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聖訊讀書 目录 A-AA+ 书签 朗读

             

马太福音 第三章(12)

马太福音——注释 by 佚名

【太3:16】“耶稣受了洗,随即从水里上来。 天忽然为祂开了,他就看见神的灵彷佛鸽子降下,落在祂身上。”

﹝文意批注﹞“从水里上来,”表明祂受浸时,是全身浸入水里。

“天忽然为祂开了,”‘天开’意即人眼可以看见天上的景象(徒7:56),‘为祂开了’并非只有祂才能看见天开,而是说天因着祂的缘故而开了,使人借着祂能够看见属天奥秘(约1:51)。

﹝灵意批注﹞“鸽子,”圣灵的表记,象征圣灵的柔和、温顺、单纯。 神的灵降在耶稣身上,表明祂就是神用圣灵所膏的基督(意即‘受膏者’)。

﹝话中之光﹞(一)教会要受水浸与灵浸之先,主却在此都受了,这说明教会一切属灵的原则和实际,都先积蓄在元首的里面;丰满的基督乃是一切属灵丰富的源头。

(二)天只能向死而复活的人打开;我们信徒若站在与主同死同复活的地位上,天也照样要向我们打开。

(三)因着主服了天的权柄,那从前因着人的背叛而闭塞的天,忽然为祂开了,从此带下了一切属天的丰富──神的灵、神的话和神的喜悦。

(四)各样属天的福分莫不由祂承受,我们也只有联于祂,才能有分于天和一切属天的。

(五)我们应当求主用圣灵厚厚的浇灌在我们身上(多3:6),好叫我们得着属灵的能力,为主作美好的见证(徒1:8;徒2:18-21)。

(六)满有圣灵的人,必会像鸽子一般的对人柔和,对神专一、纯全。

(七)膏油乃是表明神的所有权(利8:12,30);我们若要被神所占有,便须经过死而复活的手续。

【太3:17】“从天上有声音说:‘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 ’”

﹝文意批注﹞“从天上有声音,”是父神的声音(彼后1:17)。

“这是我的爱子,”是父神向人们的宣告和介绍,表明耶稣的神性,祂到地上来彰显父神(约1:18)。

“我所喜悦的,”承认祂的所是和所作,在在深蒙父神的喜爱,含意要我们都听从祂(太17:5)。

﹝话中之光﹞(一)耶稣是神的爱子──儿子是父亲的彰显和表明──我们惟有借着主耶稣,才能看见并认识神。

(二)基督是神所喜悦的──我们若要讨神的欢喜,便须单单听从主,又要住在主里面。

(三)父神对主耶稣的称赞表明:

1. 在此之前,三十年来主耶稣的为人,满足神的心意。

2. 主耶稣藉受浸所表达顺服神的心意,蒙神悦纳。

温馨提示:您随时都可以用鼠标在阅读页面划词,会调出百科对该词的注释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阅点]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书架 书评

上一页
【太3:16】“耶稣受了洗,随即从水里上来。 天忽然为祂开了,他就看见神的灵彷佛鸽子降下,落在祂身上。” ﹝文意批注﹞“从水里上来,”表明祂受浸时,是全身浸入水里。 “天忽然为祂开了,”‘天开’意即人眼可以看见天上的景象(徒7:56),‘为祂开了’并非只有祂才能看见天开,而是说天因着祂的缘故而开了,使人借着祂能够看见属天奥秘(约1:51)。 ﹝灵意批注﹞“鸽子,”圣灵的表记,象征圣灵的柔和、温顺、单纯。 神的灵降在耶稣身上,表明祂就是神用圣灵所膏的基督(意即‘受膏者’)。 ﹝话中之光﹞(一)教会要受水浸与灵浸之先,主却在此都受了,这说明教会一切属灵的原则和实际,都先积蓄在元首的里面;丰满的基督乃是一切属灵丰富的源头。 (二)天只能向死而复活的人打开;我们信徒若站在与主同死同复活的地位上,天也照样要向我们打开。 (三)因着主服了天的权柄,那从前因着人的背叛而闭塞的天,忽然为祂开了,从此带下了一切属天的丰富──神的灵、神的话和神的喜悦。 (四)各样属天的福分莫不由祂承受,我们也只有联于祂,才能有分于天和一切属天的。 (五)我们应当求主用圣灵厚厚的浇灌在我们身上(多3:6),好叫我们得着属
灵的能力,为主作美好的见证(徒1:8;徒2:18-21)。 (六)满有圣灵的人,必会像鸽子一般的对人柔和,对神专一、纯全。 (七)膏油乃是表明神的所有权(利8:12,30);我们若要被神所占有,便须经过死而复活的手续。 【太3:17】“从天上有声音说:‘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 ’” ﹝文意批注﹞“从天上有声音,”是父神的声音(彼后1:17)。 “这是我的爱子,”是父神向人们的宣告和介绍,表明耶稣的神性,祂到地上来彰显父神(约1:18)。 “我所喜悦的,”承认祂的所是和所作,在在深蒙父神的喜爱,含意要我们都听从祂(太17:5)。 ﹝话中之光﹞(一)耶稣是神的爱子──儿子是父亲的彰显和表明──我们惟有借着主耶稣,才能看见并认识神。 (二)基督是神所喜悦的──我们若要讨神的欢喜,便须单单听从主,又要住在主里面。 (三)父神对主耶稣的称赞表明: 1. 在此之前,三十年来主耶稣的为人,满足神的心意。 2. 主耶稣藉受浸所表达顺服神的心意,蒙神悦纳。