以色列政府,但是他們仍然給權力給猶太人,讓他們自行處理宗教和民事的爭執,所以公會能議決很多影響日常生活的本地事務,但是死刑得有羅馬政府許可才能執行。
猶太公會企圖尋找歪曲耶穌教訓的見證人,他們終于找到兩個,于是把耶穌有關聖殿的話歪曲了,指出耶穌曾說祂能拆毀聖殿!對于猶太人來說,這是一個褻瀆性的誇口。
當然,耶穌所指的是祂的身體,而不是建築物。事實上,宗教領袖所做的,正如耶穌所說的一樣:主耶穌的身體雖然死了,然而三日之后,祂卻從死裡復活。
當大祭司主耶穌是不是神的兒子基督的時候,主耶穌堅定表示:“你說的是。”,主耶穌確定地宣稱祂的王權。當祂說自己就是神的兒子時,在場每一個人都知道祂在宣稱自己是彌賽亞。大祭司聽完后,立刻指控耶穌犯了褻瀆的罪,因為主耶穌自稱是神!對于猶太人來說,這是非常嚴重的罪,褻瀆者是要被治死。宗教領袖早已決定反對耶穌,主耶穌的回答正好成為了他們謀害耶穌的最合理藉口。
這群祭司、文士和長老們認為主耶穌是該死的,于是就吐唾沫在他臉上,用拳頭打他,也有用手掌打他的。在東方的文化中,吐唾沫表示完全的蔑視,那是在一個人身上所行的最令人羞恥的事情之一。
8. 彼得三次不認主(26:69-75)
自從在客西馬尼逃跑后,彼得遠遠地跟著主耶穌,他這時候看著人群向主耶穌的暴怒,心中一定充滿了恐懼。
彼得不認耶穌有三個階段:
a. 藉著轉換話題來轉移別人對他的注意,他對發問的使女說:“我不知道你說的是什么”
b. 起誓說不認識耶穌;
c. 發咒起誓,當時,有人從彼得濃厚的加利利口音中被人認出來,他為了自保,竟然發咒起誓來不認耶穌。這是一次比一次厲害,目的是不想別人知道自己曾是耶穌的門徒。
彼得值得我們安慰的是,他最后悔改了,想起主耶穌曾說過的預言,就出去痛哭。通過這次的經歷,彼得得到了復興,並且被神大大使用,成為教會發展的重要器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