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聖訊讀書 目录 A-AA+ 书签 朗读

             

马太福音 第二章(13)

马太福音——注释 by 佚名

【太2:21】“约瑟就起来,把小孩子和祂母亲带到以色列地去;”

﹝话中之光﹞(一)约瑟本来只身一人,自由自在,如今受神托付,携妻带子,不是“起来带”(13节),就是“夜间带”(14节);不是“带着”(20节),就是“带到”(21节);真是满了负担。

(二)信徒在神面前的价值,就看他是否被神验中,托付责任;喜欢逍遥自在的人,恐怕神也不会把属灵的责任托付给他哩!

(三)“约瑟就起来,”他的顺服,表明他认识神,对神的话有信心;只有认识神,而信靠祂的人,才能听从祂。

【太2:22】“只因听见亚基老接着他父亲希律作了犹太王,就怕往那里去,又在梦中被主指示,便往加利利境内去了。”

﹝背景批注﹞大希律死后,其国土分成三部分,给他的三个儿子分别统治;“亚基老”作犹太地的王,但因他暴虐无道,不久即被罢黜。

“加利利,”属希律安提帕王的辖区;加利利地素为犹太人所轻视(约7:41,52)。

﹝话中之光﹞(一)约瑟的‘怕’,表示他是一个有思想的人;顺服神的旨意,并不是就作一个没有思想的人,相反的,是更要作一个有思想的人。 如果神的旨意不加上人理性的思索领会,不但很容易出问题,甚至连是否是神的旨意,也会出问题。

(二)我们不只要有神的引导,也要有常识;神只命令约瑟回以色列地,并未命他住在那里,他此时若回耶路撒冷,就要出事。 因他有常识,稍停一停,就被神进一步的引导,往加利利去了。

【太2:23】“到了一座城,名叫拿撒勒,就住在那里。 这是要应验先知所说,祂将称为拿撒勒人的话了。”

﹝文意批注﹞许多解经家对“祂将称为拿撒勒人”有如下两种解释:

1. “拿撒勒人”与希伯来文‘拿细耳人’(民6:2)一字的发音相近,或指祂是真正分别为圣的拿细耳人(约17:19)。

2. 与希伯来文‘一条’(赛11:1)相似,指祂是从耶西残株上抽出的一条嫩芽。

旧约里面从未提及“拿撒勒”,而本节的“先知”在原文是复数词,故最合理的解释应当是指应验众先知所说有关弥赛亚预言的隐意──祂在世时会‘被人藐视’(诗22:6;赛49:7;赛53:3),而作一个加利利的“拿撒勒人”,乃是被一般犹太人所藐视的(参约1:46;约7:41,52)。

﹝话中之光﹞信徒千万不可拿人的出身和外貌来待人(雅2:1-7)。

温馨提示:您随时都可以用鼠标在阅读页面划词,会调出百科对该词的注释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阅点]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书架 书评

上一页
【太2:21】“约瑟就起来,把小孩子和祂母亲带到以色列地去;” ﹝话中之光﹞(一)约瑟本来只身一人,自由自在,如今受神托付,携妻带子,不是“起来带”(13节),就是“夜间带”(14节);不是“带着”(20节),就是“带到”(21节);真是满了负担。 (二)信徒在神面前的价值,就看他是否被神验中,托付责任;喜欢逍遥自在的人,恐怕神也不会把属灵的责任托付给他哩! (三)“约瑟就起来,”他的顺服,表明他认识神,对神的话有信心;只有认识神,而信靠祂的人,才能听从祂。 【太2:22】“只因听见亚基老接着他父亲希律作了犹太王,就怕往那里去,又在梦中被主指示,便往加利利境内去了。” ﹝背景批注﹞大希律死后,其国土分成三部分,给他的三个儿子分别统治;“亚基老”作犹太地的王,但因他暴虐无道,不久即被罢黜。 “加利利,”属希律安提帕王的辖区;加利利地素为犹太人所轻视(约7:41,52)。 ﹝话中之光﹞(一)约瑟的‘怕’,表示他是一个有思想的人;顺服神的旨意,并不是就作一个没有思想的人,相反的,是更要作一个有思想的人。 如果神的旨意不加上人理性的思索领会,不但很容易出问题,甚至连是否是神的旨意,也会出问
题。 (二)我们不只要有神的引导,也要有常识;神只命令约瑟回以色列地,并未命他住在那里,他此时若回耶路撒冷,就要出事。 因他有常识,稍停一停,就被神进一步的引导,往加利利去了。 【太2:23】“到了一座城,名叫拿撒勒,就住在那里。 这是要应验先知所说,祂将称为拿撒勒人的话了。” ﹝文意批注﹞许多解经家对“祂将称为拿撒勒人”有如下两种解释: 1. “拿撒勒人”与希伯来文‘拿细耳人’(民6:2)一字的发音相近,或指祂是真正分别为圣的拿细耳人(约17:19)。 2. 与希伯来文‘一条’(赛11:1)相似,指祂是从耶西残株上抽出的一条嫩芽。 旧约里面从未提及“拿撒勒”,而本节的“先知”在原文是复数词,故最合理的解释应当是指应验众先知所说有关弥赛亚预言的隐意──祂在世时会‘被人藐视’(诗22:6;赛49:7;赛53:3),而作一个加利利的“拿撒勒人”,乃是被一般犹太人所藐视的(参约1:46;约7:41,52)。 ﹝话中之光﹞信徒千万不可拿人的出身和外貌来待人(雅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