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安提阿教会差派巴拿巴、保罗去外邦传福音 13:1-3
●「教师」:指「教导有关神的事及人的責任的人」。
●「尼结」:拉丁文「黑色」的意思。
●「西面」:也就是「西门」。
●「古利奈」:是北非的一处地方。
●「路求」:拉丁文名字,「明亮的」、「白色的」意思。
●「分封之王」:原文是「治理四分之一领土的官长」。
●「希律」:这人应該是「希律安提帕」,是大希律的儿子,大希律死后管
理加利利及比里亚(西元4到39年),施洗约翰死於此人之手。
●「同养」:意即「一同长大的」。可以指被富有家庭领养,作为其子女伙
伴的人,也可以用来指「亲密的朋友」。这里比较可能是指前
者。
●「马念」:是犹太名字,意义是「安慰者」。
●「扫罗」:保罗的犹太名字,意义是「渴望」。
●「禁食」:敬虔的犹太人一周禁食两次,不過基督徒并没有禁食的义务。
●「分派」:「分别開来」、「指派」。
◎这是教会第一次差遣福音队出去传福音,所以教会特别慎重,为他们禁食
、祷告,又按手差派。并且差派出去的是安提阿教会的领袖之首:巴拿巴
以及其得力助手保罗。
二、在居比路的福音工作 13:4-12
(一)巴拿巴一行人由西流基坐船到居比路,先在犹太会堂传道。13:4-5
●「下到」:西流基在河流下游,安提阿在上游。
●「西流基」:位於奥蘭特斯河口,在安提阿的西面,相距约25公里。
与安提阿大约是同時由西流基一世建成(西元前300年)
。此城是罗马海军的基地。
●「约翰」: 徒 12:12,25 的马可。
●「撒拉米」:居比路岛东面的城市,距離西流基港210公里左右。曾
经是居比路的首都,后来帕弗取而代之。
◎此处没有说明为何选择居比路为布道旅行的第一站,不過居比路是巴
拿巴的故乡,而且有不少犹太移民。所以选择一個自己熟悉的地方開
始布道,可能是为了容易了解状况,熟悉事工进行的方式。
(二)巴拿巴一行在帕弗遇到行法术的巴耶稣,阻挡省长士求保罗信耶稣。
13:6-8
●「帕弗」:居比路西南端的城市,距離撒拉米145公里左右,中间
有一条直通的大道。此城分为新旧两城,这里是指新城
,位於旧城北方11公里,是一個海港而且是居比路的首
府,罗马政府的行政中心。
●「有法术」:「行法术的」, 徒 8:9 出现過。
●「巴耶稣」:是一個译自亚蘭文的希腊文名字,意义是「耶稣的儿
子」或「约书亚的儿子」。
●「方伯」:「省长」,居比路是罗马属於议会之省份,管辖者称为
「省长」。
●「士求保罗」:是拉丁文名字。
●「常....同在」:巴耶稣大概是省长的顾問,当時找会法术的人当
顾問并不罕见。
●「通达人」:「有智慧的」、「博学的」。
●「要」听:「寻求」、「询問」的意思。
●「以吕马」:一個翻译自阿拉伯语的希腊名字,意思是「智者」。
●敌挡「使徒」:原文没有「使徒」,只是「他们」。
◎真的要传福音,常常就会遇到既得利益者(包含人与邪灵)的阻挡。
(三)保罗被圣灵充满,咒诅巴耶稣,就导致巴耶稣瞎眼,使得省长信耶稣。
13:9-12
● 13:9 一開始有「然而」一词,和合本没有译出。
●「保罗」字义是:「little」,「小」。这是一個罗马名字,由此处
开始路加以「保罗」来取代「扫罗」,因为由此处
开始主要是记载对外邦人的福音工作。
●「被圣灵充满」:原文是被动時态,表达这是圣灵主动的充满。
●「定睛看他」:「凝视他」。
●「魔鬼的儿子」:「巴耶稣」的意思是耶稣或约书亚的儿子,也就是
救恩的儿子之义,保罗却斥責他为「魔鬼的儿子」
。
●「众善的仇敌」:应該是「一切公义的仇敌」或「一切正义的仇敌」。
●「混亂」:「扭曲」、「误导」。
◎有意思的是省长不是因为神迹而信,而是因为「希奇主的道」而信。
这点倒是值得我们深思的。神迹还是必需与主的道配搭才导致信心。
三、在彼西底之安提阿的福音工作 13:13-52
(一)保罗一行由帕弗離開居比路,到旁非利亚的别加,马可在别加離開团队
回耶路撒冷。13:13
●「開船」:「坐船出海」。这次他们是往西北进发。
●「旁非利亚」:西元前25年到西元43年,这是一個独立的罗马省份,
到了西元68年,就与吕西亚省结合成「旁非利亚吕西
亚省」。位於土耳其南面的海岸。
●「别加」:位於塞斯特斯河畔,距離海岸19公里遠。这個城市可能没
有犹太会堂。該城有一座辉煌的亚底米神庙和一個大剧场
。
●「约翰」:就是「马可」。
◎圣经没有说明马可为何離開宣教队伍,不過这里用的是中性的「離開
」,并没有贬抑马可的意思。也有可能路加写使徒行传時,马可已经
成为上帝重用的仆人了,所以他就没有明说马可到底为什么離去。虽
然因为此時马可的離去,造成保罗与巴拿巴分道扬镳 徒 15:36-40
。马可似乎不敢回安提阿,所以直接回耶路撒冷去。
◎在此路加似乎表达出保罗取代巴拿巴成为宣道团的领袖。 (二)保罗一行由别加往彼西底的安提阿去,进入会堂。管会堂的人邀请保罗
和巴拿巴讲话 13:14-15
●「彼西底的安提阿」:位於小亚细亚南部山脉陀拉斯以北160公里,
海拔1000公尺的高地上。是由西流基一世於西
元前300年建立。当時西流基一共为十六個城
市命名为安提阿来纪念他的父亲。这個城市属
於加拉太省,是加拉太省南部最主要的都市。
此城的居民享有自治与免税的权利。城中有大
批的犹太移民,也有会堂。
●「别加....来到安提阿」:这段路程非常不容易行走,除了是爬山路
外,沿路也相当荒凉,常有盗贼与水淹的
问题。
●「读完了律法和先知的书」:会堂崇拜的仪式是先背诵示玛,然后祷
告,然后读律法书与先知书,然后讲道
,最后则是结束的祝福。
●「管会堂的」:会堂主管,工作是安排崇拜主领的人。此处是复数,
表示这個会堂有两個以上的主管。
●「二位兄台」:原文是「弟兄们」 1:16 。是犹太人间彼此的称呼。
因此看来管会堂的是对这整群客人发言,而不是只是
对保罗和巴拿巴发言。
●「劝勉」:「指导」、「教导」。
◎一般会堂应該不会随便请陌生人讲道,不過有可能这些人知道保罗是
一位学养不错的拉比,所以请保罗上台讲道。 (三)保罗在会堂讲道,说明耶稣是基督,信他得赦罪。13:16-41
●「站起来」:犹太人通常是坐著讲道,但是希腊人则是站著演讲,所
以这里保罗应該是用希腊人的模式发言。
●犹太人的会堂讲道是本著一段律法书与先知书的经文,将之发挥。保
罗在此大概是本著申命记与以赛亚书(或撒母耳记)来讲道。
1.保罗叙述以色列旧约的历史,直到大卫王。 13:16-22
●「抬举」:「举起至高处」、「升高」。
●「大能的」手:「高的」、「高举的」、「升高的」。
●「容忍」:有古抄本作「照顾」。
●「迦南地七族的人」: 申 7:1 记载是「赫人」、「革迦撒人」、
「亚摩利人」、「迦南人」、「比利洗人」、
「希未人」、「耶布斯人」。
●「此后给他们设立士师,约有四百五十年,直到先知撒母耳的時候。
」:应該译为「约有四百五十年,及在这些事之后,他给予士师,
直到先知撒母耳」。
●「四百五十年」:大概是指在埃及地四百年、在旷野四十年、征服
迦南地用了十年,总共四百五十年。
●「作王四十年」:旧约圣经没有提到扫罗作王多久,但约瑟夫记载
了当時以色列人的传统:扫罗在撒母耳生前作王
18年,撒母耳死后作王22年,总共40年。
2.保罗说明耶稣就是所应许的大卫后裔,施洗约翰也为此作证。
13:23-25
●「以为」我是谁:「推測」、「猜測」、「假设」。
●「解鞋带」:指最低贱的服事,这件工作连希伯来奴隶都不必
为主人做。
3.保罗陈明以色列人不认识基督与圣经,杀了基督,但耶稣却复活,
且有很多见证人,应验了圣经的记载。13:26-31
●「救世的道」:「救恩的道理」。
●「不认识基督」:原文是「不认识这人」。
●「取下来,放在坟墓」:这应該是亚利马太的约瑟做的,不過保罗
或路加可能为了精简起见,就只说是犹太
人和官长们致耶稣於死地,并将之埋葬。
●「在民间」:「向百姓」的意思。
4.保罗说明自己是来报好消息给听众的,因为耶稣已经复活应验了圣
经的记载。13:32-37
●「诗篇第二篇」: 诗 2:7 。
●「我必将所....赐给你们」:引用七十士译本的 赛 55:3 。
●「你必不叫你的圣者见朽坏」: 诗 16:10 。
● 徒 13:36 之前有個「因为」,和合本没有译出。
5.保罗陈明基督带来的是赦罪之道,众人得以因信称义,听众应該要
小心所听到的信息,免得导致灭亡。13:38-41
●「赦罪的道」:「赦免罪恶」、「罪的赦免」,原文没有「道理
」一字。
●「传」:「宣告」、「宣扬」。
●「称义」:「宣告为义」、「宣判为义」。
●「主说」:原文无「主说」。
●「你们这轻慢的人....」:引自七十士译本的 哈 1:5 。
●「轻慢的」:「嘲笑人的」、「看低别人的」。
◎这对我们也是一种提醒,我们是否会因为看低别人而导致忽略了
重要的信息?
(四)保罗讲道的结果:众人要他们下安息日再讲,有人接受信仰。犹太
人忌妒驳斥、毁谤保罗的话,保罗和巴拿巴陈明救恩将转往外邦人
去。13:42-49
●「请」:「邀请」、「请求」的意思。原文的時态表现出这是「
一再的邀请」。
●「讲道」:「讲话」、「传讲」。
●「务要恒久」「坚持」、「停留」。
●「合城的人幾乎都来聚集」:「幾乎全城的人都来聚集」。可能
是夸张的说法,表达出大批的外邦
人要来听保罗一行人的讲道。
●「硬驳」:「驳斥」、「反对」。
●「毁谤」:「毁谤」或「亵渎」。
●「放胆」:「勇敢且自由的说话」。
●「我已经立你作外邦人的光....」:引用了七十士译本的
赛 49:6 。这里的意思是基
督将成为外邦人的光。
◎保罗传福音時都会先进入犹太会堂传道,然后才转向外邦人。但
似乎犹太人常常拒绝保罗的信息,而外邦人反而比较多接受保罗
所传的福音。即便是如此,保罗还是让犹太人优先听到福音。
(五)犹太人挑唆人来逼迫保罗一行人,将他们赶出境外,他们就往以哥
念去。13:50-52
●「挑唆」:「激起」、「煽动」。
●「尊贵的妇女」:当時小亚细亚有许多妇女在地方的公共事务上
举足轻重。有些妇女由皇帝派令作地方长官、
竞技场负責人,甚至在士每拿还出现過女性的
会堂管理人。当時许多妇女对犹太教有相当的
好感。
●「有名望的人」:直译是「首要人物们」。
●「跺下」:「抖落」。
●「跺下脚上的尘土」:照耶稣的教导而行 太 10:14 路 10:11 。
●「以哥念」:今日的「孔雅」(Konya),在安提安东南方145公里。
,此城位於小亚细亚的中南部,有罗马公路经過,
西元前25年被劃入加拉太省,属於弗吕家境内。「
以哥念」字义是「形象」、「icon」的意思。此城
水源充足、气候良好、土地肥沃。
●「门徒」:指安提阿的门徒。
●「满心喜乐,又被圣灵充满」:「充满了喜乐与圣灵」。「充满」
是不完成式被动语态,表示持续的
被充满。
◎这里表达出,即使遭遇逼迫,安提阿的门徒仍然不受影响,坚定的
持守著信仰,享受圣灵的充满与喜乐。宣教团也不受逼迫的影响,
继续往下一個城市进发。
四、在以哥念的福音工作 14:1-7
(一)保罗和巴拿巴在以哥念在会堂中让很多人信耶稣,但犹太人仍然聳动
众人恨恶使徒。 14:1-3
●「同进」:「同样的进入」,表示福音队如以前一样的进入会堂。
●「恼恨」:「敌对」。
●「他的恩道」:「他恩典的道理」。
◎这里很明显的说出神迹奇事是为要当成上帝恩典之道的见证。
(二)以哥念城的居民因为使徒分成两派,使徒遭受危险就逃到吕高尼的路
司得、特庇去。14:4-7
●「拥上来」:「敌对的动作」、「暴力的企图」。
●「使徒」:这里是路加第一次用「使徒」称呼巴拿巴和保罗。
●「凌辱」:「虐待」、「亏待」、「侮辱」。
●「吕高尼」:地区名称,該地区人口不多,人民生活朴素。路司得
与特庇都属於吕高尼地区,但是行政区属加拉太省。
●「路司得」:位於以哥念西南方40公里,西元6年罗马政府建立了
罗马大道通過此城,并将此城当成殖民城,建设成军
事重地。这個城市后来幾乎消失,直到1885年才被考
古学家重新挖掘出来。
●「特庇」:位於今Herti Huyuk附近,路司得东南48公里。考古学家
在該城内发现很多基督教遗迹。
◎保罗与巴拿巴的举动真的类似「转进」,只要逼迫没有到达临界点,
他们也不怕冲突,继续住在当地传福音。逼迫到达真正危及生命了,
他们就换個地方,继续传福音,没有怨怼与不平。
五、路司得的福音工作 14:8-19
(一)保罗在路司得醫治了一個生来瘸腿的人。14:8-10
◎这里记载的神迹,跟 徒 3:1-8 彼得醫治瘸腿的人的神迹接近。
(二)众人以为保罗一行是希腊诸神,甚至有神庙的祭司要来献祭。
14:11-13
●「吕高尼的话」:古代土耳其语言的一部分,保罗等人应該不懂这
种语言。这事件很可能是提摩太 徒 16:1 转述
的。
●「藉著人形」:「成为人的样子」。
●「希耳米」:身份是「众神的使者」、宙斯的儿子,善於说话,传
说是发明语言的神。一说这神负責保护旅人。传说宙
斯与希耳米常化身为人周游各地,赏赐凡接待他们的
人,并曾经在这一带地区出现過。
●「丢斯」:「宙斯」,希腊众神之首。
●「牛....花圈」:都是复数型式。
◎在这群不认识造物者的百姓中,神迹带来的却是误解与個人崇拜。
(三)保罗一行人激烈的否认自己是希腊诸神,并且传福音给众人听。
14:14-18
●「跳进」:「跳入」、「闯入」。
●「虚妄」:「没有价值的」、「不真实的」、「虚幻的」。
●「仅仅的」:「很勉强」、「有困难」的意思。
◎保罗和巴拿巴急著要百姓不要把他们当神,这一点是让人感触良多
的。当神迹奇事与大能的讲道出现之后,人很容易被当神来对待,
这時人願意指正这种错误的崇拜吗?
◎这篇讲道是 保罗在使徒行传中最短的讲章,只有三节。重点就是
造物者藉著自然界启示自己给万国。保罗仅仅讲到造物者,而没有
提及耶稣,应該是发现当時的听众还不能接受弥赛亚的观念。其实
台湾以及华人地区的许多百姓,也是处於这种状况,他们甚至没想
過自己敬拜的偶像是虚幻的,如果没有造物者的观念,强要讲耶稣
的救赎替死,甚至要为他们受洗,恐怕都只是缘木求魚罢了。所谓
的福音预工,在华人世界的确是非常需要的。
(四)保罗遭受犹太人的跟随逼迫,被石头打、拖到城外。14:19
●这個事件在 林后 11:24-25 加 6:17 提后 3:11 中都提到。
◎其实这些犹太人也很热心,走了160公里路来逼迫保罗。我们是否比
反对我们信仰的人热心呢?
六、特庇的福音工作与回程 14:20-28
(一)保罗脱離险境后就往特庇去传福音。14:20-21
◎看来逼迫并没有让保罗惧怕,他还是先进了路司得城,隔天才去特
庇。不過如果被打的很严重的话,第二天伤势应該还没有复元,可
见情势还是蛮危急的。
(二)保罗完成特庇的工作后,就延路回路司得、以哥念、安提阿,坚固门
徒,选立长老。14:21-23
●「回....安提阿」:保罗在安提阿被驱逐出境 徒 13:50 ,这個禁
令一年内有效,所以保罗一行回到安提阿,应
該是離開一年以后。
●「选立」:可以解释成「举手投票选出」或「按立」,两者都有可
能。
●「长老」:原文是复数,表示这是组成一個长老团来领导教会。
◎「团队领导」是新约教会的特色。
(三)又延路回到别加又到亚大利坐船,回到叙利亚的安提阿,述说工作状
况。14:24-28
●「经過」:路加常用这個词来形容一個传道旅程,这里保罗一行人
也可能边走边传福音。
●「亚大利」:是旁非利亚省的一個沿海城市,等於是今天的Adalia
。該城是西元前150年建成的,是旁非利亚的首府。
◎保罗一行人仅向安提阿教会述职,并没有到耶路撒冷教会述职。很
明显的耶路撒冷教会并不是事事都拥有主导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