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委任七执事 6:1-7 (一)选任执事的原因:说希腊语的犹太人寡妇被忽略了。6:1 ●「门徒」:这是使徒行传第一次提到「门徒」,意义是「学习者」 、「弟子」、「追随者」。 ●「说希利尼话的犹太人」:原文只是「操希腊语的」一個字。指的 很可能是以希腊文为主要语言的犹太人 。 ●「怨言」:「背地里交谈」、「议论纷纷」。 ●「天天的供给」:原文是「每天的服事」,由后文看来,就是指 「每天的食物供应」这件事。 ●「寡妇」:基本上犹太社会有制度与系统会去照顾社会上无依无靠 的人。但这群寡妇很可能因为是以希腊文为主要语言, 被当地以亚蘭文为主要语言的社会所忽略,甚至在教会 中这群人也可能因为语言的关系成为少数族群,以致需 要被忽略。 ◎这里仅提出寡妇的供应問题,問题的本质可能比这些还要深入复杂 些。一般犹太人操亚蘭文,这群人使用希腊文,语言的差异可能使 两個群体有不少的分隔。至少敬拜時就会因为使用不同的语言,因 而无法一起敬拜。但看起来使徒们并没有强制使用任何官方语言, 遇到这些問题也是立刻出面解决。 (二)使徒的决定:使徒放下神的道去管行政事务并不合宜,要门徒选出七 个:有好名声、圣灵充满、智慧充足的人管理行政事务。6:2-4 ●「撇下神的道」:「放弃宣讲神的道」。 ●「管理饭食」:原文是「服侍桌子」,可能是「管理食物」或「管 理财务」的意思。 ●「被圣灵充满」:原文是形容词,应該翻译成「圣灵充满的」或「 满有圣灵」,用来描述这人日常的的特质,而不 是特殊的经历。 ●「专心」:「专注」、「投身於」、「持守於」。 ●「祈祷、传道为事」:「祈祷和传道的服事」。 ◎虽然使徒认为自己主要的工作是「宣讲神的道」,但他们还是主动 找门徒来解决寡妇需求被忽略的問题。 (三)选定了七人,经使徒祷告按手之后设立。 6:5-7 ●「进犹太教的」:表达此人本不是犹太人。 ●「安提阿人」:叙利亚的一個城市。 ●此处的七個名字都是希腊名字,犹太人也会有希腊名字,不過这七 人很可能都是属於说希腊话的犹太信徒。 ●「祷告了,就按手在他们头上」:原文没有「使徒」,所以也有可 能祷告按手设立执事的是众门徒 而不是使徒。不過门徒人数众多 ,而此時这七人是站在使徒面前 ,所以使徒按手还是比较可能。 ◎这七人并没有特定的职称,虽然他们被委任的工作很接近现在教会 的执事的工作内容。后来司提反与腓利也做传道的工作。 (四)神的道兴旺起来,甚至有祭司信从这道。6:7
二、司提反被逼迫 6:8-7:60 (一)司提反的表现与被补 6:8-7:1 1.司提反有能力,能行神迹奇事。 6:8 ●「行了」:原文的時态表示这是「持续的行」。 2.犹太会堂的人与司提反辩论,但司提反凭圣灵和智慧发言,众人无 法敌挡。6:9-10 ●「会堂」:大约是出现在西元前586年以后,犹太人被掳到巴比 伦,圣殿被毁,於是犹太人開始建立会堂作为信仰与 教育的中心。 ●「利百地拿」:这是拉丁文的音译,意思是「自由人」。罗马战 俘或奴隶被释放后,其本人或后代通称为自由人 。 ●「古利奈」:是北非的一处地方。 ●「亚力山太」:这是埃及的名城,为了纪念亚历山大大帝而命名 ,临地中海,很早就有犹太会堂存在。 ●「基利家」:位於小亚细亚东南,叙利亚西北方的罗马省份。保 罗就是这個省份的人,他也可能属於被司提反驳倒 的人之一。 ●「亚西亚」:是位於小亚细亚东方面临爱琴海的省份。 ●此处的会堂分为两组(两個冠词)「利百地拿」、「古利奈」、「 亚力山太」会堂与「基利家」、「亚西亚」会堂。但实际上是幾 个会堂则不是很清楚。这些会堂应該都是说希腊语的,所以会与 以希腊语为主要语文的司提反发生冲突。 ◎圣经中似乎并不反对信仰辩论,基督徒应該更重视对信仰与当代 思潮的了解,以便必要時靠著圣灵有能力在理性上驳倒对手。 3.犹太会堂的人买人做假见证,并把司提反抓拿到公会去。6:11-14 ●「买出」:「引誘人(特别是证人)做假见证」、「唆使」。 ●「谤渎」:「亵渎」、「毁谤」。民 15:30 记载这是死罪。 ●「聳动」:「煽动」。 4.大祭司就用旁人告司提反的罪名审問司提反。6:15-7:1 ●「坐著的人」:公会的成员都是坐著审問嫌疑犯。 ●「好像天使的面貌」:描述司提反的容貌「荣耀可畏」。 (二)司提反的讲道 7:2-53 ●这是使徒行传中篇幅最长的讲道。 1.叙述由亚伯拉罕到雅各的历史。7:2-8 ●「诸位父兄请听」:直译是「父亲们、兄弟们请听」。「父亲们」 是对长老们的尊称。 ●司提反用的圣经都是七十士译本。 ●「荣耀的神」:比较少用的称呼 诗 29:3 ,通常用「神的荣耀」 。这句话反驳了 6:11 「毁谤神」的指控。 ●「米所波大米」:即「两河流域」,今日伊拉克所在地。 ●「父亲死了以后」: 创 11:26-23 他拉七十岁生亚伯拉罕,205岁 死於哈蘭,但 创 12:4 提到亚伯拉罕離開哈蘭 是75岁,那時他拉应該是145岁。不過撒马利亚 译本的创世记与斐罗都与司提反看法一致,说 他拉145岁過世,亚伯拉罕於父亲死后才離開哈 蘭。 ●「四百年」: 出 12:40 说以色列人在埃及四百三十年,这里应該 是取整数计算。这個预言在 创 15:13-14 。另外马所 拉经文的 出 12:40 是认为以色列人在埃及的時间总 共430年,但七十士译本却把430年包括了亚伯拉罕到 雅各在迦南地寄居的日子,这样以色列人在埃及的時 间就大约只有200年。 ◎这里提到神在米所波大米的显现,也是为了后来他要反驳圣殿是神 的居所这种说法做准备。 2.叙述以色列人进入埃及到后来受逼迫的历史。 7:9-19 ●「法老就派他」:原文是「他就派他」,有可能是法老派定或者是 上帝派定。 ●「七十五個人」: 创 46:27 记载进埃及的以色列人只有七十人。 但七十士译本同一经节却记载七十五人。可见当 时有两個版本,但司提反因为语言的关系,熟悉 七十士译本的说法。 七十人,是无争议的66人加上雅各、约瑟、玛拿 西、以法莲。七十五人,则是无争议的66人加上 约瑟的九個儿子,不算雅各与约瑟的结果。 ●「葬在....坟墓」:根据 创 49:29-32 50:13 雅各是葬在靠进希 伯仑的麦比拉洞。约瑟是葬在示 剑书 24:32 ,雅各哈抹子孫买来的地 创 33:18-20 。约 瑟夫说雅各的其他儿子葬在希伯仑,但示劍有 雅各的儿子们葬在該处的传说。司提反用了这 几种不同说法的其中一种,强调示劍的地位, 有可能是为了强化撒马利亚的地位,说明非圣 地也可以有圣洁的用途。 3.叙述摩西的身世与蒙召领以色列人出埃及的历史。7:20-37 ●「俊美非凡」:直译是「在神面前是俊美的」。 ●「学了埃及人一切的学問」:圣经没有记载,但是约瑟夫与斐罗都 提及此事。 ●「说话行事都有才能」:「说话做事都有能力」。 ●「将到四十岁」:圣经中没有记载摩西去看以色列人的時间,但是 以色列的其他典籍有记载。 ●「护庇」:「援助」、「抵御」、「保卫」。 ● 7:25 「弟兄」:是复数型态。 ●「推開」:「推到一旁」、「弃绝」。 ●「听见这话」:应該译为「因著这话」。 ●「米甸」:位於阿拉伯半岛的西北。 ●「西乃山」:「荆棘之山」的意思,何烈山和西乃山可能是同一個 山脉的两個山峰。 ●「战战兢兢」:直译是「成为发抖的」。 ●「所站之地是圣地」:这里要表达的,就是即使在旷野,只要是神 显现的地方,就是圣地,而不仅限於圣殿。 ●「兴起一位先知」: 申 18:15 。 ◎这里司提反一面高举摩西的地位,等同於是反驳 6:11 对他的指控 ,一面也由列祖忌妒约瑟、百姓弃绝摩西慢慢的要陈述以色列人是 「背逆神的民族」。7:37 的意思更是指出:「真正拒绝摩西的, 是这些拒绝摩西预言的耶稣的公会成员,而不是被告司提反」。 4.陈述以色列人的祖先背叛摩西所传圣言与神,且因此遭遇被掳的处罚 。 7:38-43 ●「活泼的」:「活的」。 ●「圣言」:原文是「精简之语」,希腊人用这個字指「神谕」。 ●「活泼的圣言」:「活的话语」、「活的神谕」。 ◎这里司提反回答了 6:13 踐踏律法的指控。 ●「领我们出埃及地的那個摩西」:有讽刺跟蔑视的意味。 ●「任凭」:原文是「把....交给」。神把以色列人拱手让给偶像崇 拜。 ● 7:42-43 引七十士译本的 摩 5:25-27 。 ●「摩洛」:迦南地的太阳神,敬拜時献小孩为祭。 ●「理番神」:埃及人的土星神。 ●「巴比伦」外: 摩 5:27 是记载「大马色」。阿摩司书当時北国 是受亚述的威胁,这里司提反可能是要表达出以 色列人完全亡国於巴比伦的命运。 5.叙述圣殿的历史与沿革,并说明神不住在人手所造的圣殿中。 7:44-50 ●「法柜的帐幕」:直译是「约的帐幕」。出 27:21 ,此处应該 是要用来与「摩洛的帐幕」作对比。 ●「相继承受」:「继承」的意思。 ●「祈求」:原文是关身语态,可以翻译为「为自己祈求」。 ●「雅各的神」:有些古抄本作「雅各的家」。这样的话,那個「居 所」意义就可能是「敬拜的地方」。 ●所罗门建成圣殿的历史背景可以参考 王上 6:1 代下 3:1 。 ◎ 7:46-47 表达了建造圣殿,不是上帝的需求,而是大卫祈求,蒙 神恩准的结果,甚至还是到了下一代才准(表示上帝不急,甚至不 想要有圣殿)。圣殿都如此了,教堂更是如此,神不住在教堂之中 ,这应該是很明确的。 ◎其实所罗门也很清楚上帝不会住在人手所造的殿宇中,参考 王上 8:27 代下 6:18 。 ● 7:49-50 引七十士译本的 赛 66:1-2 。 ◎这里司提反就是答辩别人的控告: 6:13 「糟踐圣所」。他的意思 是「圣所并非真的是神居住的地方」,而是敬拜之处。 6.陈述那時的以色列人跟他们祖先一样抗拒圣灵、杀害先知,不守律 法。7:51-53 ●「硬著颈项」:新约仅出现这一次,旧约 出 33:3,5 申 9:6-13 等处都曾出现,意思是顽固刚硬的。 ●「心与耳未受割礼」:表示以色列人在肉体上受了割礼(割包皮) 的礼仪,但是在意志(心)与道理(耳)方 面并没有归向神。耶 6:10 ●「常時」:「時常」、「永遠」。 ●「天使所传的律法」:七十士译本 申 33:2 提及律法是天使所传, 另外犹太传统上公认律法是天使传达的。 ◎我们不确定司提反是否完成了他的整個讲道,还是被人中断,不過 他的讲道就在高潮時就停止了。 (三)司提反的殉道 7:54-60 1.众人听了司提反的话极忿怒。 7:54 ●「极其恼怒」:原文是「心被切割」的意思。这里是未完成時态, 表示他们就開始「极其愤怒」起来。 2.司提反被圣灵充满,看见神与耶稣,就当众表明所看见的。 7:55-56 ●「被圣灵充满」:直译是「成为满有圣灵的」。 ●「人子」:耶稣的自称 太 26:64 。 3.众人用石头打死司提反,司提反死前求耶稣不将罪归给公会的成员。 保罗也是杀害司提反的帮凶。7:57-60 ●「捂著耳朵」:「掩住耳朵」。表示不願意再听司提反的话。 ●由路加的记载看起来,公会还没有正式宣判,但公会的成员就已经 忍不住动手杀司提反了,这是不合法的,但公会成员应該是非常生 气了。 ●「推到城外,用石头打他」: 利 24:14,16 提到咒诅神的人要推 出城外,用石头打死。因此这里司提 反的罪名相当於是「咒诅神」。 ●「做见证的人」: 申 13:10 17:7 说作证的人要先丢石头在犯人 身上,为了方便丢石头,这些作假见证的人把外 衣脱在扫罗脚前。 ●「喜悦」他被害:「赞同」的意思。 ◎此处犹太人显然没有经過罗马政府的批准,擅自执行死刑。 约 18:31-32 ◎看起来司提反的话并非没有作用,所以众人要掩住耳朵,但这些人 却选择「杀了司提反」,实在令人叹息。 ◎保罗跟司提反一样是以希腊文为主要语言的犹太人,但这時却乐意 看到司提反被杀,甚至还参与行动(保管证人外衣,表明扫罗是受 公会或至少告司提反的会堂信赖的人)。
三、全教会被逼迫 8:1-3 (一)司提反死后,耶路撒冷教会遭遇逼迫,除使徒外,门徒都分散在犹太和 撒马利亚。 8:1 ◎很可能被逼迫的对象主要是司提反为首的:「说希腊话的犹太基督徒 」,所以使徒才能继续留在耶路撒冷中。 (二)司提反的尸体被人埋葬、为他哀悼,保罗却残害教会,拉人下载监狱中 。8:2-3 ●「捶胸大哭」:应該是「做了大大的哀痛」,也就是举行丧礼的意思 。这样的作法跟约瑟安葬耶稣一样,是违反以色列人 常规的,因为司提反是重犯,理应不能举行丧礼为他 哀痛。 ●「残害」:在七十士译本中,用来指野兽猎杀吞吃猎物的情况,是一 个相当强烈的字眼。并且原文是未完成式,表达这是一個 持续的情况。 ◎这逼迫连女性也不放過,显然是相当宗教狂热的表现。
四、腓利的福音工作 8:4-40 ◎腓利是第一個把福音传道犹太地之外的人。 (一)腓利在撒马利亚的工作状况 8:4-25 1.因司提反事件导致的逼迫分散的人四处去传道,腓利到撒马利亚城去 传福音、行神迹、赶鬼、醫病,带给該城大喜乐。8:4-8 ●「传」道:原文是「传福音」、「传好消息」的意思。因此「传道 」就是「传福音之道」、「传好消息之道」。 ●「腓利」:就是 6:5 被选出的七执事之一。 ●「下」撒马利亚城:因为耶路撒冷比较高,所以用「下」这個动词 。此动词在新约中用了81次,使徒行传用了19 次,凡是由耶路撒冷到别的都市,常常都是用 「下到」。 ●「撒玛利亚」:722 B.C.北国以色列亡后,百姓被迁徙外地,剩下 的人与异族攙杂,后裔就是撒玛利亚人。他们与犹 太人互相仇视,犹太人视他们为杂种。 ●「撒马利亚城」:撒马利亚的一座城,路加并没有说明城名,但有 可能是行邪术西门的出生地「基达」(教父游士 丁的说法)。古時的撒马利亚城在耶稣時代已经 改名成撒巴斯特,該城已经很少有撒马利亚人居 住,而是一個非常希腊化,以外国人为主要居民 的城市。 ●「听从」:「专注於」、「关心於」、「执著於」的意思。 ◎耶稣要求使徒在圣灵降临前不要離開耶路撒冷,但使徒们却一直不 離開耶路撒冷,以致於 1:8 中耶稣要使徒「在耶路撒冷、犹太全 地,和撒马利亚,直到地极,作我的见证」的命令并没有被执行。 反倒是逼迫让福音传開。 2.有一個行邪术的西门也受洗了,并且惊讶於腓利所行的神迹。 8:9-13 ●「西门」:教父游士丁指出这人是住在基达城(距離游士丁家仅有 约10公里)。另一位教父爱任纽认为这個西门就是一個 诺斯底流派的创始人,該流派的特色就是精於法术、 生活放荡。其他教父也有类似的描述。 ●「向来」:「以前是」、「曾经是」。 ●「妄自尊大」:直译是「称自己是伟大者」,也就是「大言不惭」 的意思。 ●「听从」:与 8:6 中群众对腓利的反应用字相同,显示出腓利已 经取代了以往西门的地位。 ●「那称为神的大能者」:意义应該是「神伟大的能力」。表示他是 「神能力的化身」。 ◎西门所传的,是自己与自己的法术。腓利虽然行大神迹,所传的却 是「神国的福音和耶稣基督的名」。这一点,值得我们深思。 ◎此处路加没有说明西门的信仰与受洗到底有没有問题,不過在 8:13 却表达出西门在意的,似乎是这個信仰的能力,而非腓利所传讲的 「神国与基督」。 3.使徒听见撒马利亚人领受了福音,就派彼得与约翰为代表去撒马利 亚,他们两人并且为撒马利亚人祷告使他们领受圣灵。8:14-17 ●「领受」:「接受」的意思。由圣经看不出圣灵没有立刻降临跟 撒马利亚人的信仰状况有任何的关系。 ●「打发」:「差遣」的意思。 ●「受了圣灵」:这里引起不少争议,为什么撒马利亚人信了一段 时间以后才受圣灵?可能的解释有幾個,一是神 有意延迟撒马利亚人受圣灵的時间,好让使徒可 以参与并接纳以往的敌人也成为教会中的一员。 另一种可能是此处的「受圣灵」指的是五旬节式 的,信徒集体有特殊表现。亦即撒马利亚人已经 领受了圣灵,但是使徒按手之后就集体有五旬节 式的表现,让使徒与众人清楚知道圣灵已经降下 接纳撒马利亚人。这两者都有可能,但今日没有 特殊理由,应該不至於有「延缓受圣灵」的事情 了。 ◎由於撒马利亚人与犹太人交恶已久,在信仰上也有不同的看法。 使徒们派遣彼得、约翰去撒马利亚,很可能是为了要他们代表教 会观察实情,再决定怎么处理。他们按手使撒马利亚人受圣灵, 就代表教会接受撒马利亚人进入这個信仰中。圣灵的降下,同時 也向使徒证明上帝接受这些与犹太人交恶的人。 4.行邪术的西门意图用钱向使徒买圣灵的权柄,彼得与约翰严正拒绝 ,西门被拒绝后认错。8:18-24 ●「把这权柄也给我」:原文是命令语气,西门以为彼得的能力跟 其他邪术一样,也可以用金钱交易。 ●「灭亡」:原文的结构是表达出「期望其灭亡」的意思。 ●无「分」无「关」:「分」是「部份」,「关」是「分配」的意 思。这两字跟旧约选民分配產业有关。 ●不「正」:「笔直的」、「合宜的」、「正当的」。彼得責备西 门的话引自 诗 78:37 。 ● 8:22 之前有「所以」和合本没有翻出来。8:23 前有「因为」 ,和合本也没有翻译出来。 ●「或者可得」:赦免是上帝的权柄,所以彼得也不敢随便帮上帝 作肯定的承诺。 ●「苦胆」:「胆」本来就有「苦」的意思,加上「苦」,就更形 容出其「苦上加苦」的意思。七十士译本的 申 29:17 箴 5:4 用此两字来形容属神的人背離神 的状况,这里大概就是这個意思。 ◎彼得要西门自己悔改,但是西门却要彼得为他祷告,不知道他是 不是真的有悔改之意,还是他觉得彼得比他厉害,祷告可能比较 有用,可以救他避免被神毁灭。不管如何,路加在此的重点并不 是西门的结局,而是法术与神迹的基本差别。 ◎西门是不是受了圣灵,圣经并没有清楚说明,但西门已经受了洗 。至於西门是不是真信耶稣,我们也很难笃定的确认,虽然我们 比较倾向认为西门没有真的信耶稣。不管如何,一個受洗的人还 是可能犯严重的罪,还是很难由他原来的环境与观念中脱離出来 ,这点应該是可以确定的。 5.使徒与约翰回耶路撒冷,并且沿路在撒马利亚传扬福音。8:25 ◎彼得他们看到圣灵降临在撒马利亚人身上之后,观念似乎有所转 换。路加没有记载他们来的時候有传福音的动作,但離開撒马利 亚時,使徒们就边走边传,把撒马利亚人当成是可以领受福音的 人了。
(二)腓利向埃提阿伯的太监传福音 8:26-40 1.天使要求腓利到旷野去。8:26 ●「主的一個使者」:就是「天使」。这是典型的旧约对天使的称 呼法。创 16:9 24:7 ●「迦萨」:耶路撒冷的西南方,靠近地中海岸,这是应许之地的 最南端 创 10:19 ,也是西乃旷野的北端,位於埃 及与巴勒斯坦的交界处。 ●「那路是旷野」:原文没有「路」,而是「那是旷野」,有可能 指著当時的迦萨城已经是旷野。旧迦萨城於西 元前96年被毁,新迦萨城则於西元66年被毁。 当然也有可能指「往迦萨的路」是经過旷野。 2.腓利遵命前去,遇到一個埃提阿伯的太监。8:27-28 ●「不料」:原文是「看阿」。 ●「埃提阿伯」:是目前的「苏丹」或「衣索匹亚」,旧约称为「 古实」其民族都是黑种人。 ●「大权」:原文是一個官衔,可以翻译为「司库」。 ●「太监」:不是一個职衔,而是指这人「性器官被阉割」。根据 律法,这样的人不能参与聚会 申 23:1 更不用说去 圣殿敬拜神。 ●「女王干大基」:当時的埃提阿伯的国王被国民奉为太阳神,既 然是神,自然就不管人间的杂务,所以国政就 由皇太后主持,这主政的皇太后职称就是「干 大基」。 ●「总管银库」:「管理全部国库」的意思。 ●「礼拜」:「敬拜」。不能确定这個人是不是已经归化入犹太教 ,但至少他去耶路撒冷敬拜上帝。 ●「车」:原文可以指「战车」或「马车」,不過这里应該是「牛 车」所以腓利可以追上。 ●「念」先知以赛亚的书:「朗读」的意思。 3.腓利遵圣灵的命令去接近太监的车,用其朗读的以赛亚书向他传讲 耶稣。 8:29-35 ◎「贴近」:就是因为贴近,所以可以听见太监念书的声音与内容 。 ●「你所念的,你明白吗」:这個問法,对当時的犹太拉比来说, 就是询問在字面的解法外,其更深层 的意义(秘密的意义或引申的意义)。 腓利用这個問题来表达以赛亚书該段 其实是指向耶稣的。 ●「指教」:「领路」、「带领」、「当向导」。 ●「请」:「请求」、「召唤」。 ● 8:32-33 引自七十士译本的以赛亚书53:7-8|。按照犹太教拉比 的解释,经文中受苦的义仆可能指先知本人、以色列民或将来要 来的弥赛亚。因此太监的提問显出他对犹太教传统的解释有涉猎 。 ●「人不按公义审判他」:原文是「他的公义被夺去」。 ●「世代」:可以解释成「种族」、「身世」、「時代」。 ●「谁能述说他的世代」:可以翻译成「谁能述说他的后代」或「 谁能述说他的身世」。前者指耶稣被钉 死,后来却有很多人跟从他。后者指谁 能为被钉死的耶稣之一生做出解释呢? ◎一個陌生人接近高官的车子,唐突的提出经文质疑,而这個高官 居然谦虚的请他上车,与他讨论圣经。由 8:34 的提問看来,这 个高官具备不少知识,了解犹太人对这段经文的解释,但又不太 满意。当時,文士抄写的圣经价值不斐,这高官应該是由耶路撒 冷購买到这份以赛亚书的抄本,还没回到本地就在车上迫不及待 的研读起来,其谦虚与追求的心志令人敬佩。现在的我们,够珍 惜手边的圣经吗? ◎如果听众仅有一人,有多少人会觉得很快乐而不灰心的?腓利在 撒马利亚传福音,有很多人接受相信。而圣灵要他離開成果丰硕 的福音工场去旷野,仅向一人传福音,他也乐意顺服,这点是很 值得敬佩并学习的。 4.太监决定要受洗,腓利就为太监施洗,后来圣灵就把腓利提去, 腓利沿路四处传福音直到該撒利亚。8:36-40 ●「有古卷」:即是「西方抄本」,这段应該是后来的文士添加的。不 過倒是让我们可以了解初期教会受洗的状况。 ●「一心」相信:「全心」的意思。 ●「亚锁都」:就是旧约的「亚实突」,原本是非利士人的五個大都市 之一,在迦萨以北约32公里的沿海城市。 ●「走遍」:「行经」、「经過」的意思。 ●「該撒利亚」:是犹太省的省会,也是巴勒斯坦的行政中心,罗马总 督的所在地。位於耶路撒冷西北105公里左右,城里的 居民大多是非犹太人。因此腓利定居在此处的目的应 該是向外邦人传福音。 ◎对於太监来说,腓利被提正是显出他蒙上帝特别的眷顾,派一個「使 者」来跟他传福音。对於腓利来说,向外邦太监传福音应該是個很特 殊的经历,让他打定主意要向外邦人传福音。外邦人得救,这对犹太 人来说真是匪夷所思的一件事。
五、扫罗的悔改与蒙召 9:1-31 ○ 徒 22:3-16 26:4-20 林前 15:8-9 加 1:12-17 腓 3:4-7 提前 1:12-16 (一)扫罗热心逼迫基督徒,甚至求见大祭司要到大马色抓基督徒。9:1-2 ●「大祭司」:就是指「該亚法」。 ●「文书」:「信件」、「书信」、「信函」。原文是复数,指多封 书信。既然是由大祭司发出,等於是犹太公会的公函。 ●「大马色」:现今的「大马士革」,在耶路撒冷东北242公里左右, 步行约需六天的時间。此城属於叙利亚省,是一繁盛 的商业都市。 ●「信奉这道」:直译是「属於这道路的」。 ●罗马政府曾经给与犹太公会权柄可以管理各地的会堂,不過实际上 公会的管辖能力仅限於犹太地。大马士革距離犹太地不遠,很有可 能其会堂也接受犹太公会的管辖。 ◎扫罗身为一個法利赛人,却去向撒都該派的大祭司求文书,可以想 见他对基督徒的恨恶到怎样的地步。
(二)扫罗在将近大马色的路上,遇到耶稣显现而眼瞎,耶稣质問扫罗为何逼迫 他,并要求他进大马色城等候。保罗遵命而行,并且不吃不喝三日。 9:3-9 ●「扫罗!扫罗!」:可知这個声音是用亚蘭文(耶稣惯用的语言)发言。 ●「主说」:原文是「他说」。 ●同行的人到底有没有听到耶稣的声音?此处和 22:9 说法不同。不過此 处用的声音是所有格, 22:9 的声音是受格。前者指的就是声音,后者 指的是声音所表达的意义, 9:4 的声音就是受格。因此可以得知同行 的人听见声音,确没听懂含意。 ◎保罗的眼睛瞎了,证明他所见到的不是幻象,也似乎谴責他以前的行为 有如瞎眼的人。扫罗三天不吃不喝,应該是一种禁食的举动。其实这很 可以想像得到,扫罗之前居然逼迫神的信徒,而且还不论男女,甚至害 死他们,这让一個以敬虔为荣的法利赛人怎能接受呢?
(三)亚拿尼亚见到异象要去为扫罗按手祷告使其眼睛复元。9:10-12 ●「亚拿尼亚」:字义是「耶和华所恩赐的」,常见的犹太名字,他是一 个犹太基督徒。徒 22:12 纪录此人的德性。 ●「主,我在这里」:直译是「主阿!你看!我在这里」。 ●「直街」:此街道是由东边城门直通到西边城门的街道,目前还被保留 著(可能已经改道)。当時城市的街道很少横贯整個都市,所 以这個街道很特殊。 ●「犹大」:字义是「他要受赞美」,一個很普通的犹太名字。 ●「访問」:「寻找」的意思。 ●「大数」:位於小亚细亚东南的一個港口,是罗马基利家省的省会。目 前此城还存在,人口约数万人。 ●「又看见」:原文是第三人称单数,是指扫罗祷告中「看见」异象。 ◎上帝特别指示亚拿尼亚扫罗正在祷告的事情,是要让他明白上帝在异象 中指示扫罗等候他的帮助,而且扫罗正仰望神,因此不会加害於亚拿尼 亚。上帝这样的处理,应該是为了体谅亚拿尼亚害怕扫罗的心情。
(四)亚拿尼亚迟疑,而耶稣表明扫罗是他拣选来传福音给外邦人的,亚拿尼亚 就遵命去按手醫治保罗。9:13-19 ●「圣徒」 :这是使徒行传中第一次称基督徒为「圣徒」。 ●「怎样....多多苦害你的圣徒」:直译是「这人做了怎样多的恶事於你 的圣徒」。 ●「祭司长」:原文是复数,指的是祭司长那一伙人。 ●「外邦人」:大部分抄本是作「列国」 。 ●「宣扬」:原意是「承受」、「携带」,这里的意思就是保罗要携带主 的名到列国与君王那里,也就是「传扬」的意思。 ●「我也要指示他」:「我将会指示他」。 ●把「手」按在:是复数型态,表示「用双手」按在扫罗身上。 ●「兄弟扫罗」:这称呼显示出亚拿尼亚接纳扫罗是信徒的一份子。 ●「受洗」:显然是由亚拿尼亚施洗。 ◎这里描述亚拿尼亚与耶稣在祷告中的对话,好像两個朋友讨论事情。虽 然有人说亚拿尼亚似乎表现的不顺服神,不過至少他信的神是「活的」 ,是人可以跟他交往、讨论的。我们信的神是活的神吗? ◎看来扫罗被光照的事情并没有多少人知道,另外这里没有提到保罗圣灵 充满時有什么特别的反应。 ◎本段到 9:25 扫罗逃離大马色的三年時间中,按照 加 1:16-18 的记载 ,扫罗还到亚拉伯旷野去。这段期间的事迹路加没有记载,因此我们也 没有办法确知扫罗究竟是否先在大马色事奉了一段時间,还是受洗后不 久直接離開大马色,等到由旷野回来之后再開始事奉。
(五)扫罗開始在大马色的会堂宣讲耶稣是神的儿子,使得听众十分惊讶,但保 罗却更有能力能够驳倒对手,阐明耶稣是基督。9:19-22 ●「些日子」:指「一段不肯定长度的時间」。 ●「就」在各会堂:「马上」、「立刻」。 ●「越发有能力」:「更有能力」、「更被加以能力」。 ●「驳倒」:原意是「倒在一起」、「混合」,形容扫罗对手的言论与思 想被扫罗动摇、混亂了,而没有能力回应扫罗。
(六)大马色的犹太人又要杀扫罗,扫罗趁夜逃離。9:23-25 ●「守候」:「观察」、「看守」。 ● 林后 11:32-33 扫罗是提到寻索他性命的是亚哩达王手下的提督,这 很可能是犹太人聳动官方人士出面抓拿并杀害扫罗。亚哩达王为拿巴提 亚拉伯人的王,大马色城一度在他的势力范围之内。 ●「他的门徒」:有抄本是做「门徒」,指的是大马色的其他基督徒。这 种说法比较可能,因为没有其他地方显示扫罗还有自己 的门徒。 ●「筐子」:用芦苇编成的大容器。耶稣喂饱四千人時也用这种容器收拾 零碎 太 15:37 可 8:8 。 ●「从城墙上缒下去」:这应該是由建在城墙上的住家之窗户上缒下去。 ◎犹太会堂对於自己无法靠辩论获胜的对手,处理方式是靠其他手段抹除 ,这段中扫罗的遭遇与司提反接近,指示扫罗顺利逃離危机。
(七)扫罗到耶路撒冷,但是基督徒一開始都不敢跟他结交,只有巴拿巴接待 扫罗,并做他与耶路撒冷基督徒的橋梁。9:26-28 ●「想」与门徒结交:「尝试」、「企图」。 ●「结交」:「紧密结合」、「联合」、「交往」的意思。 ●「接待」:「关切」、「抓住」、「握住」。 ● 加 1:18-19 提到保罗在大马色事奉三年之后才回到耶路撒冷,见到 彼得和耶稣的弟弟雅各。 ●「放胆传道」:「自由述说」的意思。 ● 加 1:22 显示出扫罗在耶路撒冷与门徒交往还是相当局限性的,耶 路撒冷以外的教会就没有与扫罗见過面。 ◎看来扫罗以前在耶路撒冷的确是认真逼迫基督徒,以致於没人相信扫 罗真的成为基督徒(那就是怀疑扫罗这付样子只是装出来的,准备以 后对基督徒不利)。而巴拿巴保荐保罗的举动,与他的称号「劝慰子 」( 徒 4:36 )十分相配。
(八)罗又与说希腊话的犹太人辩论,导致生命遭到威胁,於是弟兄们将之 送到大数去,教会则平安增长。9:29-31 ●「想法子」:「尝试」。 ◎这里描述扫罗好像是司提反的传人,接续司提反的工作与说希腊话的 犹太人辩论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